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技能测试课件
河南省2013年高等学校教师资 格教育教学技能测试标准及办法
2014年11月15日
一、参加测试人员必须符合的条件 略
二、测试的原则
略
三、测试的总体要求
略
四.测试的环节、内容、标准及分值钟 自我介绍:不超过2分钟; 说课:不超过8分钟;
答辩及学科组当面提问:不超过5分钟。
3.答辩 目的:主要是考察测试对象专业知识水平及语 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养是 否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答辩韪在测试时由测试对
象随机抽取,专家也可在测试现场随机提问。
(二)测试内容 1.测试内容及分值分布 测试内容:两个部分,一是说课,二是答辩;
共计100分;
其中,说课占60分,答辩占40分。
10
说
教学内容
15
教学方法 课 教学技能
10
5
教学效果
10 60
测评指标与标准 测试 方式 测试 项目 仪表仪态、 行为举止, 心理素质 语言表达、 思维能力 答 基础理论和 专业知识
优 (0.9-1.0) 良 (0.75- 0.89) 合格 (0.6-0.74) 不合格 0.6以下
满分
测评 成绩
七、关于过关率 八、过于学科分组情况
2013年根据测试对象所报专业及人数,共分了46 个组,其中医学学科共报了924人,分成了八个医 学组,所报人数最多,也是分组最多的学科。
说学生的学习基础
(3)教学方式、方法 (4)教学程序的设计 (5)如何联系实际
2.说课的基本要求 (1)语言简明,重点突出
(2)关注教学创新的,突出自身特色
(3)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增强说课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3.注意
第一,首先,说课不是讲课,不要求讲具体内容。 第二,讲法如下:可以先讲学生的情况,如学生是何年级 何专业的学生,通过先前学习,已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素 质,我今天讲的内容是“内容题目”,它是“什么课程”中 “哪一章哪一节”的内容,简单讲本章在本课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再讲本节所讲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作用。通过这次课 的讲授,希望学生了解和掌握哪方面知识,培养学生哪方面 的意识等;本次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本次课拟采 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或是模型、动画或 实例等来讲解等;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等。
1.自我介绍 目的:观察测试对象的仪容、仪表、仪态,了 解测试对象专业及工作经历等情况,考虑其是否 适合做教师工作。
2.说课
目的:主要是结合本人拟说课内容及撰写的教
案,考察测试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课堂教学的
组织、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教态和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的能力等。通过听取测试对象对拟采用教学方 式、方法及试讲内容的处理技巧等情况介绍,考察 测试对象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熟悉教育教学基本 规律,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
六、关于答辩题
内容分两部分:
一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有可能涉及心理学 、教育学、教育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手段的使用等 二是过于专业知识的,甚至是专业学科前沿的一 些问题,或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等。但不 同学科组专家的思路可能会略有差异。
答辩时,测试对象现场随机抽取,给一定思考 时间后即答复。其中,第一类问题只抽一题,且 是必答,第二类问题随机抽2题,选择其一来回答
2.说课部分的测试内容及分值情况 见“测评表”,共分6部分,共60分 。 3.答辩部分的测试内容及分值情况, 见“测评表”,共分5部分,共40分
。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教育教学技能测评表
测试 方式 测试 项目 测评指标与标准
优 (0.9-1.0) 良 (0.75-0.89) 合格 (0.6-0.74) 不合格 0.6以下
1.根据课程性质及大纲处理教材,结合学科发展注意内容更新;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性教学; 3.容量安排适当,信息量适中,教学方案设计合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内容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2.教学方法恰当,适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 3.根据教学需要,适时、适度运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举止自然,使用普通诞辰 ,语言清晰、准确、规范、形象、生动,语速、语调适中 2.板书层次分明,图例规范,布置恰当,无错别字和不规范字; 3.关于组织教学,有教学调控能力,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1.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精神饱满; 2.对教学情况及时反馈和评价,并进行适当调节和改进; 3.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合计
5
5
15
辩
科研能力
5
综合素养
10 40
五、关于说课的问题
1.说课内容 (1)教学目标:分三个层次
第一,总目标-即教学目标:期望教学达到的
最终结果,包括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所授课程的目标 第二,本次所授课的目标
(2)教学内容-就是讲什么 第一,本部分教学内容在该学科及课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 第二,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如何去进行讲 授 第三,说学生的情况:即了解前置课程的情况,
满分
测评 成绩
教学态度
1.教育育人,融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于教育中; 2.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备课认真,教案规范、内容充实,清晰整洁,说课精神饱满。
10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 、具体,符合培养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2.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相互统一。
仪表端庄、自然,服饰得体、大方、整洁,表现出良好的仪容、气质和修养; 举止稳重大方、朴实自然,表现出良好的师德风范; 积极乐观,精神饱满,良好的个性品质,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心理健康。 使用普通话,表述准确、清晰、完整、逻辑性强; 根据提问及时应答,回答流畅、正确,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常识,了解现代教育理念; 掌握本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学科结构; 把握本专业前沿,了解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 能科学地选择课题、制订方案,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能较熟练地撰写 科研论文(考查本人发表的论文,也可考查本人的毕业论文) 知识面路较宽,能够较好了回答所提问题,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备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