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湖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棘手际jì遇极乐鸟集腋成裘其余读作jíB.嗜好侍奉试金石适逢其会C.钦qin慕倾情青云志轻车熟路其余读作qing; D.溺爱丽lì质逆时针匿迹销声其余读作nì【参考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平添骁勇秣马厉兵路遥知马力B.描摹肖像白璧微瑕信誉值千金C.披览缕析远见灼识细嚼出滋味D.迁徙熏淘不翼而飞海阔凭鱼跃【参考答案】A BC项远见卓识,D项熏陶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C A成分残缺,遭受缺少宾语;B结构混乱,在“写实”前加“把”;D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

【5.B 去掉冒号或将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参考译文】我听说圣贤的君王,广博地观察事物的始终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身和情理,这然就能是非分明。

孝文帝住在霸陵,回头对群臣说:“用北山的山石作为棺犉,哪里能动得了啊!”张释之进言说:“假使棺犉中有让人想要的,即使用金属溶液填塞南山还是会有空隙,假使棺犉中没有让人想要的,即使没有巨石做成的棺犉,又有什么担忧的呢?”死去的人没有终点,而国家却有兴亡,所以张释之的话,是保证国家千秋万代的计划啊。

孝文帝明白了,于是选择薄葬,不修建如山般高峻的陵寝。

《周易》说:“古代埋葬逝者,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种树木(或做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犉。

”棺犉的制作,是从黄帝开始的。

黄帝埋葬在桥山,尧埋葬在济水的北边,父母都很小,随葬的东西都很少。

文王、武王、周公埋葬在毕,秦穆公埋葬在雍橐泉宫祈年馆下,都不在山势高耸的地方。

这些圣明的帝王、贤明的国君和聪明之士,是为国家的千秋万代深远的总体谋划,独到的考虑啊。

等到到了吴王阖闾,违背周礼进行厚葬。

十多年后,越国人挖开了他的坟墓。

秦始皇帝埋葬在骊山的山顶,下面用三泉禁锢,上面堆上高高的坟土,那高度达五十多丈,周边环绕有五里多,他用水银做江海,用黄金做水面的大雁。

天下被他的劳役所困苦而反抗他,骊山的墓地修建还没有完成,而周围(一说周章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即周文)的百万军队已经到了骊山脚下了。

项羽焚烧了他的宫殿和新修的庙宇,前往的人都进行发掘。

之后,放羊的小孩丢了羊,羊进入到了秦始皇的墓穴,放牧的人手持火把照明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

从古到今,厚葬没有像秦始皇那么丰厚的了,然而几年之间,外部遭受了项羽的焚烧的灾难,内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祸患,这不是太悲哀了吗!因此,道德月崇高的埋葬越是简单,智慧越是高深的埋葬越是微薄。

只有那没有道德缺少知识的,他的埋葬越丰厚,建立的坟墓越巍峨,修建的宫殿庙宇越高峻,被挖掘就一定最迅速。

从这里看来,明白和蒙昧的不同效果,埋葬的好与坏,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了。

陛下即位之后,亲自践行节俭之风,最初修建陵寝,那规模限定很小,天下人没有不称赞君王贤明的。

得到迁移到昌陵,增加墓地的高度,积土形成山陵,挖开百姓的坟墓,累计起来要用万来计算,修建起居住的城池,限定时间加速完工,耗费了上亿百万多的钱财,修墓死去的在地下怨恨,活着的在地上愁怨,他们的怨恨之气感动了天地,于是天地降下饥荒,死去和背井离乡的人要用十万来计算,我很是为他们伤心啊。

陛下您的慈祥仁爱十分美好而深厚,聪明智慧疏放旷达超过世人,应该弘扬汉朝天子爱民的美德,提高刘姓天子的美政,光大显耀五帝三王的遗风,却只是和残暴秦国暴虐君主竞逐做奢侈的事,比拼谁的墓地更高大,这违背了贤明智者的心意,也失去了国家千秋万代的安宁,我私下里替陛下您感到羞耻。

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您的榜样;秦始皇增加陵寝的高度,埋下优厚的宝物,因为奢侈产生祸患,足够用来作为警戒的。

修建墓地的规模,应该听从大臣们的公议,而让万民得到休息。

[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

十有余年,越人发之。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

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

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注】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10. 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参考答案】D顾:只是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A、(1)棺椁之作,自黄帝始(2)下锢三泉,上崇山坟B、(1)丘陇皆小,葬具甚微(2)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C、(1)以北山石为椁(2)积土为山,发民坟墓D、(1)始营初陵,其制约小(2)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B A项中前一句是写棺椁之葬的起始;C项两句都写厚葬;D项后一句不是写厚葬。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

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参考答案】A A中“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

这句话不是文帝最终薄葬的理由。

四、(24分)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4分)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句的重点词语“厚衣”“封”“树”词类活用(2)其后牧儿亡羊,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分)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了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的棺椁。

重点词语“亡”“求”“其”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3分)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去”“坟”“神”“则”省略句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登城望湖楼晚景刘敞苏轼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和风细雨《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分)(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2分)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承上启下(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4分)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

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解题思路】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

15.填空。

(6分)(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3)《过秦论》中“①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举类迩而见义远”,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③烟光凝而暮山紫”,意境澄净:《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④别时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才子赵树理汪曾祺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

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

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

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

他能弹三弦,不常弹。

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

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

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

他写稿大概不起草。

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

考虑成熟,一口呵成。

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

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

他是负责发稿的。

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了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

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

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

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

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ks5u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

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