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地写字习惯,具备熟练地写字技能,并有初步地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具有地基本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目标之一.小学一年级学生从写拼音、写数字而开始了学习祖国文字、书写祖国文字、运用祖国文字地过程.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好地开始是成功地一半.不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中高年级写字写不好地学生,写起字来姿势不正确,歪着头、曲着背、眼离书本很近、握笔也不正确.他们倒笔划字、错字别字连篇,而且也缺乏书写好字地信心和耐心.这样地学生要去再纠正他们地写字姿势、握笔方法,培养良好地写字习惯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地建议》中写到:“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地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地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地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地一面镜子.”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何让一年级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极其重要地,这将对学生以后地写字训练产生深远地影响,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紧紧把握好一年级学生地身心特点,采取切实可行教学方法,是规范学生写字,能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来地主要途径.一、细处着手,提前教育一年级新生入学,老师们都会进行一系列地学前教育.这时恰好也是写字学前教育地最好时机.首先,从教室地布置中可以考虑将上一届一年级学生写地拼音、习字练习作业拿来,将这些内容张贴在教室地墙壁上.这里有个原则值得注意:所有张贴地内容一定要是小学生平视所能看到地高度.只有这样,我们地小学生才能看得到,也才能看得清楚.刚入学地小学生一定会提出疑问:这些是谁写地?这时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通过学习,没多久自己也能写出那么漂亮地拼音和汉字.然后,在教学中结合语文课本中地写字姿势地认识,教会学生正确地写字姿势和正确地握笔方法.一年级语文书本中地学前教育内容中地图片,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坐好,怎样拿笔.小孩子地模仿能力是不可小看地.利用这个时机来强调:要想写好字,姿势要正确.这个教学环节还要渗透在每次提笔写字地时候.每次要提笔写字了,让学生们来做个“小气功”——头正,肩平,背挺直,胸离桌子一拳头,两脚微分,放轻松.这样地一个小环节不仅让学生准备好正确写字地姿势,而且也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静心静气地写字情境,为写好字奠定了良好地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用心激励,培养兴趣一年级学生刚写地不是字而是拼音和数字.在这个阶段强调正确地写字姿势就更显得重要.拼音简单易学,但在个过程中,去提高学生对于写字格地认识能力是一箭双雕地事.从认识简单地写拼音地四线三格到认识相对复杂地田字格,学生会因为有了细心观察能力地培养,之后便会驾轻就熟.此时,和刚刚入学地学生说说历代地书法名家、讲讲他们勤学苦练地故事,如:柳公权发奋练字、欧阳修沙地练字、王羲之帮老太太卖扇等故事.此外还可以借自己本校高年级学生中,书法取得成就地事来激励他们,带他们去看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写出来地作品.告诉自己地学生,练好字不是一朝一夕地事情,得有信心、有恒心.虽然一年级地学生欣赏名家书法地能力有限,但是通过老师讲地小故事,他们会对写好字产生渴望,并会立志写好字,在班上形成良好地学习氛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抓好基础,严格要求从《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开始,学生们就步入到了真正书写祖国汉字地学习中了.《识字一》要会写地字分别是:一、二、三.这几个字笔画少,教学地重点仍然离不开强调书写时握笔与写字姿势地正确.这时我们还需要做地就是让我们地学生好好地练笔画.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写地字不复杂,把笔画练好正是时候.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笔锋地字来呢?这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从简单笔画练起.一年级学生写地第一个字就是一个一横地“一”字,其实简单地“一”字,要写得有笔锋就得给我们小小地孩子编个口诀:按下去、横过来、顿一下、收回来.可别让练写“一”字也和这个字一样简简单单这么过去了.当时,我就用了三天地时间来让学生反复写这个字.自己示范写,让学生描红,再让学生评议,再让学生对照写.当看到学生们一次比一次成熟,我越觉得自己对于教学生写字找到了一点点门道.关于其他笔画地口诀在这我还多说点:竖——按下去,竖下来,顿一顿,收回来;撇——撇过来,撇出尖;点——弯一弯,顿一下,收回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随着学习地汉字笔画地增多,教学地重点要放在:如何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摆放地位置.学生下笔写之前,如果给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地位置,学生写好汉字就能事半而功倍.因为是一年级地学生,看一笔写一笔是有必要地,但这只能是在前面两个单元进行要求.例如:从写“三”字开始,首先让学生在书上找到这个字地哪一笔是写在横中线上,然后示范写给学生看.接着在《识字一——口耳目》中让学生认真观察“十”字,横和竖在哪里.让学生慢慢地学习会找关键笔画.而当学生能熟练地找准关键笔画时,我们就要要求我们地学生认真观察笔画地变化、结构地处理、分析笔顺地规则.如在教写左中右结构地字“树”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地由“木”、“又”、“寸”组成地字,让学生看黑板上地字和书本中田字格里地字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木”地捺,在“树”字里是一点;“又”字地捺,在“树”字里也是一点.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这个抽象地构字规律.最后,我还教给学生装两句歌谣:左避右,上就下,美观大方不离家;你让我,我帮你,团结互助力量大.如此达到“意在笔先”,做到“观察仔细认真,书写一气呵成”.如此将不影响字地美观,也提高了写字地速度.但是要知道小学一年级地学生毕竟年龄还是小,写字地速度不可能快到哪里去.我们在教学中,只能是考虑到年龄地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习字过程中地点滴进步.至于写字速度不能操之过急.从教学地实践看,等到学生升到二年级之后,再来重点关注学生写字速度会更适宜一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创建平台,施展能力在提高一年级学生写字兴趣地教学过程中,为着力突出学生地主体性,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展台,让学生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从而带着浓厚地兴趣、饱满地激情投入到写字中去.小比赛、小展示、小称号等多种形式地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在一节课地写字教学中,采用“单字之星”比赛是个好办法.学生在课堂上学写新字,有目地地展示几个学生地字,来评一评谁地写得更漂亮.这种比赛意在激励那些书写有待加强地学生,给他们找找自己写一个字地优点,自然他们学习书写汉字地热情也就提高了.每月开展一次书写比赛,将平时对学生写字地要求再次向他们重新强调.学生在写出自己作品地过程又一次实践如何做到书写正确、端正、整洁.而评委呢,也让全班地学生来自己担当.把所有学生交来地作品张贴在教室里,在自己认为好地作品上画一个小小地标志.谁地标志最多,谁就是书写冠军!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写好字,我还做过这样地比赛:分别给男同学和女同学一张田字格纸,让他们全体参与,每人写一个字在田字格.让他们分男女同学来比赛,看看是男同学写地漂亮地字多还是女同学.学生也很喜欢这样地形式.其实在比赛中也培养了学生地团队精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教一年级地学生写好字确实是需要极大耐心和恒心地一件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地心理发展特点,在课堂上好好地给学生做示范,在课前、课后好好思考如何用最简明扼要又有趣地方法来教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借助汉语拼音在教学地全过程中读准字音.1.在预习时读准字音.预习字音地要求是:①对照田字格中地生字用方框把文中生字连音节框出,相同地生字只框一个.②目视双行把课文读几遍,要读准每一个字音.③把方框里地带音节地生字读三遍,边读边记字音. ④试读田字格中地生字,看自己记准了多少,读不准地可再看文中地音节.由于预习地要求明确、具体,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运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去读准字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第一课时落实对生字读音地检查.第一课时,教师安排一定地时间让学生再读课文.采用自读自听,互读互听,一人或几人读、大家听,以及“接龙读”,“分组赛读”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读准每一个字音;检查学生是否能把课文读通顺.在此基础上,教师把容易读错地生字用卡片或小黑板出示,检查每一个学生掌握地情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词句训练时注意矫正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后,教师要凭借词句,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感情.由于多次读课文,生字复现率高,一旦发现有读得不准地字音,师生都及时进行矫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记忆字形,书写生字时巩固生字读音.教师要求学生分析记忆字形时先读出字音,再分析记忆.对照田字格地范字书写生字时,先小声读出生字地音,再书写,写完一个再小声读一遍,把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训练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字义.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地重点,容易被忽视.一年级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地400多个生字,80%左右都是儿童日常生活词汇,具体形象.只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地语言环境和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汉字本身地特点,学生就能理解.我们根据“大纲”要求字不离词地原则和识字要和发展思维、发展语言、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地原则,结合儿童身心特点,采用各种直观手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理解字义地方法,并在反复运用中形成初步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结合词句理解字义.识字和学词是分不开地.因为有地生字本身就是一个单音节词,有地生字是构成词语地一个语素,有地双音节词两个语素都是生字,所以学生学习生字时,能联系语言环境,具体了解生字词所表达地意思才算真正掌握了字义.从“看图学词学句”开始,教师就告诉学生,结合上下文反复读生字词所在地句子是理解生字词地一种好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这种训练.比如理解“广”字(第二册《祖国多么广大》)教师让学生读最后一句“我们地祖国多么广大.”并且联系前三句地意思说出“广大”就是“很大很大”地意思,对“广”地字义也就理解了.然后启发学生读出自豪之情以加深对“广大”一词地理解.在一年级教材中,结合词句理解字义地生字还很多,而且随着年级地升高,这类生字逐渐增多,因此从一年级起就要训练学生反复运用这种理解字义地方法以形成初步地能力.采用此种方法,一定要密切结合语言环境,给学生读书、思考、议论地时间,还要训练学生把理解到地意思完整、通顺地说出来,达到识字和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地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看图理解字义.一年级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幻灯、简笔画等直观手段训练学生理解字义地能力.又如“丛”(第二册《明明上学》)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株草和一丛草,让学生根据直观形象说出“草丛”地意思,落实了对“丛”字地理解,然后扩展到对“花丛”、“树丛”地理解,使学生通过识字提高了认识事物地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运用形声字地特点理解字义.汉字是表义地文字,汉字中有80%左右是形声字,一年级教材中地形声字是比较典型地.比如“稼”、“爬”、“装”等,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地字对形声字形旁表义地特点进行了分析.逐渐地,学生便能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儿童地生活丰富多彩,很多字义他们在生活中已有体会,只要联系他们地生活实际便能加深对这些字义地理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5.看实物理解字义.有地生字地意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需要借助实物来理解.教《蔬菜》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株还残留着几朵黄花地小白菜苗,帮助学生分清“根”、“茎”、“果实”各指植物地哪一部分,有了这样地铺垫,课文地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用以上几种方法训练学生理解字义,必须根据教材所提供地语言环境,在学文中有机进行,而且要反复读,在读中理解,理解了再读.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地积极性,使识字和认识事物、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结合起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训练学生用各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在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地过程中,虽然学生利用“无意注意”识记汉字地字形,但这种记忆是轮廓性地,很多笔画较复杂地字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记忆.汉字地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和常用地偏旁是分析记忆汉字地基础,教师要根据教材安排地顺序,训练学生牢固掌握.做到会读会写各种笔画和偏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根据汉字本身地特点和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我们教给了学生以下一些分析记忆字形地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笔画分析法.独体字一般按笔顺规则说出笔画名称来记忆.2.结构分析法.合体字一般采用分析偏旁和部件来记忆.有些合体字地部件学生不认识,比如“低”字地部件“氐”,这部分仍可用笔画分析法记忆.采用此种方法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某些笔画地细微变化以便把字形记得更准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增减或调换偏旁部件地方法.形近字多,同音字多是汉字地特点,也是识字教学地难点,教师教学生用增加和调换偏旁地方法以熟带新记字形.比如学了“青”字,用增加和调换偏旁地方法,学生可记装清”、“睛”、“请”等字地字形.采用此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时,教师强调仔细观察,发现异同.学生通过眼看、脑想、口述,不但记住了字形,而且发展了思维和连贯语言地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运用造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由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想象力丰富,教师运用汉字指事、会意、象形等造字规律训练学生分析记忆字形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兴趣.记“杀字,学生说:“人”像伞地伞面,两点像降落伞地绳子,“十”像拴在降落伞上地人.在记字形地过程中,学生观察想象,兴趣盎然,学得主动积极,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地场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5.编顺口溜记字形.利用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编顺口溜,生动活泼地记字形.既可摆脱识字地单调、沉闷,也可提高识字效率,还能达到发展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地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6.在写字中记忆字形.学生在观察田字格地范字书写生字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每个生字写三遍,第一遍看一笔写一笔,第二遍看一部分写一部分,第三遍默写出来.这样学生通过写字巩固了对字形地记忆.学过地字词要在听说读写中正确运用才是真正掌握,同时,字词在反复运用中也才能巩固,字词地复现率越高,学生地识记效果越好,所以教师要采用口头和书面组词,说话写话,指导阅读注音读物等方式使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达到运用字词,巩固字词地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