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寿古镇项目简介

长寿古镇项目简介

长寿古镇项目简介重庆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详情查询:一、项目背景在国家号召进行旅游文化产业二次创业的背景下,各地区都纷纷依托各自的文化资源条件,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我们长寿区的几大旅游资源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随着区内几大工业园区的建成、市区品质的不断提升,这些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打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区委、区政府对这些项目的开发高度重视。

双方达成共识,在菩提山东面建设文化旅游古镇“长寿古镇”。

二、项目概况1、规模:项目占地2000亩。

古镇核心区占地800亩,建筑容积率小于0.7。

其于1200亩为纯商住小区,建筑容积率小于等于1.15。

总建筑面积为140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

項目将于2010年10月开工并于2015年12月完工,其中古镇核心区于2013年12月完工。

2、地理位置重庆市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东部,三峡上游,距重庆市中心40公里。

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

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

高速公路和轻轨列车的通车,长寿到重庆市中心的时间将只需20分钟,长寿必将成为重庆的后花园。

项目用地东接长寿区桃花新城,南接老城区,西、北紧接菩提山旅游区。

3、气候条件长寿区位于东经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间。

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7.7度,最高年20.4度,最低年16.7度。

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

常年日照1145.1小时。

4、历史文化早在7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土著民族居住。

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巴人在四川东部建立“巴国”,定都今重庆,长寿时称巴国枳邑;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巴建巴都郡,设枳县,长寿地属枳县;蜀汉时设长安县(属枳县);北周时废枳县并入巴县;唐代武德二年,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涪州;明代洪武六年,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温县改名为长寿县。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

5、旅游资源(1)长寿地处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即可作为三峡旅游的结束站,也可作为三峡旅游的起始站。

(2)拥有西南地区最大(6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长寿湖风景区。

(3)有千古一帝秦始皇为表彰巴寡妇清为国采矿炼丹之工业而修建的“怀清台”遗迹。

(4)有明代洪武时宰相戴渠亨留诗“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的何水井遗址。

三、项目优势及劣势(一)优势1、政府发展旅游、做强第三产业的决心很大,对本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很到位。

2、地处交通要道,是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

3、交通便利,渝长、渝涪高速,318、319国道贯穿长寿;渝怀(湖南怀化)铁路穿境而过,在境内设有客、货及编组站;长江黄金水道长寿段长21公里,正在建设中的长寿港有5个公用码头,3000吨船舶可终年直达长寿。

4、距离重庆市主城比较近,便于招揽游客。

5、地处重庆市工业经济发达区,便于招商。

6、本公司具有同类项目成功的开发经验,拥有各类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二)劣势1、当地的很多历史遗迹和景观已被破坏,修复或重建尚需一定时日。

2、项目用地地形复杂,坡度较大,对于古镇的规划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四、项目定位: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千百年来汉民族和各地少数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相互交融,折射出了绚丽的奇光异彩,形成了各地、各省不尽相同的独特的文化。

在建筑文化领域,北京有“四合院”、北方有“穿心堂”、江南有“骑马楼”、福建有“五间张”,安徽有徽派建筑,云南有“半颗印”、“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四合头”、“六合同春”等精美的建筑文化;再如歌舞文化领域,北方有“西北风”、北京有“京剧”、东北有“二人转”、巴蜀有“川剧”及“川江号子”、河南有“豫剧”、云南有“花灯”;在饮食文化方面各地都有不同的菜系等等。

上述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虽然在当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但由于景点文化或单一或分散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经多方考证,我公司决定在菩提山东面规划建设与菩提山开发相配套的旅游文化古镇“长寿古镇”。

该古镇建成后是一个集大成的寿文化古镇,主要用于展示巴蜀地区的古建筑文化,并以此为平台,在古镇中打造展示以寿文化为主题的长寿文化。

将菩提山旅游区打造成世界寿文化大观园。

五、规划与设计的指导思想(一)规划指标:确保建筑密度低于35%,绿化率>35%,核心区容积率<0.7,居住区容积率<1.15。

总建筑面积约140万㎡。

(二)建筑特色:建成以巴渝古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并吸纳部分中国东、西、南、北地区先进古建筑元素的古建筑群落。

(三)规划基本思路:由于项目定位为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故规划时以体现旅游要素为主,地产为辅。

(四)规划设计注意事项: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创新思想,克服照搬照抄;充分挖掘和提炼我国东、西、南、北明清时期古建筑的建筑文化要素,整个建筑群落既要完美地体现和表达出典雅古朴的传统韵味,又不能落入传统古建筑平面布置的成规俗套;要按照现代人居住生活习惯的标准进行居住部分的平面设计,适应和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

(五)规划设计要满足居住的要素:由于该项目配套了地产内容,故以满足居住的要求而拓展和提升该项目功能品质,拟规划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托儿所三所,大型超市一个,小型超市五个,社区医院两个,银行储蓄网点两个,大物管及会所中心一个,分区物管五个,治安联防点一个。

(六)规划设计要满足旅游的要素:由于该项目是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整个项目建成后要以旅游为主,所以在规划时一定要突出旅游的要素:1、万寿广场:占地面积10亩,寿文化展示场所之一。

是游客及市民在古镇的活动中心,同时又是晚上火塘歌舞文化场所。

2、万寿广场碉楼﹙魁星双塔﹚:景观塔楼,建筑面积315平方米。

3、万寿公园:占地35亩,展示巴渝传统的村落建筑文化、人文文化、生活场景文化及寿文化(其中三星观是要展示的寿文化内容之一),同时还将配置部份游乐设备(以静态游乐设备为主)。

4、三星观:规划建设于万寿公园中,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用于供奉福、禄、寿三星。

5、民间综艺馆:建筑面积1947平方米,是接待旅游团队观看歌舞的场所(歌舞伴餐的形式),该台演艺节目是以歌舞及民间综艺节目相接合来打造,最终打造成一场让游客喜欢的中型演艺节目。

6、衙门(寿文化及民俗博物馆):建筑面积3050㎡,前院用来展示古代的衙府文化,后院用作寿文化及民俗博物馆,投资万元。

7、过街楼:古镇市井文化节点,建筑面积314平方米。

8、古戏台:共设户外古戏台四个,主要用于民间歌舞及综艺节目旳户外演出场所,总建筑面积410平方米。

9、庙会广场:占地面积4100㎡。

供游人祭拜及元宵节赶庙会的场所。

同时在广场上还将展示部分民间寿文化。

10、城隍庙:二进院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780㎡。

前院供奉城隍爷、文财神、武财神,后院供奉玉皇、王母娘娘及太上老君、南斗星君。

11、文庙:用于祭奠孔子的场所,建筑面积575平方米。

12、钱庄和镖局一院:总建筑面积约1000㎡,是历史上钱庄和镖局文化的展示场所,总投资约1000万元。

13、寿星楼:建筑面积314平方米,既是古镇的景观节点又是游客观光塔。

14、旅游厕所九个:按5A级旅游景区的要求,该项目需配套九个厕所供游人使用。

建筑面积1138平方米。

15、长寿河:自古镇南端的御龙潭流经古镇直达北端,全长1800米,河宽7–10米,河堤均用石条扣制而成,河上建有不同风格的石拱桥。

体现江南水乡的韵味。

河道两岸主要布置酒吧和茶吧。

16、青龙溪:共分两段,前段溪宽7–10米约500米长,其余部份溪宽2.5–2.8米约1100米长。

主要体现西部古镇的韵味。

河道两岸主要布置酒吧和茶吧。

17、游客接待中心两处:主牌坊入口处及城门楼入口处各设有一游客接待中心,总建筑面积820平方米,。

18、城门楼:古镇的主城门楼设置在古城的北入口处,是古镇的主要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57平方米。

19、入口主牌坊:古镇主入口。

20、次牌坊8道:重要街道入口设小牌坊共计8道。

21、特色五星级酒店:建筑面积28400平方米,共计281 个房间,其中普通套房12套、豪华套房3套、总统套房1套。

22、特色四合院客栈42院,1800个标间。

主要用于游客接待。

23、长寿阁:1-3层为酒楼,4-6层为塔式建筑,是游客观看古镇及楹联荟萃的场所。

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24、广场寿文化雕塑:万寿广场、庙会广场、御龙广场、门楼前广场、福园小广场、寿园小广场等寿文化雕塑。

25、其他旅游要素:餐饮一条街,小吃一条街,旅游商品一条街,棋牌一条街,缅甸玉石一条街,东南亚旅游商品一条街等。

26、停车场:各地面停车场可停放2700辆车。

﹙七﹚规划设计达到的效果:1、展示巴渝几千年的建筑文化、人文文化,同时重点将寿文化融入其中。

2、满足旅游和居住的需要。

3、建成一个旅游小镇和影视拍摄基地。

六、旅游发展规划(一)古镇旅游线路:一条主线、一个公园、一场演出节目、两条水系、三个火塘舞会、四个户外古戏台综艺小节目。

﹙二﹚节庆活动:每个季度有个大的节庆活动,由旅游策划公司来完成策划。

﹙三﹚目标1、短期(第一期建成后)争取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15-20%的游客长寿古镇观光旅游。

2、中期(第二期建成)争取有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20-30%的游客到长寿古镇住宿,即将长寿古镇纳入旅游线路。

3、建成重庆市周末游的最佳目的地。

4、最终(长寿古镇全部建成,周围其它景点修复完成)将长寿古镇建成4A级景区,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重庆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开发限公司2010年4月3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