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电影是供人们闲暇时光娱乐消遣的一种工具。
娱乐业是个巨大的产业,不管到什么时代,人们永远需要。
i而电影作为传播文化最有效的大众传播工具之一,被“好莱坞”的制片商们牢牢的抓住,成为美国出口产业的重要产品。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横行无忌地推向世界各国,其主要特点往往是电影里的人物在面对逆境时,为了崇高的理想和事业,勇于牺牲个人,唤起人们深信不疑的精神力量,而这正是美国人所秉持的最高精神信念。
作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好莱坞”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商业,光彩照人的明星,恢宏壮阔的场景,惊险曲折的故事,一掷千金的气魄,逼真还有接近残酷的真实。
ii它们大多数走的是技术主义的路线,以商业电影为主。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这种大众传媒工具对现代社会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电影背后是文化,“好莱坞”电影在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推动下对全球各国的“文化侵略”现象愈演愈烈。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报道称,美国娱乐城为许多中国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好莱坞电影背后的美国文化,也已经深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给传统的中国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
下面主要从“好莱坞”电影为切入点阐释其中传达的美国文化对中国社会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冲击:
一、政治文化:政治,在哪部电影中都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选举、议会等的场景,特别是上至总统下到议员的各级政治人物常常被拿来“开涮”无不反映出美国社会在民主、人权等方面的政治平等,而这些平等给长期生活在沉重压力下的中国人带来了追求平等的希望,很多普通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文化无比推崇,将其视为“自由”与“平等”的天堂。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逐渐走向现实化,伊拉克战争以来引起了美国国内巨大的反战狂潮。
我们通过这些题材的电影,如08年奥斯卡上大热的《老无所依》也能了解到美国政治或许不如我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民主,平等与自由在每个国家都是有限度的。
然而,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现在还是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政治是完全民主、平等的,仍将其视为“自由”
“平等”的天堂,这也引起了很多人对本国家的政治的相对不满,认为我国政治相对美国的自由、平等而言,具备不完全的政治平等。
“好莱坞”所宣传的民主与平等的观念似乎已经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二、生活文化:美国电影中所传达出的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对于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祖祖辈辈生活在传统社会压力下的中国人的生活也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通过好莱坞等很多美国大片,对美国人来说必不可少的牛奶面包和咖啡伴随着电影的传播也成为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汉堡包是整个美国最集中活着说最具凝练性的唯一象征。
诸如汉堡包、三明治、可乐等快餐食品也随着美国电影进入中国饮食。
特别是年轻人对于它们的喜爱也促成了它们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
年轻人是接受新文化比较快的一个群体。
好莱坞电影中个人主义也是一大特色,每个人都是追求时尚个性的代表,以自己的喜好来穿衣打扮是很多青少年的生活乐趣。
好莱坞电影中很多青春电影中传达出的服饰文化也对国内服饰文化带来冲击,今年广泛流行的牛仔和T恤正是美国服饰的经典代表。
近些年,国内牛仔、t恤的服饰已随处可见。
美国的服饰文化也通过电影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理所当然。
随着美国电影的盛行,代表美国文化的洋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
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在我国盛行起来,而较之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已经渐渐为很多追求时髦的国人淡忘。
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是我国的民情风俗,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由于西风东渐,这些传统文化渐被遗忘或日渐式微,那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难以弥补的缺失和遗憾。
三、家庭教育文化:家庭教育是文化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的家庭理念让我们习惯性听从父母的安排,认为父母的话就是真理,这让我们感到压抑的同时也会衍生出反抗的思想,同时对于自由、宽容的家庭环境的羡慕也为美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在很多好莱坞轻喜剧电
影中,如《拜见岳父大人》,美国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表现出的宽容和理解,特别是对每个人的尊重与关爱以及一笑置之的生活态度使生活早传统家庭中的中国人羡慕不已。
通过电影我们了解,美国等西方家庭的相处是极为轻松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仿若朋友,是平等的,并不是命令式的教育而是注重沟通交流,在平和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宽容和自由是主旋律,这也是为国人所羡慕的缘由。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比较独立的。
中国家庭溺、宠爱爱孩子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生活,通过美国电影的盛行,这种观念似乎收到了冲击,更多的年轻人做出了改变。
美国的年轻人都是选择独立的生活方式,遇到问题并非靠家庭他们会自己活与朋友解决。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也为为儿女操碎了心的中国父母好好地上了一课,同时这也成为很多中国年轻人所追求的。
四、情色和暴力文化:随着网络等科技的发展,情色和暴力等消极文化得到传播,给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除了温情的场景外,“好莱坞”电影中也充斥着很多色情和暴力的镜头,这些场面几乎存在于多数电影中。
“好莱坞”著名电影007系列电影,它所宣扬的暴力文化在中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给刚从封闭时代走出来的中国人感官与精神上带来极深刺激,而据此延伸出的港片《古惑仔系列》则更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做到了街知巷闻,以暴力来解决问题是很多青少年的处事方式。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情色和暴力等消极文化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以暴力解决问题的现象屡禁不止,这也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消极影响,同时也为社会治安问题带来很多隐患。
影像文化使人类感性与理性恢复了平衡,改变了文化积累的方式,扩大了文化积累的范围。
iii美国“好莱坞”电影背后的美国文化对于生活在传统中国文化下的中国人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同时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
文化侵略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变、占据弱势一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
iv在美国雄厚经济实力的保障下,“好莱坞”电影开始席卷全球,以其为文化载体,将美国社会价值观、政治理念、文化理念带到
了世界各地。
这种文化侵略最有效的方式是征服人,特别是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
我国的电影行业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应该积极面对。
中国当代电影应该顺应文化发展潮流,将影视艺术大众化和精英文化相结合,它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始终是同追求民族化和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v应该顺应我国文化的发展潮流,与我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并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点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注重创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美国文化中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但是要把握好不能盲目接受外来文化。
面对“好莱坞”电影背后的美国文化的侵略,我们应该秉承“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态度,借鉴美国文化中积极、先进的一面,摒弃消极的一面,让我们更加积极乐观的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在不失去自我的同时又能够保持个性化发展。
面对美国“好莱坞”电影大片背后的美国文化,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一味接受,崇洋媚外,应该理性对待电影背后的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对待。
【参考资料】
i、王洪田.《娱乐为王》 [M]华艺出版社:2005.97
ii、周文萍.《好莱坞—经典的奥秘》 [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3-25
iii、林吕建.《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影视艺术》 [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09-10
iv、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M]昆仑出版社:2002.11-13
v、袁先.《2004,看中国电影》 [J]电影世界 2004.10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