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116010002 刘丽【摘要】在银行同业竞争中,资本金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注重资产、负债的管理而疏于对资本金进行管理,资本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盈利能力较差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建立资本金补充的长效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资本金;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次级债随着《新巴塞尔协议》出台,未来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5%,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将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银监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1.5%,中小银行要达到10%;大型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达10%,中小银行要达8%。

对此,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致力于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时刻关注的战略性课题,而资本金补充机制对银行的整体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银行体系和金融产业中,资本管理更为重要。

我国的商业银行长期处在国家所有的大背景下,对资本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重视不足。

出于公平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客观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遵循国际上商业银行的运行规则,强化资本管理,建立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背景及迫切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金方面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资本金约束不断趋紧。

补充资本金的背景及迫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经济复苏,银行业进行的天量信贷投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信贷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对银行资本金“侵蚀”甚多。

据2009年银行三季报显示,国内各大银行普遍出现了资本充足率下降的现象,其中14家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较2008年末平均下滑达2.43个百分点,距离警戒线仅有一步之遥。

而在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业务规律支配下,以及经济复苏本身催生的贷款需求和4亿万元刺激计划项目的后续配套贷款,使得进入2010年初,银行信贷在读井喷,据报道一月份首周即放贷6000亿元,这无疑使得银行的资本金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2、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资本充率新规,更加剧了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压力。

鉴于信贷规模快速扩张,资产质量存在隐患,为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资本充足率新规,更加剧了银行所面临的资本金压力。

在根据建立动态资本和动态拨备的要求将对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提高到10%和11%之后,为降低银行间债务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2009年10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要全部从附属资本中扣除,这一举措降低了银行对次级债的需求,使得其市场需求方仅限于保险资金和农信社,促使次级债的发行利率不断走高,增加银行发债成本,也加剧了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

3、我国银行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更加剧了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压力。

2010年是中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一年,这将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银监会要求银行制定与业务发展战略和监管要求相符的资本补充机制,强化资本补充的可持续性,并与1月13日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在指导中国银行业逐步实施新资本协议后,银监会进一步细化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内容也进一步升级。

由此看来,资本充足率已成为银行信贷投放的严重制约因素,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变银行资本金“差钱”的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状况与其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业务高速发展的状况呈现出背离,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体体现在:1、资本金总量少、规模小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大,为抵御风险而设置的资本金却没有明显的同步增加,这与快速增长的资产规模和所承担的风险极不相称。

与世界大银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削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2、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金来源渠道狭窄,盈利水平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极为单一,结构也十分不合理,其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实收资本,资本构成中,核心资本占主导地位,附属资本比例很低,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

总体上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都不理想,资本的内源融资能力较差。

使其资本充足率提高很难,当银行出现经营亏损时,银行资本相应减少,又没有补充渠道,因而国有商业银行增加资本金的手段和杠杆非常有限。

3、资本充足率较低,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总体水平较低,除部分商业银行可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之外,许多商业银行达不到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更低。

4、资本金补充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不能实现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同步增长商业银行要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资本金作为支撑。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牵引和监管当局压低不良贷款率的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迅速扩张,银行潜在风险也随之增大,资产对资本的耗用日益扩大,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问题更为突出,对补充资本金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建立起资本金的长效补充机制,才能保证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同步增长,增强商业银行的发展后劲。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努力,但整个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和完善,其采取的增资措施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效作用还有待增强。

5、资产质量较差,对商业银行资本侵蚀程度严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大量的呆账核销更是侵蚀银行资本的基础,使提高资本充足率变得更加困难。

三、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途径根据近几年的情况,我国商业银行采取了许多方法措施来补充资本金,其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内源资本策略和外援资本策略。

在外援策略中长期次级债券是相对比较简单而且使用次数多的方法。

1、内源资本策略作为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提高资本金的根本途径应是内部挖潜、提高财务效益,从利润中留存积累,通过法定程序转作资本金,积极培育商业银行自身的“造血”功能。

“造血功能”增强了,商业银行就会有更多利润充实资本金,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1)提高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压缩风险资产规模,减少资产对资本的消耗。

同时,努力提高资产利润率,增强资本、资产的获利能力,以使更多的利润转化为资本。

(2)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并以此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已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平均不足10%,这项业务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就为商业银行盈利带来了机会。

我国加入WIO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竞争早已拉开序幕,我国商业银行正在致力于中间业务的研究和发展,中间业务的品种在不断创新,范围在不断扩大,收入在不断增加。

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高,利润结构将得以改善,从商业银行的内部增加资本就有基础。

2、外源资本策略(1)股份制改造后上市上市公司是股份公司的最完善组织形式,通过股份制改造后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国外银行,提高资本金的有效对策。

股份制改造,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现代金融企业;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地充实资本金,建立起规范的资本金注入制度;能使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上市后的实践证明,股份制改造后上市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的有效选择。

(2)发行长期次级债券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现实市场情况分析,目前通过发行长期次级金融债券补充国有商业银行附属资本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可行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还能促使其增强资本金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2004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发布又为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其附属资本提供了法律依据。

长期次级债券除了有补充资本金的作用外,还有市场约束和监管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次级债券的发行可以暂时掩盖银行的资本缺乏问题,可能导致银行忽视对自身根本问题的解决,债券到期需要偿付之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可能出现急剧下降,并进一步加速银行内部其他问题的暴露。

因此,次级债券并不能从跟上解决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它只不过给银行提供了一个改善经营状况、调整资产结构的缓冲期。

(3)引入战略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指通过引进外资资本来增加核心资本的一种方式。

它不仅可以有效、稳妥地通过资本市场引入资金,同时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我国银行海外上市融资的成功率。

目前,一些中小银行,特别是那些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较多地利用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一形式来扩充资本金。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在其股份制改造中也成功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概念,使这一形式在我国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补充资本金来源提供了新的渠道。

(4)引进民间资本目前,我国虽然允许并欢迎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我国金融业,但出于对国家金融安全的考虑,在吸纳非国有股股东方面,不可能让外资在股份制改造后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占有过大的比重,这就为民间资本进入国有商业银行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要单独设立民营银行还受到很多法律和政策的限制,但是,民间资本参股商业银行是受到鼓励的,而且民间资本参股商业银行的热情还非常高。

当前民间资本的规模巨大,如果能够积极引导,那么引入民间资本将成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的一个好途径。

以上几种方法只是补充资本金比较典型的例子,实际上补充资本金的渠道还有很多,在众多方法中,商业银行应该选择最有利的途径来增加资本金。

四、总结虽然不多中国银行以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以及其他方式补充资本金,资本金充足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信贷扩张,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商业银行仍需改善经营状况,增强自我积累能力,实现内源融资;同时,商业银行还有必要利用外部渠道补充资本;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剥离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资产风险。

最后,我国政府也要加强在该方面制度的完善,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1】刘香.浅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补充【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7)【2】牛鸿,詹俊义,王晴.论上市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意义和形式.2004,(9)【3】曹乾.对当前商业银行密集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的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3)【4】孙龙龙,郭建中.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途径研究.2012,(11)【5】常瑞芝,刘静萍.商业银行资本金压力的解决对策.2011,(4)【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内外经济动态》课题组.商业银行如何补充资本金的不足.201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