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标准使用指导
– 棉塞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 – 也可以使用能满足滤菌和透气要求的无棉塑料盖代替棉塞
二、检测内容
原种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容器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 接种量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菌丝体特征 培养物表面菌丝体 培养基及菌丝体
完整,无损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 滤菌要求 50mm±5mm (4-6)瓶(袋),≥12 mm× 15mm 长满容器 洁白浓密、生长健旺 生长均匀、无角变、无高温抑制线 紧贴瓶壁、无干缩
• 栽培性状(无),与母种不同,和原种相同
三、抽样
• 质检部门的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 母种按品种、培养条件、接种时间分批编号; • 原种、栽培种按菌种来源、制种方法和接种时 间分批编号。 • 按批随机抽取被检样品
– 母种、原种、栽培种抽样量10 %、 5% 、1% – 抽样数量不得少于10支(瓶、袋) – 超过100支(瓶、袋)的,可进行两级抽样.
菌落边缘
杂菌菌落 斜面背面外观
整齐
无 培养基不干缩,颜色均匀、无暗斑、无色素
气味
有特有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二、检测内容
项目 菌丝生 长状态 要求 粗壮、丰 满、均匀 备注 黑木耳菌 丝粗细不 均,常出 现根状分 枝 双孢蘑菇 没锁状联 合
锁装联 合 杂菌
有
无
二、检测内容
母种质量要求: • 菌丝生长速度:
食用菌菌种标准 使用指南
金科玉律
• • • • • • • 种子法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黑木耳菌种 GB 19169-2003 香菇菌种 GB 19170-2003 双孢蘑菇菌种 GB 19171-2003 平菇菌种 GB 19172-2003 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 NY 862-2004
一、术语和定义
将待检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或CPDA培养基上,接种块
(3~5)×(3~5) mm,置于斜面中央偏下或培养皿中央, 恒温培养箱适宜条件下培养,计算长满斜面的天数。三个 重复。
四、试验方法
• 母种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 将被检母种制成原种。
– – – – –
母种长满所需时间 原种长满所需时间
总产 单产 单菇质量
母种感官检验(四)
5.7虫(螨)体 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物上有无虫(螨)体。
6.斜面背面外观
根据培养基是否与试管相脱离判断是否干缩; 在充足的光线下,对着光源方向,观察颜色是否 均匀,有无色素和暗斑。
7.气味
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棉塞(或无棉塑料盖),闻 试管内气味是否正常。
菌种退化在母种阶段的表 菌丝生长量 观察菌丝是否长满整个斜面。 5.2菌丝体特征 肉眼观察菌丝体的颜色、密集程度,菌丝体是否舒展、 旺健及其形态(棉毛状、细羊毛状等)。
母种感官检验(三)
5.3菌丝体表面 肉眼观察菌丝体是否生长均匀、平整,有无角变现象。 5.4菌丝分泌物 肉眼观察有无分泌物,如有则记录分泌物的颜色和数量。 5.5菌落边缘 肉眼观察菌落边缘是否整齐。 5.6杂菌菌落 用放大镜观察菌丝体颜色和外观形态,根据颜色和形态 是否有差异判定是否有杂菌菌落。
4.个体间长速和长相不均一;
5.色素的出现。多数食用菌菌种在母种阶段不形成色素,如 果出现色素,说明品种退化严重。
四、试验方法
• 微生物学检验
– 菌丝生长状态和锁状联合用≥10×40的光学显微镜对培 养物的水封片进行观察,每一检样应观察不少于50个视 野。 – 细菌检验:取少量疑有细菌污染的培养物,按无菌操作 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液)GB/T 4789.28,25℃-28℃振荡 培养1d-2d,观察培养液是否混浊。若混浊,则有细菌 污染。 – 霉菌检验:取少量疑有霉菌污染的培养物,按无菌操作 接种于(PDA)GB/T 4789.28,25℃-28℃培养5d-7d,菌 落出现白色以外的杂色者,或有异味者为霉菌污染。必 要时进行水封片进行观察。
培养基表面分泌物
杂菌菌落 拮抗现象 子实体原基
无,允许有少量深黄色至棕黄色水珠
无 无 无 允许有少量胶质、琥珀色颗粒状耳芽
气味
有特有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原基
primordium
尚未分化的原始子实体的组织团。
项目 菌丝生长状态
要求 粗壮、丰满、均匀
备注 黑木耳菌丝粗细不均, 常出现根状分枝
原种质量要求 和母种质量要求相同 锁装联合 有 双孢蘑菇没锁状联合 微生物学要求:
菌棒长满所需时间 规定的培养基; 第一潮产量最高的时间 菌棒45根 第二潮产量最高的时间 接种后,分三组进行管理 产菇盛期持续的时间 做好栽培记录 与该母种的出发菌株设为对照
杂菌 无
二、检测内容
原种质量要求: •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在适温(23±2℃)下,长满容器35d50d。 –香菇(23±2℃) 35d-50d 。 –平菇(25±2℃)25d-30d 。 –黑木耳(26±2℃)40d-45d。 –双孢蘑菇(24±1℃) ≤45d。
• 栽培性状(无),与母种不同
二、检测内容
• • • • • 容器 感官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 菌丝生长速度 母种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二、检测内容
母种质量要求 容器: • 使用玻璃试管和棉塞
– 试管18mm×180mm或20mm×200mm – 棉塞要使用梳棉,不应使用脱脂棉。
二、检测内容
母种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 项目
容器 要求 完整,无损
1.菌落形态不正常,如本来菌落平展的品种表现为菌落紧 皱;丝状的气生菌丝变为雪花状;气生菌丝变多或变少甚 至没有了;菌丝色泽变化,如多数种和品种在母种斜面上 菌丝呈白色,退化了品种常呈现微黄色、浅褐色或其他色 泽,或由鲜亮变暗淡; 2.菌丝倒伏,生长势弱; 3.长速变慢,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的;
菌丝生长状态
取干净载波片,滴1滴无菌水,用无菌操作方法挑 取少量菌丝涂于水滴中,盖上盖玻片,置于 10×40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是否粗壮、丰满、 均匀,是否有锁状联合。
每一检样应检查不少于50个视野。
锁状联合
杂菌—细菌检验
根据不同菌种选择适用的方法 1.1 在无菌条件下,挑取少许疑有细菌污染的培养物接种 至肉汤培养液中,于25~28℃振荡培养1~2天,观察培养液 是否浑浊,若浑浊则有细菌污染,澄清透明为未污染细菌。 1.2 在无菌条件下,挑取可疑或有代表性的样品,接种于 肉汤培养基斜面或平板 ,于25~28℃振荡培养1~2天,观 察培养基斜面是否有细菌菌落长出,有细菌菌落长出者做 显微镜检查,确认是细菌,则判定为细菌污染;否则为无 细菌污染。
四、试验方法
• • • • • 感官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 菌丝生长速度 母种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 留样
四、试验方法
• 感官检验
– 肉眼观察 – 必要时使用5×放大镜 – 鼻嗅
母种感官检验方法(一)
1.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检测方法
肉眼观察棉塞的材料、洁净度和干燥与否,手捏棉塞是否 松紧适度,是否有弹性,手提棉塞外露部分,棉塞应不松动、 不脱落。
二、检测内容
栽培种质量要求 和母种、原种质量要求相同 微生物学要求:
项目 菌丝生长状态 锁装联合 杂菌 要求 粗壮、丰满、均匀 有 无 备注 黑木耳菌丝粗细不均, 常出现根状分枝 双孢蘑菇没锁状联合
二、检测内容
栽培种质量要求: •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在适温(23±2℃)下,长满容器40d50d。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
培养基灌入量 培养基斜面长度 接种量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和滤菌要求
为试管总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顶端距棉塞40mm-50mm (3-5) mm× (3-5)mm 长满斜面
菌丝体特征
菌丝体表面 菌丝分泌物
洁白浓密、棉毛状
均匀、平整、无角变 无 黑木耳 黄褐色色素
二、检测内容
栽培种质量要求: • 容器: • 可以使用原种规定使 用的容器; • 或≤17cm×35cm耐 126℃高温符合 GB 9688 卫生规定的聚丙 烯塑料袋;
二、检测内容
栽培种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
容器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 接种量 菌种外观 菌丝生长量 菌丝体特征 培养物表面菌丝体
在PDA上,在适温下,长满斜面10d~14d。
香菇: 24±1℃ 10d~14d 平菇: 25±2℃ 6d~8d 黑木耳: 26±2℃ 10d~15d 双孢蘑菇: 24±1℃ 15d~20d
• 母种栽培性状:
– 供种单位,需经试验确证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等种性合格 后,方可用于扩大繁殖或出售。 产量性状:平菇 生物学效率不低于10% 双孢蘑菇需进行EST同工酶类型鉴定,判定与对照相同
一、术语和定义
• 角变 sectoring •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 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 变细、生长缓慢、菌 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 异常的现象。
一、术语和定义
• 高温抑制线 (高温圈) • high-temperatured line •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受高温和通气不足的不 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 稀弱的现象。
杂菌—霉菌检验
挑取少许可疑的霉菌污染的培养物或有代表性的 样品接至PDA培养基中,于25~28℃培养4天,出 现其他色泽的菌落或其他形态的菌落或有异味的 为霉菌污染物,必要时进行水封片镜检。
四、试验方法
• 菌丝生长速度 • 母种: PDA 24 ℃ ±1℃ • 原种和栽培种:规定的培养基 (24 ℃ ±1℃)计算长满天数。
项目
完整,无损
要求
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透气 和滤菌要求 50mm±5mm (30-50)瓶(袋) 长满容器 洁白浓密、生长健旺 生长均匀、无角变、无高温抑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