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能及其材料

核能及其材料


2020/7/17
精品课件
13
2020/7/17
精品课件
14
各国核电份额
2020/7/17
精品课件
15
2020/7/17
精品课件
16
2020/7/17
精品课件
17
国内外核电现状
2020/7/17
精品课件
18
2.核燃料
2020/7/17
精品课件
19
核燃料(nuclear fuel)
核燃料可在核反应堆中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实用核能的材料。主 要是铀-235、钚-239、铀-233等重元素。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易于裂变 的材料只有U-235,它在天然铀中的含量仅有0.711%,另外两种同位 素U-238和U-234各占99.238%和0.0058%,后两种均不易裂变。另 外 两 种 利 用 反 应 堆 或 加 速 器 生 产 出 来 的 裂 变 材 料 U -233 和 Pu-239 。 用这些裂变材料制成金属、金属合金、氧化物、碳化物等形式作 为反应堆的燃料。
2020/7/17
精品课件
24
铀合金 为了改善纯铀的特性
g相合金:U-Zr, U-Mo, U-Nb, 快冷得到立方g相
a相合金:保持a 结构并具有细小而混乱的晶粒组织,抗辐照,典型合 金有 U-1.5%Nb-5%Zr、U-2%Zr、U-0.3%Cr、U-1.5%Mo等。
金属间化合物:U3Si是具有一定压缩延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其耐蚀性 远高于金属铀,在燃料芯块中心予留孔洞就可以适应大多数情况下辐 照引起的尺寸变化。用于动力堆的只有铀-锆合金。
2020/7/17
精品课件
28
核燃料—固体核燃料—陶瓷型核燃料
陶瓷型 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
目的:改善燃料性能,克服陶瓷型燃料的导热和延性不足 方法:(1) 将陶瓷燃料(UO2)粉末或金属间化合物粉末等弥散在 金属基体内,或(2)用热解碳和碳化硅包覆氧化物或碳化物的涂层 颗粒燃料,再将这些颗粒燃料弥散在石墨体内 用途:作为高温堆燃料,如高温气冷堆的燃料
2020/7/17
精品课件
20
核燃料
1) 裂变核燃料:铀235、铀238和钚239是能发生核裂变的核燃料,又 称裂变核燃料。其中铀235存在于自然界,而铀233、钚239则是钍232 和铀238吸收中子后分别形成的人工核素。从广义上说,钍232和铀238 也是核燃料。已经大量建造的核反应堆使用的是裂变核燃料铀235和钚 239。
各向同性,抗辐照稳定性好。
3. 与水和包壳材料的相容性好。
4. 热中子俘获截面极低(<0.0002 barn) ;
UO2的晶体结构
与金属铀相比的不足
1. 密度较低, 10.9g/cm3
2. 导热率仅为金属铀的十几分之一,温度梯度大
3. 质脆且硬,由于大温度梯度造成的热应力而开裂。
O/U比状态图
可见,陶瓷二氧化铀虽有不足之处;但其优良特性仍是主导 的一面,目前动力堆广泛用它作为核燃料。
精品课件
核燃料—固体核燃料—陶瓷型核燃料
陶瓷型核燃料主要是二氧化铀(UO2)、碳化铀(UC)及氮化铀(UN),其中二 氧化铀是应用最广、研究最深入的一种。
2020/7/17
精品课件
30
UO2燃料的性质
压水堆主要是用二氧化铀瓷型核燃料,优良特性:
1. 熔点高: 2865℃
2. fcc 结 构 (CaF2 结 构 ) , 在 熔 点 下 无 晶 型 转 变 ,
核能及其燃料
精品课件
1.核能
2020/7/17
精品课件
2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核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2020/7/17
精品课件
3
什么是核能( nuclear energy)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爱因斯 坦的质能方程E=mc² 。
2020/7/17
精品课件
4
核反应形式
轻核聚变是指在高温下(几百万度以上)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 质量较大的新核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也称热核反应。由于原子核间 有很强的静电排斥力,因此在一般的温度和压力下,很难发生聚变反应。 核聚变反应必须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故称为"热核聚变反应"。 相比核裂变,核聚变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而且其原 料可取自海水,来源几乎取之不尽,是理想的能源方式。
核燃料—固体核燃料—弥散型核燃料
弥散型燃料 将燃料颗粒弥散分布在导热性好 的基体中
弥 散型 燃料 是将 UO2或 UC 等 陶瓷 核燃 料颗 粒均 匀地 和 非裂变基体材料(金属、非金属或陶瓷)混合后,经粉 末冶金法压制后烧结而成。基体特性要求:
中子吸收截面小,抗辐照能力强;
导热率高,热膨胀系数ຫໍສະໝຸດ ,并与燃料颗粒的热膨胀系数相当;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 地热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长寿命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238 、铀235 、 钍232 和钾40等)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热是一种取之不尽、洁净的能源。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利用地热取暖、育种、发电等。
2020/7/17
精品课件
6
核反应形式—核聚变
脆,密度也变小。
c) 金属铀在高温水中的抗腐蚀和抗辐照性能
都较差。 2020/7/17
精品课件
32
UO2粉末制备
ADU(铀酸胺盐 (NH4)U2O7)流程 AUC ( 三 碳 酸 铀 酰 胺
(NH4)4[UO2(CO3)3])流程 IDR流程
ADU法工艺流程图
2020/7/17
精品课件
33
UO2芯块制备
在运行温度范围内无相变,并应有足够的蠕变强度和韧性;
对燃料、燃料包壳和冷却剂的相容性好。
可作为基体相的材料: (PWR常用Zr-2)
2020/7/17
精品课件
27
金属材料铝、锆、钼和不锈钢等;
弥散型燃料的特点
弥散型核燃料成本较低,物理和机械性能较好,燃耗 也较高,并且燃料类型可以多样化,有利于开扩核燃 料的应用范围
2)聚变核燃料:氘和氚是能发生核聚变的核燃料,又称聚变核燃料。 氘存在于自然界,氚是锂6吸收中子后形成的人工核素。核燃料在核反 应堆中“燃烧”时产生的能量远大于化石燃料,1千克铀235完全裂变 时产生的能量约相当于2500吨煤。
2020/7/17
精品课件
21
核燃料的分类
固体燃料金属型、弥散型燃料、陶瓷型、
3 .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 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
4.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发电成本较其他 发电方法为稳定。
2020/7/17
精品课件
12
核能发电
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同时核电厂的反 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 4.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铀是一种致密的、具有中等硬度的银白色金属,熔点1133℃,在熔点 以下有三种同素异构体
优点:密度高(>18g/cm3),导热率高(相对于UO2),工艺性能好, 易于加工成型,导热性好,但使用温度低于450oC,铀的核密度高, 导热性能好。缺点是燃料的工作温度低化学活性强,
缺点:相变、各向异性、辐照肿胀、性质活泼、化学稳定性差,在常 温下也会与水起剧烈反应而产生氢气, 在空气中会氢化,粉末状态 的铀易着火。在高温下只能与少数冷却 剂相容。
1)核衰变:指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过程。 2)核裂变:指重核分裂成两个或几个质量相差不大的部分的过程。 3)核聚变:指较轻原子核聚合成较重原子核的核反应过程。
核裂变、核聚变是两条主要途径。聚变反应放出的核能较裂变反 应大很多。
2020/7/17
精品课件
5
核反应形式—核衰变
在目前人类发现的两千多种原子核中,绝大多数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 它们在自发的、缓慢的变成新核的过程中放出能量。地球内部巨大的热 能就是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岩石中所含的铀U、钍Th、镭Ra等放 射性元素衰变中释放的能量积累而来。
2020/7/17
精品课件
11
核能发电的特点
优点
1.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 氧化碳。
2 .燃料储量丰富。核裂变的主要燃料铀和钍的储量分别约为490 万吨和275万吨,足可以用到聚变能时代。轻核聚变的燃料是氘和锂, 地球上海水中有40多万亿吨氘,地球上的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锂可 用来制造氚,足够人类在聚变能时代使用。
辐照损伤只限于弥散相附近,对基体的影响较小,当燃耗逐渐 加深时,燃料元件的肿胀小,因而提高了燃料元件的寿命。
以金属相为基体的弥散型燃料有较高的导热率;
金属基体有良好韧性,加工性能好,如不锈钢基体的核燃料可 轧制成板状高功率密度元件,已用于美国军用装配式动力堆。
但是,由于弥散型核燃料中的裂变物质含量低,故需 采用高浓度铀原料。
2020/7/17
精品课件
34
燃料组件制造
2020/7/17
精品课件
7
核反应形式—核聚变—氘氚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氢弹是利用氘氚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 作用,正在研究可控热核聚变反应装置也是应用这一基本原理,它与氢 弹的最大不同是,其释放能量是可以被控制的。
2020/7/17
精品课件
8
核反应形式—核裂变
重核裂变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原子量的原子核, 引起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 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的能量。
(1) UO2粉末压制成型
将松散的粉末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度和强度的坯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