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七分公司二OO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PE)燃气管道工程的管材与管件、设计、施工、试验与验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0.4Mpa(表压),工作温度在—20ºC—40ºC的埋PE 燃气管道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标准GB15558.1—199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15558.2—199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Q/XK J304.03—2002室外钢制燃气管道施工与验收标准3PE管材与管件3.1 管材1管材的原料、性能要求必须符合GB15558.1—1995的规定。

3.1.2我公司选用的管径、壁厚,允许偏差,见表1表 1 常用管材外径、壁厚及允许偏差尺寸单位注:庭院管网采用PE 管材替换常用钢管的规格尺寸对照表,参见附录A。

3.1.3管材进货时,应附有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检验报告;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1.4管材颜色应为黄色或黑色。

黑色管子上应共挤出至少三条黄色条,色条应沿管材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3.1.5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华、不允许有气泡、沟槽、划伤、凹陷、杂质和颜色不均等缺陷3.1.6定尺管的长度应均匀一致,误差不超过±20mm,管口端面应与管子轴线垂直。

3.1.7管子的不圆度应不大于5%。

3.1.8管材的标志、包装、运输、储存3.1.8.1标志管材出厂时,管材上应有永久性标志,且标志应是连续的、间距不超过2m。

标志如下:a)“燃气”或“gas”字样;b)原料牌号;c)标准尺寸比或“SDR”;d)规格尺寸;e)标准代号;f)生产厂名或商标;g)生产日期。

3.1.8.2包装管材端口应封堵,管材应用非金属捆扎牢固,直管也可用木架固定两头捆扎。

没包装单位中应附有合格证,管材外包装中应有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

3.1.8.3运输和贮存a)管材装卸时,必须用尼龙带吊装;并小心轻放,排列整齐,不得抛摔和拖拽;严禁剧烈撞击;b)管材运输时,不得受到划伤、抛摔、剧烈的撞击,不得曝晒、雨淋,也不得与油类、酸、碱、盐、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接触;c)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小管可以套在大管中;d)管材应贮存在远离热源及化学品污染地,存放在通风良好、地面平整的库房或简易棚内;室外对方应有遮盖物,避免曝晒和雨淋;e)管材应水平对方在平整的饿支撑物、地面或车厢内。

当其不平时应设平整的支撑物,其支撑物的间距以1m—1.5m为宜。

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35m;当管材捆扎成1mX1m 的方捆,并且两侧加支撑保护时,堆放高度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3m;f)管材存放时,应将不同直径和不同壁厚的管材分别堆放‘受条件限制不能实现时,应将较大的直径和较厚管壁的管材放在底部,并做好标志;g)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原则。

3.2管件1管件的原料、性能要求必须符合GB15558.2—1995的规定。

2管件进货时,应附有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检验报告;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3.2.3管件的颜色应为黄色或黑色。

3.2.4管件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

不允许有气泡、裂口、明显的凹陷、裂纹、颜色不均等缺陷。

管件应完整无缺陷,浇口及溢边应修整平整。

3.2.5管件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GB15558.2—1995中6的规定。

3.2.6管件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3.2.6.1标志管件上应有下列明显的永久性标记,并且标记不应削弱管件性能,而应定位在离开焊接部位的地方。

标志如下:a)规格尺寸;b)标准代号;c)生产厂家或商标。

3.2.6.2包装管件应放入密封塑料袋中批量或单一包装,并放入厚纸板箱内,以防损坏;纸板箱应附有标志,标志上应有制造厂家名称和地址,管件尺寸和类型,生产日期,箱中管件数目及规定的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限制,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3.2.6.3运输管件运输时,不得受到剧烈撞击、划伤、抛摔、曝晒、雨淋和污染。

3.2.6.4贮存a)管件应贮存在远离热源、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储存温度不超过40ºC; b)管件应逐层叠放整齐,应确保不倒塌,并应便于拿取和管理;c)管件发料时要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

4 PE燃气管道设计4.1一般规定4.1.1PE燃气管道输送不同种类任期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见表2。

注:PE过0.3Mpa。

4.1.2PE燃气管道在不同温度下的允许工作压力,见表3。

注:在确定使用PE管之前,应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取得土壤温度场分布资料,了解PE管输送燃气的工作温度,以确定燃气的工作压力。

4.1.3管道设计中,应遵循尽量使用最少管件的原则。

凡条件允许,能采用管道直接问区的,就不要选用弯头,在需分支及变径处,应选用变径三通或鞍型三通,尤其在楼前引入管部分,更应注意管材与管件的连接。

4.1.4设计时,应尽量选用本标准规定的管材、管件规格尺寸,且在一个城市中选用的管材、管件规格不宜过多,PE球阀最好选用一种型号。

4.2 PE燃气管道计算4.2.1低、中压管道计算流量及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的计算应按Q/XK J304。

03—2002中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4.2.2低、中压管道摩擦阻力系数,根据燃气在管道中不同的运动状态,宜按下列公式计算(手算时):a)层流状态:Re≤2100λ=64/ReRe=dv/μB)临界状态:2100<Re≤3500Re-2100λ=0.03+65Re-105d)湍流状态:Re>3500K 68λ=0.11(— + —)0.25d Re式中:λ—PE燃气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d—PE燃气管道内径(mm);K—PE燃气管道内表面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m),可取0.01mm;Re—雷诺数;V—PE燃气管道计算流速(m/s)μ—0ºC和101.325kPa时燃气的运动粘度(m2/s)当采用计算机计算时,中压燃气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宜采用柯列勃洛克公式计算:式中:lg—常用对数;P1—燃气管道起点的压力(绝压kPa);P2—燃气管道终点的压力(绝压kPa);L—燃气管道的计算长度(km);其他符号同上。

4.2.3中压管道的允许压力降可由该级管道的入口压力至次级管网调压器允许的最低入口压力之差确定,流速不宜大于20m/s。

4.2.4PE燃气管道的局部阻力损失可按燃气管道摩擦阻力损失的5%—10%进行计算。

4.2.5低压管道从调压站到最远燃具的管道摩擦阻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Pd=0.75Pn+150式中△Pd——从调压站到最远燃具的管道允许阻力损失(△Pd含室内燃气管道允许阻力损失)(Pa)Pn——低于燃具的额定压力(Pa)4.3PE 燃气管道布置4.3.1PE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不得与其他管道和电缆同沟敷设。

4.3.2PE燃气管道不应直接引入建筑物内或直接引入附属在建筑物墙上的调压箱内。

当直接用PE燃气管道引入时,穿越基础或外墙以及地上部分必须采取硬质套管保护。

4.3.3中压PE燃气管道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应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管,支点起点处也应设置阀门。

低压PE燃气管道可不设置阀门。

管道上采用金属阀门时,阀门宜设置在阀井内,采用聚乙烯阀门时,可直埋,但应设置开关操作井。

4.3.4PE燃气管道不宜直接穿越河底。

在加设套管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后,穿越河底时,应符合以下规定:a)燃气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对不通航河流不应小于0.5m;对于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1m,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b)稳管措施一贯根据计算确定;c)在埋设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e)其他要求参照Q/XK J304.03—2002的9.2条的有关规定。

4.3.5PE燃气管道在输送含有冷凝液的燃气时,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并应设置凝水缸。

管道破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

4.3.6管道的地基应为无尖、硬土石和无盐类的原土层,当原土层有尖、硬土石和盐类时,应铺垫细纱或细土。

凡可以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地基应进行处理或采取其他防沉降措施,具体措施参照Q/XK J304.03—2002的4.2.7条。

4.3.7PE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管顶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宜按下列规定:a)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宜小于1m;b)埋设在非车行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宜小于1m;c)埋设在庭院内时,不得小于0.6m;><≤≥d)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宜小于0.8m。

注: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4.3.8PE管道与供热管道及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见表4。

4.3.9PE燃气管道与各类地下管道或设施的垂直净距离,见表5。

处的土壤及供热管实际情况,作出温度场分布分析,在确定切实可行的水平距离或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可适当缩小,原则是必须保证管道周围土壤拧平均温度不高于20ºC注2:目前PE管道燃气管道的设计规定间距和钢管与其他管道、管线的间距相同。

对于钢管的规定最小检举的要求,是因为电力、电信电缆有一定电流,影响钢管的饿防腐效果和寿命,但对PE管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因此在施工中确实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通过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后,可适当缩小。

5 PE燃气管道施工技术5.1PE燃气管道连接5.1.1一般规定5.1.1.1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和使用说明书进行核对,并应在施工现场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准使用。

5.1.1.2管道连接应采用电熔连接(电熔承插连接、电熔鞍型连接)或热熔对熔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和粘接。

PE管道与金属管道连接,必须采用钢塑过渡接头连接。

(从经济上考虑当PE管材公称外径de<110mm时,宜采用电熔连接;当de≥110时,宜采用热熔对接连接)。

5.1.1.3管道不同连接形式应采用对应的专用连接机具。

连接时,不得使用明火加热。

5.1.1.4管道连接宜采用同种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或管材与管件之间的连接,应经过试验,判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方可进行。

5.1.1.5管道连接的操作工人上岗,应经过专门训练,竟考试和技术评定合格后,持操作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草所规程。

5.1.1.6应避免恶劣天气对连接操作的影响(如-5ºC以下、雨雪、大风天气等),如无法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保暖、设置防护装置)或调整连接工艺。

5.1.1.7PE管材、管件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连接前,应将管材和管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起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