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2)冲积土层(Qal)层号②(分为淤泥质土②1、②2粉质粘土2层)
淤泥质土②1:场地内有113个钻孔有揭露,深灰色、灰色,饱和,软塑,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具嗅味,该层厚度2.50பைடு நூலகம்6.70m,平均厚度3.69m。层顶埋深1.50~3.70m,层顶标高4.83~7.82m。
粉质粘土②2:场地内有144个钻孔有揭露,褐黄色、褐红色,可塑,局部含较多粉细砂。该层厚度2.00~11.00m,平均厚度6.18m。层顶埋深1.50~8.70m,层顶标高-0.16~7.78m。
④层 溶洞:
有95个钻孔有揭露,见洞率为65.9%,多为充填型,充填物多为粘性土及岩石碎屑,局部夹灰岩薄层,粘性土呈可塑状,溶洞厚度0.30-16.00m。钻探过程岩面多漏水,且终孔后的钻孔(其它钻孔施工过程中)有出现涌水现象,说明溶洞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个别钻孔溶洞内无充填,钻进过程出现掉钻现象。
④1层 中风化灰岩:
本工程位于***************村内(**********站C出口附近),项目总用地面积*****m2,净用地面积******m2,项目建设内容为:两层地下室,主要功能为人防、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栋**层塔楼含***层裙楼,基坑周长约***m,建筑高度为***米,最大高宽比4.*0;设*层地下室,建筑面积****㎡,基坑开挖深度约8.4~9.45m,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桩+支撑梁支护形式,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支护桩工程桩采用灌注桩+搅拌桩+喷层组合支护施工工艺。基坑设计侧壁安全等级:南侧靠近民宅区段按一级,其它区段按二级;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自支护结构完工之日起计为1年。
表3-1 材料供应计划表
材料
数量
时间
0.00t
基坑支护施工期间
1、项目部设立材料组,由经验丰富的材料员专项负责材料的采购、保管和发放等工作。
2、项目部预先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施工各阶段的材料需用量计划,要求材料组严格按计划进行采购和发放,并随时掌握现场材料消耗的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对材料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
6、建立奖罚制度:对工期提前的班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对工期拖延的施工班组进行处罚或更换施工班组,做到工期与经济效益挂钩。
7、协调与甲方、监理、设计单位的关系,各单位互相配合,对图纸上表示不明、错误或设计变更的部分要及时提出,不能因施工图纸方面的原因拖延工期。
8、加强质量检查工作,做到隐蔽工程验收一次通过,避免返工或返修,以免影响工期。
搅拌桩:
1、搅拌桩采用直径为A550,间距见各剖面。搅拌桩的竖向偏差不得超过1%,桩直径偏差不得大于5%,搅拌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
2、搅拌桩施工参数如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42.5R),水泥掺入量15%,每米水泥用量不少于60kg;水灰比0.45~0.55;搅拌提升速度≤0.8m/min,采用四喷四搅法工艺施工,必须保证搅拌桩的搭接质量,搭接时间不大于24小时,如间歇时间过长,应采用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
基坑南侧:距离地下室边线约21m为用地红线,距离地下室边线≥10.5m为6~7层灌注桩基础民宅及3~4层天然基础民宅(埋深约2m),均为红线内待拆迁民宅;
基坑西侧:距离地下室边线≥31m为用地红线,红线外为*****路(宽约40m),地下室边线距离道路中线约51~60m,路中线处为高架***********号线;地下室边线31m外为电信、给水、排水管。
7、加强材料的管理,及时进行验收工作,使已进场材料能及时投入使用。
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按Ⅱ环境类型和强透水层(A)考虑。判断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3
根据基坑周边建筑物情况、基坑地层条件,基坑深度以及周边距离建筑物情况,基坑设计侧壁安全等级:南侧靠近民宅区段按一级,其它区段按二级;基坑支护结构使用年限自支护结构完工之日起计为1年。场地地势已经整平,基坑支护总周长290m,基坑开挖深度8.4~9.45m。
**********基坑支护工程
搅拌桩施工方案
*****(集团)公司
2016年3月22日
**********基坑支护工程
搅拌桩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基坑支护工程
工程地点:**********
施工单位:*****(集团)公司
编制部门:审批部门:
编 制 人:审 批 人:
编制日期:201*年月日审批日期:201*年 月 日
(3)残积土(Qel)层号③
粉质粘土:场地内有38个钻孔有揭露,深灰色、褐红色,硬塑状,粘性一般,为灰岩风化残积土,该层厚度1.10~11.20m,平均厚度3.87m,层顶埋深8.50~13.10m,层顶标高-4.33~0.71m。
2、基岩(C1dc)
本场地基岩为石炭系测水组(C1dc)地层,岩性为灰岩。钻探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可分为中、微风化岩2个风化带,详细描述如下:
2.2.3 地下水概况
场区内各钻孔所遇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2-3>粉细砂、<2-4>中粗砂和<2-5>砾砂为主要含水层,在场地有一定分布范围,具有一定厚度,故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在其分布范围内有一定涌水量。下伏基岩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在裂隙发育部位,有一定水量,但水量一般不大,建议粉细砂渗透系数k=5.0m/d,中粗砂渗透系数k=8.0m/d,砾砂渗透系数k=12.0m/d,人工填土渗透系数k=0.5m/d,淤泥质土渗透系数k=0.001m/d,粉质粘土渗透系数k=0.005m/d。基岩裂隙水由第四系孔隙水越流渗入补给和地下径流的侧向补给为主。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及排泄关系密切,排泄以大气蒸发或向低洼处进行排泄,年变化幅度1.00~2.00m。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00~11.70m,标高15.34~28.41m,初见水位埋深为0.60~10.50m。
12、设备材料部门要保障正确地选购和调配机械设备,为本工程提供最适应的技术装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建立正常的施工程序,均衡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3.2
本工程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供应计划详见下表:
积极响应业主号召,我司将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心组织施工,开展平行流水施工,将工期控制在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之内。
3.1.2 组织管理措施
为优质快速地完成本工程,我司拟采用成熟的施工技术,组织先进的施工机械,配备精干的施工人员,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精心组织施工。施工的组织将按照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内容及其内部联系,开展多作业面平行流水作业,确保工期实现。
3、搅拌桩桩身强度不小于0.5MPa,在淤泥质土中可以采取减少搅拌桩机提升速度的方式加强搅拌桩强度。
4、若试桩出现钻进困难,不能达到设计深度要求情况,搅拌桩可调整为大直径加强型桩机。(详基坑支护大样图)。
2.4
1、本工程场地内延自西向北基坑南侧设置2组20m×10m×3m(深)泥浆池,用来储存及循环泥浆。
主要功能为***************用房。
施工范围包括:单轴搅拌桩。
基坑北侧:距离地下室边线约3m为用地红线,红线外为**东路,存在一条给水管,最近处距离地下室边线为11.8m;
基坑东侧:距离地下室边线≥10.5m为用地红线,红线外目前为空地,距离地下室边线约34m为**********收集站*****站;
1、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调整施工机械、人员投入数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各个工作面形成流水搭接施工。
2、预备发电机,确保用电量满足施工需要,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三章 施工、劳动力计划
3.1
本工程工程桩部分施工工期为25日历天。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一《**********基坑支护施工进度计划图》。
3.1.1 工期目标及关键
4、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运用Project工程管理计划软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机械、劳力配置,合理安排施工。
5、根据总体目标和施工进度顺序、施工难度、环境等特点,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影响工期因素,超前策划,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并备有应急措施。
9、施工中提前做好劳动力调配计划和机械调配计划,根据工程需要及时增加专业工种和补充机械调备。
10、工期保证管理体系见下图3-2《工期保证管理体系图》示。
.
图3-2工期保证管理体系图
11、项目部实行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进行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围绕总工期制定工作计划,逐月检查落实,实施奖罚,以保证各项目标按期完成。
见图1-1基坑支护总平面图。
2.2
2.2.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村内(**********站*出口附近)。场区处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带,根据区域构造资料,*****地区经过断裂主要有广三断裂,广从断裂,沙湾断裂。勘察场区位于断裂带相对较稳定中间区,地质构造简单,根据钻探揭露场区内未发现有断裂构造形迹,属相对稳定区本。基岩为石炭系测水组(C1dc)灰岩,勘察区地形平坦,钻孔孔口标高为8.33~9.76m,高差1.43m。
灰色,裂隙发育,溶蚀现象强烈,方解石脉网状充填,岩芯呈块~短柱状、溶蚀半边状,岩质较硬,局部孔段夹薄层微风化岩。该层揭露厚度0.20~11.10m,平均厚度2.18m,层顶埋深10.8~47.20m,层顶标高-37.93~-7.38m。
④2层 微风化灰岩:
灰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芯呈短~长柱状,少量块状,岩质坚硬。该层揭露层厚为0.20~13.m,平均厚度3.86m,层顶埋深10.1~51.60m,层顶标高-42.33~-1.14m。
3、选择与我单位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签定适合现场需求的《材料供应合同》,要求严格按合同中的条款进行材料供应,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