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社区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1)街道社区: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 域为社区区域,建立行政社区,街道办事 处与社区重叠。 (2)权力整合:区政府赋予街道办事处具 有以下权限:部分城区规划的参与权、分 级管理权、综合协调权、属地管理权。在 街道内设定了四个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 会、社区发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3)分权让利:市政府赋予社区组织拥有 社区委员会的选任与罢免权、社区事务决 策权、社区财务自主权、不合理摊派拒绝 权。
上海卢湾瑞金二路街道社区组织结构
居民区党组织
居民会议
居委会
居民居协调会
社区社会工作站
上海模式(街道社区治理模式)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先在街道层 面完成政府权力的整合,再逐步强化居民 自治。
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相关文件规定:
(1)以居民区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构筑以社区党支部 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工作主体,以社区工作 者、社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业主委员会、群众文化团体 为工作支柱的区域性管理新格局。 (2)居民区党支部是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 核心,要充分发挥居民区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党 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居民区得以贯彻执行。 (3)居民会议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 会主持,审议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涉及全体居民利 益的重大问题。 (4)居民委员会行使议事、决策、协调、服务和监督职 能。 (5)居民区协调会是由居民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街 道监察队代表以及社区民警、物业管理部门、地段医院医 生等组成,在居民区党支部领导下,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商讨共同关心的问题。 上海模式
二、市场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1、参与社区治理活动 2、提供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 3、提供人力、智力资源
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是指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组织包括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 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就是各种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 总称或集合。 非营利组织应该具备六个基本特征: (1)正规性,即必须具备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 (2)“民间性”,从组织机构上与政府分离。 (3)“非营利性”,不得为其拥有者谋求利润。 (4)“自治性”,要能控制自己的活动。 (5)“志愿性”,即在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均有 显著的志愿参与成分。 (6)“公益性”,即非营利组织要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 和为公众奉献。在我国,往往使用民间组织来代替第三部 门、非营利组织等称谓。
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际运用,它是指对社 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 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 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 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 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 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
案例启示
原来的街道办事处包办社区组织事务; 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长期处于领导与被领 导的关系严重影响居民的权利的实现,且 将带来巨大的行政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 (纠纷带来的时间消耗、精力消耗成本、 社区凝聚力受损等)
街道办事处
1954年,人大常委会通过《城市街道办 事处组织条例》,各地普遍建立街道办事 处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街道办事处纷纷改建为人民公社 1962年,各地城市人民公社先后恢复为 街道办事处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街道办事处改 组为街道“革命委员会”
二、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作用
1、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2、市场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3、第三部门第三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4、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一、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1、界定社区 2、把握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 3、完善社区治理的法治体系 4、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5、保证社区自治
讨论案例: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组织的关系 2001年3月10,上海市浦东区潍坊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潍 坊八村新一届居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代表自己提出4个方 面的问题――治安问题、卫生问题、绿化问题、305弄侧 门问题。居民代表经过协商对前三项问题取得共识,确定 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对于305弄侧门是维持现在封闭状 态还是重新开启却产生分歧。问题由来:1998年,街道办 事处出于小区安全考虑,强制性地将305弄侧门关闭,部 门居民出行不便,意见很大,居委会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这次会上,部门代表认为:封门有利于治安防范,且很难 通过街道办事处这一关;另一部分代表认为:应方便居民 出入,重开305弄侧门。主持会议的居民委员会主任建议: 举手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表决以76票赞成36 票反对通过了重新开启305弄侧门的提案。会后,街道办 事处不得不表示理解和尊重。 问题:此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街道办事处与 居委会及其他社区组织应建立怎样的关系?
反映的主要问题: 1、镇政府的职能错位:直接干预太多, 没有赋予农村社区自治权。 2、村委会没有扮演自治主体的角色。 3、雁洋村缺乏村民的协商沟通机制。 4、村民参与村民自治的意识不强。 5、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没有充分调动。
启示
1、公共建设项目是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 它需要通过议事委员会民主协商机制,使 个体需求集合为集体需求。作为公共建设 项目需要政府、社区组织、居民、社会中 介组织等民主协商供给。 2、社区治理需要政府、营利组织、非营 利组织、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需要多元 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社区治理
——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内蒙古大学 张群 Dr.zhangqun@
引言:当前呼和浩特市社区建设的困境
1、社区自治功能弱,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 2、社区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3、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较低,社区建设缺乏持久动力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1、政府越位 2、非盈利性组织缺位 3、共同体精神的缺失
一、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
产生背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 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 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政府失灵。
三元结构理论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确立了“国家—社会”二元分 析模式。 哈贝马斯则把“市民社会”分解为“公共领域”和 “经济”两个组成部分,建立了一种“三元分析模式”。 塞拉蒙等人建立了“政府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 门”的“三元模式”。 政治领域的活动主体是政府,其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 供公共物品,主要组织目标是公共利益,资源主要来源于 强制性的税收; 经济领域的活动主体包括营利组织、家庭和个人,但 主要是营利组织,其主要社会职能是为社会成员提供私人 物品,主要组织目标是个人利益,资源主要来源于经营收 入; 社会领域的活动主体是非营利组织,它的主要社会功 能是提供非垄断性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组织目标是集 体利益或公共利益,资源则来源于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和 收费。
社区治理的特点: 1、治理主体多元化 2、治理过程互动化 3、治理目标内生化
案例:江西省寻乌县留车镇雁洋村的新农村建设
2007年,作为华侨之村的留车镇雁洋村的新农村建设正 式启动。推进这一伟大工程,留车镇政府排除了村民的一 切反对,按照规划拆除了雁洋村脏乱差的后街,并在原后 街上规划建设了一条新农村新街。为什么会遭到村民反对 呢?原来后街的村民的房子都要拆除,而补贴的钱远远不 够在新街买一套房子,因此许多后街村民虽住上了新房, 但也欠下了一大笔银行贷款,天天绑着肚子过日子了。另 外其他村民也有想法,他们希望建新街的200万新农村建 设资金能给他们种果树提供支助。但是,反对终究是乏力 的,因为谁叫他们所面对的是镇政府呢?2008年,雁洋的 村道建设也开始了,镇政府已决定要修一条水泥村道,由 于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镇政府、村委通过减免土地租金 的政策鼓励村里的企业出资,同时也通过村委会召集村民 小组会议,通过向村民每人集资50元的方案。但是村道的 走向村民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每人都想通过自己家门口, 村民集资方案难产。最终还是镇政府最后按照镇规划实施。 然而,由于资金的缺乏,现在工程进展一半不得不停工。 问题:从治理理论视角看,镇政府、村委会、村民的行 为正确吗?他们应该怎么做?
沈阳模式 (社区组织自治模式)
(1)明确社区定位。沈阳将社区定位在 “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原来居委会”的 层面上。
(2)议行分设。这个组织体系由决策层、执行 层、议事层和领导层构成。“决策层”为社区成 员代表大会,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代表组成, 定期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项。“执行层”为社区 (管理)委员会,它与规模调整后的居委会实行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由招选人员、户籍民警、 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组成 ,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负责并报告工作,其职能是教育、服务、管理和 监督。“议事层”为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由社 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居民代表、 单位代表等组成,在社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 对社区事务的协商、议事职能,有权对社区管理 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领导层”为社区党组 织,即根据党章规定,设立社区党委、总支和支 部。
三、第三部门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1、拓展、提供各种社区服务 2、协助政府提供公共和公益服务 3、协助居民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 4、动员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四、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定位 1、自觉扮演社区主人翁角色,自觉成为自 治主体。 2、自觉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与决策,自觉 成为社区网络中的一员。 3、接受党组织思想、政治上的领导。Βιβλιοθήκη 良好的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关系
1、居委会应成为居民权利保护性机构,表达和维护居民权 利; 2、应充分发挥社区协商议事重大社区事务的作用,建立政 府组织、社区组织、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居民之间的民 主协商对话机制; 3、实现政事分离,实现行政事务、社区组织事务、技术服 务事务的分工,即政府组织的职能为制定规则、提供资金 扶持、加强监督;居委会的职能为向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 表达和维护居民利益;社会中介组织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个 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4、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应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