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北师大七年级第6课_开放与交流
5北师大七年级第6课_开放与交流
2.遣唐使对日本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是谁?
遣唐船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鉴真是唐玄宗时高僧 六次东渡日本终成功 在日本弘扬佛法,传
授技术知识,对中日 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 出贡献。
鉴真东渡
交流概况——
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教,而且将中国 的建筑、雕塑、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 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 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 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通过对唐朝文化和各国的交流的了解,使学生为 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 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本课重点 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 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课难点 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古 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起来可能有一定 的困难。
你预习了吗
1.唐朝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是谁? 2.唐朝时,去天竺求取佛经的是谁?
模块一
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读32-34页,回答: 1.什么是遣唐使?
模块三 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读36-38,回答: 1、唐都长安在当时地位如何?
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2.了解长安城示意图。
2、城市建筑布局特点:
严 整 美 观 规
市
大慈恩寺
3、来华“胡人”的聚集之地
唐阿拉伯人俑
2、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 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 D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 《西游记》所记之事都是真的吗?
模块二
玄奘西行
读34-36页。1.简单介绍玄奘。
2.在中印交流史上,玄奘有什么贡献?
玄奘(600-664),俗姓陈, 今河南人氏,13岁出家,法 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
玄奘西行
玄奘西行
你说我说大家说
玄奘西行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玄奘西行
途经火焰山
经过沙漠地区
3、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 C ) 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
作业 1.资料做完第六课。 2.预习回答谁首先将 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 深远影响,你能在现实 生活中找出一些吗?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安京平面图
唐 大雁塔
日本 五重塔
唐
兴庆宫
日本 凤凰堂
中国唐装
日本和服
唐 开元通宝
日本 和同开宝
除了日本外, 还有其他国家派出 遣唐使吗?
唐王朝存续的7世纪前期至10世纪初期, 日本以外被称作“东夷”诸国(高丽、百济、 新罗、渤海)也频繁派出遣唐使。
学习了唐朝的历史,能用一个词 语来概括你对唐朝的印象吗? 繁荣昌盛
唐朝的繁荣与强大吸引 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 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 来文化之精华……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 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 知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 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玄奘西行
翻越雪山地区
葱岭(帕米尔)
玄奘西行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西行
那烂陀寺留学
主持佛学辩论会
玄奘西行
玄奘取经回长安
玄奘西行
大雁塔
大雁塔南广场玄奘雕像
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
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事件 身份 内容
时间
独行 目的 途中遭遇 还是 地 结伴
六次航行, 日本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历尽千难 天竺 (印度) 万险
是否 回国
鉴真 僧人 唐玄 宗时 东渡 玄奘 僧 西游 人
唐太 宗时
结伴
否
独行 回国
他们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 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A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