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到了展示自己的时候啦!不错,面对散发着缕缕墨香的试卷,只要你胸有成竹,专注其中,你会发现,完成试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惬意的心灵之旅!一.语言知识积累与使用(27分)1.仿照下面句子,在田字格中续写一句话。
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3分)没有一本书的家,就是没有一棵树的荒岛;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锐不可当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容光焕发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张皇失措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月明风清3.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4.按要求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8分)(1),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2)树树皆秋色,。
《野望》(3)迷津欲有问,。
《早寒江上有怀》(4),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幽景致的语句是:,。
(7)《大道之行也》一文的纲领句是“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5.浏览新闻,回答问题。
(3分)中新网西昌10月1日电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18时59分57秒,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伴随着震天巨响,“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力直刺苍穹。
一瞬间,群山抖动,大地震颤,人们翘首仰望,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东南方向飞去,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白色轨迹,犹如仙女抛出的长绢,当空飞舞。
一会儿的功夫,火箭便钻入更加稠密的云雾层里,什么也看不见了。
唯有那震天动地的呼啸声,还在持续。
这时,群山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似大海波涛,似空中惊雷,久久回荡在发射场幽深的峡谷中。
据了解,此次发射是继“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实现月面软着陆展开部分关键技术试验,积累工程经验,是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
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
(1)请给本则新闻拟写一条恰当的标题(2)所选新闻第三段属于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试说说其作用。
(2分)6、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是(作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又是文。
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和《阿长与山海经》。
7.综合性学习(6分)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1)战争出英雄。
你最崇拜的英雄是哪些人?他们有哪些感人事迹?举例说给大家听听。
(2分)(2)你了解相关战争的诗词、名言或成语。
各写出一句。
(2分)(3)假如你当选成为联合国的秘书长,你将提出怎样的施政报告才能使世界保持永久的和平?(2分)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8-11小题。
(共12分)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不过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能够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不过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8.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3分)9.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2分)10.“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这里的“愿望”指什么?(3分)11.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三.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14分)握住母亲的脚(节选)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
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
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
(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
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
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
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
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
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
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⑾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
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⑿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⒀很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⒁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2.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3分)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14.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古诗文阅读(17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解释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可爱者甚蕃.(2)香远益.清(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宜.乎众矣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8.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
(2分)19.《佛典》有云: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细细思量,我们身边的每一种花都有其独特的品质。
你又喜爱哪种花呢?说说你从它身上发现到的内在品质。
(3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共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阴阳割黄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2分)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为人所称道,除了它生动地写出了登高望远所带来的开阔眼界和喜悦心情外,还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三、作文(50分)(1)请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阳光,带给人们温暖,带给人们光明。
有了阳光,便有了憧憬,有了阳光,便有了幸福。
有阳光的日子是充满爱恋的,有阳光的日子是温馨的,有阳光的日子心情是愉悦的……请你以“有阳光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语文参考答案一.1.略2.B3.B4.(1)少壮不努力(2)山山唯落晖(3)平海夕漫漫(4)气蒸云梦泽(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天下为公,选贤举能19、参见中考作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