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度广播影视行业统计报表年报分析

2017年度广播影视行业统计报表年报分析

2017年度广播影视行业统计报表年报分析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播影视事业产业稳步发展。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及高新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广播电视业统计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专业技能更全面,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全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情况,为我市文化产业及广播电视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数据,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统计的准确性,现将本市广播电视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毕节市基本情况
1、2017年毕节市实际正常工作的调频转播发射台为80座,发射机93部,发射功率11.41千瓦;其中:用于专转中央调频广播节目发射机15部发射功率3.160KW,用于专转本省调频广播节目的发射机74部发射功率3.750KW,2017年新增中央广播节目数字化覆盖工程数字化调频发射机2部发射功率2千瓦,新增七星关区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91.2MHz0.3/KW调频发射机一部;用于市调频广播节目的发射机1部发射功率2KW。

另:毕节市城区建有省级10KW中波广播发射台一座,再有贵阳、安顺、遵义、六枝等地的省级大中功率中波广播发射台对我市相邻各县地域的覆盖。

2、2017年我市电视转播发射台为10座。

全市实际正常工作的100W以上的电视转播发射台为9座,发射机50部,发射功率49.85KW,其中:2017年新增中央电视节目数字化覆盖工程数字化电视发射机16部发射功率10.4KW(1KW8部,0.3KW8部)。

3、我市县级台均未购买或交换节目。

4、到目前为止,全市广播电视统计人员无1人是专业的,均无统计职称,都是兼职且稳定性较差。

5、统计数字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广播影视宣传情况
(一)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情况
2017年全市广播电视系统播出节目时间持续提高。

广播节目时间为7404.30小时;全市播出电视节目时间15756.61小时,其中县级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359.01小时。

按节目类型分
(1)广播类:全年播出新闻类资讯类节目1861小时;专题服务类1012.30小时;综艺类益知类节目3003小时;广播剧类节目1456小时;广告类节目72小时,其中播出公益广告2.20小时;转播中央台广播节目730小时;转播省级台广播节目244小时;播出少儿节目39小时;被中央台采用新闻类节目36条;播出自制节目3465.30小时;播出购买交换节目2965小时。

(2)电视类:全年播出新闻资讯类电视节目6587.58小时;专题服务类1090.04小时;综艺益智类节目1186.57小时;影视剧类节目3807.3小时;广告类节目2826.32小时,其中播出公益广告438.38小时;播出其他类节目258小时;全年转播中央台节目1638小时;转省级台电视节目1098小时;转市地级台电视节目720小时;播出自制节目5613.01小时;播出购买、交换节目6688小时;播出少儿节目501小时;播出动画电视节目294.30小时;电视剧播出数160部4170集;被中央台采用节目134条。

按播出层级分2017市级广播电台广播节目播出6054.3小时;县级广播电台广播节目播出1350小时;市级台电视播出9398小时;县级台电视播出6359.01小时。

(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情况
2017年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制作节目时间进一步提高。

2017年全市广播节目制作时间3181小时;电视节目制作时间1475.06小时。

按节目类型分,全市2017年新闻资讯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013小时;专题服务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447.3小时;综艺益智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709小时;制作广告类广播节目17.30小时,其中制作广播公益广告1小时;
2017年全市新闻资讯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965.49小时;专题服务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246.51小时;综艺益智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160.11小时;广告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102.15小时,其中制作电视公益广告11小时1122条。

按播出层级分,2017年市级台广播和电视制作时间分别为2724小时和666小时;其中县级台电视制作时间809.06小时。

(三)广播影视新媒体情况
2017年全市新增移动客户端APP2个,发布信息1200条,点击123万次,评论80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24268条,点击12012万次,评论945万次,转发1340万次;微博帐号3个,发布信息1800条,点击990万次,评论4万次,转发1万次。

三、广播影视事业建设情况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居住在边远山区的群众搬迁到城镇,2017年全市总人口916.86万人,其中农村总人口666.61万人;总户数2617168户,其中农村总户数1892254户。

按照实事求是的统计工作原则,经过科学分析和统计,2017年全市广播综合覆盖人口为843.03万人,覆盖率为91.95%,较2016年上升0.03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广播综合覆盖人口为611.75万人,覆盖率为91.76%。

电视综合覆盖人口为871.54万人,覆盖率为95.06%,较2016年上升率新增0.01个百分点。

其中农村电视综合覆盖人口为632.40万人,覆盖率为94.86%。

(1)按覆盖节目分:
广播覆盖情况:因为我市所有覆盖方式中均包含中央和本省广播节目,为规范统计口径2017年将中央和本省广播节目覆盖率调整与广播综合覆盖率一致,故2017年中央广播节目覆盖率91.95%,省级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91.95%;地市级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10.31%;
电视覆盖情况:2017年中央电视台节目综合覆盖率95.06%;省级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95.06%;市级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31.66%;县级电视节目覆盖率12.86%。

(2)按覆盖方式分:
无线覆盖情况:
由于我市地处黔西北,属山区地形,集“老、少、边、山、穷”五位一体,经济发展滞后,交通落后,地形地貌切割较大,财政困难。

广播电视的覆盖率严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样的发射功率,与平原相比传输效果远远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加之自2008年高山台站恢复工程建设完成后,未建设新的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站,人口虽增加,但覆盖面积较小,而全市综合覆盖是
无线加卫星接收和城市网络及农村小片网络的综合覆盖率,故我市无线覆盖率低于综合覆盖率。

2017年全市无线广播覆盖率78.42%,其中中央广播节目覆盖率78.42% ;省级台节目覆盖率78.42% ;地市级广播节目覆盖率9.30%。

农村无线广播综合覆盖率78.27%,其中中央广播节目覆盖率78.27%。

2017年全市无线电视覆盖率38.77%,其中中央电视节目覆盖率38.77%;省级电视节目覆盖率38.77%;地市级电视节目覆盖率27.85%。

农村无线电视综合覆盖率37.25%,其中中央电视节目覆盖率37.25%。

2017年全市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数为1168825户。

有线电视情况: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止,全市数字电视用户数为563335户;其中城镇用户257934户,乡镇用户305401户。

四、广播影视产业建设情况
2017年全市2017年广播影视累计创收总收入9149.60万元。

其中:其中财政补助收入8711.61万元、事业收入437.99万元、资产总额11584.54万元,新增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政府引导性补助资金1532.48万元;地市级财政收入为2439.48万元,县级财政收入为6727.13万元;全市实际创收收入1353.63万元,其中广告收入974.35万元、其他创收收入379.28万元;全市影
院总收入为3064.4万元,资产总额3471.61万元;全市电影发行放映收入2718.97万元,电影票房收入2718.97万元,其中国产片1859.63万元、进口片859.34万元,观影人次达834,528次。

五、广播影视从业人员情况
今年全市从业人员比2016年有所增加,共1408人,长期职1396人,女性职工505人,党员430人,研究生6人,本科及大专以上学历1017人,高中及以下385人,从事管理工作人员364人,专业技术人员858人(其中:编辑记者265人,播音主持67人,工程技术人员346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