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只供所有备考人员使用,不得在任何未经许可的网站上转贴、下载
有疑问请联系作者:zzljq@ 1
以下内容为本人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供配电专业),复习时总结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 )内为复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导书》上对应页数
5 负荷分级及计算(44)
5.1 负荷分级的原则及供电要求
5.1.1 负荷按重要性分级的原则: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的损失或影响进行分级。
一级负荷(特别重要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
{低规(规范中)P1892;民规(规范上)P488}
5.1.2 一 ~ 三级负荷供电要求(44):一级负荷两个电源,特别重要(增应急电源);二级宜两回供电或专线(两根电缆供电);不间断电源供计算机功率1.5倍,如带其他负荷为1.3倍;应急照明与发电机配合≦10min;两回路宜同级电压供电;柴油发电机选择:{民规(规范上)P488};
5.2 负荷的计算方法(45):
5.2.1 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1、计算负荷(需要/最大)30min最大平均负荷(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
2、尖峰电流:1s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
3、平均负荷
5.2.2 负荷计算的方法及用途:需要系数法(需要/同时系数,台数多,容量差不大);利用系数法(平均-最大系数-计算负荷);二项式法(基本/附加,偏大,台数少,容量差大);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方案)/单位产品耗电量法(估算);4台乘0.9
5.2.3 设备功率的确定:(45)先按用电性质分组,(Kx, COSΦ相同;有功/无功相加)
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Pn:1、连续制=Pr;2、短时/周期制:需要/二项法—换为负载持续率ε为25%时的Pn(5-2-1);利用法--换为负载持续率ε为100%时的Pn(5-2-2)(46);3、电焊机(100%);
4、电炉(额定COSΦ);
5、整流器=直流功率;
6、成组用电设备(不包括备用)
7、荧光灯(+20%,高压钠灯8%,低压卤钨灯+变压器损耗)
5.2.4 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46):1、用电设备组Pjs,Qjs,Sjs功率三角形;2、配电干线/变电所计算;用电设备Kx,COSΦ,tgΦ选用表(表5-2-1、5-2-5);3、配电所/总降变计算:乘以同时系数。
起重机断续:Kx=0.3, COSΦ=0.5。
COSΦ0.5→tgΦ1.732;0.55→1.518; 0.6→1.33; 0.65→1.17; 0.7→1.02;
0.75→0.882; 0.8→0.75; 0.85→0.62; 0.9→0.484; 0.95→0.329;(5-2-5)(49)
5.2.5 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49)先求出:有效台数/最大系数
1、用电组在最大负荷班内的平均负荷Pp计算:利用系数表(表5-2-6)(50);
2、平均利用系数计算(5-2-14)Klp=Pp/Pn;
3、确定有效台数Nyx,换成相同设备功率/工作制的等效值。
(4↑m≤3, Nyx=n(<5%可略去);m>3,Klp≥0.2;m>3,Klp<0.2计算(51));
4、计算负荷及计算电流:Km最大系数(根据有效台数,平均利用系数查表(5-2-8),母线/干线时间1H需换算(53)
5.2.6 二项式法确定计算负荷(54):计算公式,二项式系数表(表5-2-9),先分组,不应分级计算,不考虑同时系数,{民规(规范上)P494}
5.2.7 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确定计算负荷(56)
1、单位面积功率(负荷密度)法;
2、单位指标法,乘同时系数。
5.2.8 单相负荷计算(56)
1、计算原则:单相(<15%,视为三相平衡)换算为等效三相,三相加;计算功率,线间负荷√3+(3-√3)、单台√3,相负荷3倍
2、单相换算为等效三相的方法(57):由相、线:线→相;最大相X3 计算(57)
3、简化方法:(1)只有线;(2)只有相,最大相3倍;(3)单相小于15%时,不需换算。
5.2.9 功率损耗计算(58)
(1)三相线路中有功/无功功率损耗计算:有功损耗/线路负荷关系,温度20O C换为55O C或60O C-温度校正系数1.14~1.16;电缆x系数0.61
本页只供所有备考人员使用,不得在任何未经许可的网站上转贴、下载
有疑问请联系作者:zzljq@ 2
(2)变压器的有功/无功损耗(59):当负荷率≧85%,概ΔPt=0.01Sjs,ΔQt=0.05Sjs;两台变压器应带100%一、二级负荷,或最大60%负荷。
(3)高压电机的有功/无功损耗(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