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与钻石问题的理解
对于“在没有比水更有用的东西了,但水却不能购买任何东西。
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十分昂贵。
”这段话我首先想到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
钻石则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钻石昂贵。
即虽然水的使用价值极大,却没有交换价值;而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交换大量的其他商品。
接着我想通过总收益和边际收益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它所包含的社会必需劳动量,而是消费者从消费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效用,即消费该商品带来的满足或享受程度。
一种商品的价值大小不取决于它有多大用途(使用价值)或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消费者对它的主观评价。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
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所增加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效用,即边际效用,决定了该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某种商品供给多,需求少,则边际效用低,价格低;反之,价格就高。
根据这种理论,钻石与水之谜就不是谜了。
尽管水是必需品,效用大,但其数量极多,边际效用几乎是零,如果不是在沙漠这类缺水的地方,水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是正常的。
钻石虽然效用不大,但数量极少,边际效用高,钻石供给极小,总远远少于需求,价格高当然正常。
第二:总效用的规律是,开始的时候,随着消费某种东西的数量的增加,效用会不断增加,可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加了,然后就是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
比如吃饭,开始的时候,吃得越多越满足,但是吃到一个最佳状态之后,再吃就不舒服了,总效用就会下降,当然我们一般不会吃到这个程度。
总效用先增加后下降,是由边际效用造成的。
边际效用变化的特征是递减,也就是后一单位的效用,没有前一单位的效用大。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排在前面的效用大,后面的效用小。
水可以满足我们非常靠后的包括最小的欲望,于是,它的边际效用很小,或者甚至没有。
而钻石只满足了我们一个欲望,只排了一个,其边际效用当然很大。
因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所以,钻石贵而水便宜。
因此,水与钻石的问题可以这么理解:人们从水的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十分低。
在这种情况下,水的价格很低,而带给消费者的剩余则很高。
钻石正好相反,由于产量相对于需求很小,边际效用很高,但钻石带来的总效用和消费者剩余都很小。
所以,就其消费者剩余来看,钻石无法和水抗衡,水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净收益;就其稀缺性来看,水难以与钻石匹敌,任何人想拥有钻石都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