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人本原理与原则

第四章 人本原理与原则


度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保证师生行动的统 一,从而保证学校目标的统一,实现较高的工 作效率。 另一条是适度分权,民主治校。使个人利益和 学校利益有机结合,使师生为了学校共同的目 标而努力奋斗,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 这两条途径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把师生作为管 理的客体;后者把师生作为管理的主体。
1.学校管理的起点必须是人
人是自然人,有生理需要。 人是社会人,有社会需要。 人是发展的人,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要。 管理者要注意研究和满足人生理的需要; 满足人尊严、社交、友谊和安全等社会需要;
满足人不同时期的不同的需要。
问题思考

东北师范大学傅道春教授在校长培训班讲 课时,给校长们出了一道题,题目是请校长画 出自己所在的校园,结果是有的校长画出了自 己学校的教学大楼,有的校长不仅画了教学大 楼,还画出了校园绿树、操场、国旗。 如果你是一名中小学校长,你还会添加什么 内容? 如果你是一名中小学校长,你以学校什么为 荣?
3、能级层序原则
能级的概念出自物理学。能,是表示外力对物
体做功使物休增加能量; 能级,表示事物系统 内部按个体能量大小形成的结构、秩序、层次。 如物理学中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在不同层上的 电子具有不同的势能(能位),由于不同能量的 电子各在其位,所以才形成了稳定的物质结构, 这就是能级对应关系。 将能级层序原理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 指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摆在组织内部不同职 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1】 “躺椅与格子间”
场景1:
某中学的教学楼里每一层都设臵一个 教师休息室,里面放上几把躺椅和饮水 机,教师们课间在这里可以休息一会儿, 教师们对此非常感激学校领导的安排。
场景2: 某小学的教师办公室,设在一个宽敞、漂 亮的大厅里,全校几十位教师都在一个办公大 厅里,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立的格子间,格 子间里学校给每一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电脑、书 橱、书桌和衣架。大厅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 空调。 在大厅的一角,设臵一个旋转楼梯,只 要站在楼梯的顶端,全校教师的工作情况就尽 收眼底。这么好的办公条件,教师们却没有感 到幸福快乐。
二是科学确定岗位需求标准
岗位需求标准,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着不同 的岗位标准要求,例如:大队辅导员的 工作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他们不仅在 专业知识上有明显的不同,在性格特征 上的要求也不同,大队辅导员的工作要 求活泼开朗、能歌善舞,而图书管理员 的工作则要求作风踏实、认真细致的人 去做。
三是科学安排教职工工作岗位
贯彻能级层序原则 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一是深入了解教职工的需求与能力 人都有发展的需求的,但是发展的方向不同,
发展的程度也不同。例如:有的教师把自己一 生的理想定位在做一个学生满意的教师;而有 的教师则把自己一生的理想定位在做一个师生 满意的校长;有的教师把自己一生的发展定位 在做一个小教高级教师的层面上;而有的教师 则把自己一生的发展定位在做一个特级教师的 层面上;
经研究,林校长打算让老胡领衔搞数 学教改课题,还设想请老胡搞个高中数 学尖子班,争取在数学竞赛方面有所突 破,谁知与老胡一谈,老胡只摇脑袋。 老胡说他职称、房子啥都有了,还有8年 要退休了,也就啥都不想了。当初不去 县一中,就是担心一中竞争太激烈,留 在S校就是为了图个清闲。类似于小于、 老胡的教师林校长还遇到了几位。对此 校长深感困惑:激励理论一到咱S校咋就 不灵了呢?
二是营造宽松民主的人文氛围

学校民主氛围的营造程度取决于校长 的办学理念。作为校长,首先得甘于做 “平民”,要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的一员, 少一点领导的威严,多一点人文的亲和 力;少一点制度约束,多一点行为的引 导,用民主的理念、先进的思想领导学 校,影响师生;其次,校长须待人宽厚 仁爱。宽待教师,善待同事,赏人之长, 容人之短,特别要悦纳和自己意见不一 的教师。
三、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实施人本管理
(一)正确的认识师生是实施人本管理
思想基础 (二)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必须把维护 和尊重师生的合法权利放在首位
(一)正确的认识师生 是实施人本管理思想基础
1.正确的认识师生的需要
2.正确的认识师生的权利与义务
1. 正确的认识师生的需要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
动力原则(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和情感
动力。 )
3.能级层序原则
1.依靠师生,办学民主性原则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很多,教职工
代表大会是目前才用最多、效果最好的 一种形式。教职工代表大会可以行使以 下权利:听取和审议校长的工作报告; 对学校领导人提出建议和进行监督、批 评、评议干部和推荐干部;在学校的权 限和上级规定的范围内,对教工的切身 利益问题作出决策;审议学校的发展规 划、预决算和重要的规章制度;审议教 工的提案,把教工的提案提交有关部门 办理。
学校管理要贯彻民主性原则 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 办学一定要依靠教师。办学要依靠 全体成员,提高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2. 坚持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和集中统 一起来。 3. 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 的制度,使群众参与管理制度化、经常 化。 4.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其民主 意识。
师生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①生理需要: 维持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包 括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 ②安全需要:社会保障、安全保障、工作保障 等需要。 ③社交需要:友谊、感情、交往等需要。 ④尊重需要:自尊、受人尊敬、被认可、被赏 识等需要。 ⑤自我实现需要: 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感、 满足感等需要。
所谓科学安排,是指工作适应性。就是员工自
身的能力、素质、条件、特点、兴趣、爱好、 特长与工作自身的吻合程度。如果我们把员工 都安排在他(她)喜欢,能够发挥其特长或特点 的岗位上,则会调动其积极性,使其高效地完 成任务,并在愉快的工作中被激励,获得满足。 反之,人不喜欢,则会厌倦其工作,工作质量 降低,更谈不上激励。所以,我们在激励员工 时,首先要认清个体差异,分析每个岗位的性 质和要求;其次要科学调配,用人所长,做到 人适其位,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只有没有用 好之人,而没有无用之人。
林校长想,这下调动教师积极性可有 了抓手,可是真正与教师一接触,却发 现许多教师的需要并不按马斯洛的需要 层次来发展。 例如:青年教师小于曾为结婚无房而 苦恼万分,分房不够工龄,买房又没实 力,后来学校想尽办法为他腾出间房来, 还免费为他装修了一下,当时小于真是 感激不尽,表示一定以努力工作来回报 学校,工作热情也曾比较高。林校长认 为,小于当前生理的和安全的需要已不 突出了,应考虑他的社会需要和受尊重 的需要了。
2.正确的认识师生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权利
教师在法律上的权利分为两部分: 一是教师作为公民所具有的权利; 二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权利.也称为教师
的职业权力
教师的职业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 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 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 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 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
第四章 学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人本原理与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理的内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调动人的积 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促进人的发展为 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管理的起点必须是人。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师生的共同参与
3.学校管理的终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分析, 人从事工作的动机可分为“力趋成功” 的动机类型和“力避失败”的动机类型。 要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就应该从人 的不同动机出发,满足他们的个别需要, 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根据人的属性分析
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
1、顺应人的自然性,促使人发展

一是满足人对物质的正常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 论表明: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一 个人有尊严地独立于世界的前提条件。 因此作为一个自然人,或者作为一个社 会群体,对物质的正常需求是合理的。 只有具备了最低层次需求的人,才会有 更高的精神追求。
于是,林校长打算安排小于去读硕士 课程班,不料和小于一谈,小于对读书 一点都不感兴趣。小于坦率地说他当前 最大的需要还是房子,他想要一套像模 像样的单元房。为筹资买房,他们夫妇 正利用业余时间为一家公司打工,读硕 士课程班还真是没时间。
又如:数学教师老胡是S校屈指可数 的几位高级教师之一,家庭经济情况不 错,三室一厅的住房也早巳解决。县一 中曾想挖他走,可老胡说S校的氛围不错, 不愿意走。林校长认为,老胡的当前需 要应当是“自我实现”。要调动老胡的 积极性,一定得为他提供向高层次发展 的条件。
3.学校管理的终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管理的理念,是把重视人、关心 人、激励人作为管理的起点和重心,但 这不是人本管理的终点,人本管理追求 的不仅仅是工作的高效率,而是培养和 锻炼持续高效率工作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本原理对应的原则
1.依靠师生,办学民主性原则
2.教育、激励、调动积极性的原则。也称:

今年林校长到省城参加了一个校长培 训班,学了不少教师管理理论,颇有茅塞 顿开之感,林校长想,以往S校调动教师 积极性总搞大呼隆,效果自然很一般。现 在看来调动教师积极性得运用激励理论, 特别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于是,林校 长一回到学校便召集校领导班子开会,研 究如何分析S校教师的不同需要层次,然 后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一一调动教师 们的积极性,经过半个月的紧张工作,S 校各位教师的需要层次被大致排了出来。 S校一班人又经过几周的研究讨论,基本 为每位教师设计好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