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会计学原理第三章

第三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笔记)第一节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工业企业是以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组织,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依次经过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其生产经营资金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和货币资金,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包括:资金的筹集业务、生产准备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和财务成果业务等。

一、资金筹集业务企业取得资金的主要渠道:(1)投资者投入资金:即企业的投资和(所有者)以货币资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形式投入企业的资金。

(2)借入资金:主要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

按照借入的期限长短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指偿还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借款;长期借款是指偿还期限超过一年的借款。

(3)结算中占用的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赊购赊销等而占用的供货单位的款项。

二、生产准备业务企业成立并筹集到相应数量的资金后,即进行各项生产准备工作,为进行生产产品做好准备。

此时发生的经济业务只要有购置固定资产业务和外购原材料业务等,资金由货币资金形态转变为储备资金形态。

三、产品生产业务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随着费用的发生,企业的资金转变为生产资金形态。

随着产品的进一步加工,经过检验并验收入库,生产资金转变为产品资金形态。

四、产品销售也无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外销售并获得利润。

当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时,一方面将资金的产品销售给购买者。

另一方面要办理结算,向购买者收取货款。

企业的资金由产品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形态。

五、财务成果业务将企业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费用相抵,即可计算出当期的财务成果。

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则盈利,应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配;若收入小于支出,则为亏损,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弥补。

通过分配,一部分资金退出企业,另一部分资金则重新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开始新的资金循环。

资金循环:货币→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足够的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知,企业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来源渠道,一方一、投入资金的核算企业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产价值,在具体投资时可以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

我国实行的是注册资本金制度,根据类别的不同,股东出资的最低限额也不尽相同。

(设置“实收资本”账户进行核算;)(1)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用途:用来核算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产价值总额。

(3借方:登记企业依法减少的资本金数额;贷方:登记企业所有者实收资本的增加数额;收到投入资本时: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贷方:实收资本二、借入资金的核算(设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账户进行核算)(1)性质:属于负债类账户;(2)用途:主要用于核算企业短期(长期)借款的取得、归还和结存的情况。

(3贷方:登记借款的取得,即增加;借方:登记借款的归还,即减少;1)收到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2)使用时。

借:有关账户贷:银行存款3)归还时:和借入相反。

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第三节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一、设置的账户(一)“物资采购”账户(1)性质:属于资产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于核算企业购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材料价款、采购费用及应计入成本的税金。

该账户可按材料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借方:登记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二)“原材料”账户(1)性质:属于资产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各种原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该账户可按照材料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借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成本;(三)“应付账款”账户(1)性质:属于负债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因采购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贷方:登记应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款项;(四)“应付票据”账户(1)性质:属于负债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因采购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而开出或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3贷方:登记开出或承兑的商业汇票的金额;借方:登记到期承兑的商业汇票的金额;(五)“应交税金”账户(1)性质:属于负债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各种税金的应交、实交和结存情况,包括企业应该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等。

该账户可按各种税款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贷方:登记应交税款;借方:登记实际交纳的税款;注:条例规定,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是指一个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也可以认为是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大于其购入商品或取得劳务时所支付金额的差额。

二、生产准备经济业务的核算(一)主要会计分录(1)购入材料物资时:借:物资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2)材料物资验收入库时: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3)付款时: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二)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物资采购成本的构成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两部分。

其中,买价是企业实际采购过程中取得的发票价格,依据数量和单价所确定的金额;采购费用包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物资采购成本=买价+市外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的核算,其支付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单独核算;而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其支付的增值税,不需要单独核算,应计入采购成本。

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一、设置的账户(一)“生产成本”账户(1)性质:成本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各项制造费用,并据已确定产品实际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产品对象来归集就形成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3产品的成本。

借方:登记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费用以及分配的应由产品成本负担的间接费用;贷方:登记已经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品实际成本;(二)“制造费用”账户(1)性质:属于成本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3借方:登记企业各项间接费用的发生数;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间接费用;(三)“管理费用”账户(1)性质:属于损益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保险费各种税金等。

(3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其冲减和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四)“应付工资”账户(1)性质:属于负债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3余额,则表示期末多付给职工的工资。

贷方:登记企业应付职工工资总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数以及代扣款项;(五)“应付福利费”账户(1)性质:属于负债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福利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一般按照工资总额的14%提取,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卫生、生活困难补助等。

(3贷方:登记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14%的比例提取的福利费;借方:登记福利费的支付数;(六)“库存商品”账户(1)性质:属于资产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各种库存商品成本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的账户,包括外购商品和自制完工验收入库的商品两种。

(3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的商品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七)“待摊费用”账户(1)性质:属于资产类账户。

(2)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费、租金等。

(3借方:登记已经支付需要分摊的费用;贷方:登记已经摊销的费用;(八)“预提费用”账户(1)性质:属于负债类账户。

(2)用途: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预提的租金、借款利息、保险费、修理费等。

(3贷方:登记企业按期预提的费用;借方:登记实际支付数;(九)“累计折旧”账户(1)性质:属于负资产类账户。

它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

(2)用途:核算企业固定资产因使用而提取的折旧费和其销转情况。

(3)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已提取的累计折旧额。

贷方:登记企业提取的累计折旧;借方:登记累计折旧的销转;二、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销售过程是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进行产品生产,即将各项生产费用按具体的用途分别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一)主要会计分录1、材料费用的核算生产领用材料时,根据领料单,按领用部门和经济用途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贷:原材料2、工资费用的核算根据“工资费用结算单”,按职工所在的部门和用途将其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帐户。

结算应付职工工资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贷:应付工资提取现金,准备发放职工工资:借:现金贷:银行存款用现金发放职工工资:借:应付工资贷:现金3、福利费用的核算: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福利专项开支,其处理原则和“应付工资”相同。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贷:应付福利费4、制造费用的归集:是指企业“制造费用”账户借方所发生的所有金额合计总额,包括生产车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对于不同的费用在确认时,为了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可以采用摊销或预提的方式进行处理。

采用摊销方式时:首先支付款项同时形成“待摊费用”,借记“待摊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根据具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摊销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贷记“待摊费用”;采用预提方式时:首先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按期预提,计入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贷记“预提费用”,然后再实际支付,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5、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作为一项间接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其作为一项生产费用,最终也必须由产品负担,从而构成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