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的性质测试题.doc

金属的性质测试题.doc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导引】认真观察反应,记录现象,分析整理得到金属的性质。

1.( 1) 钠常常保存在 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中。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表面呈现__________ 。

很快,钠表面生成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把这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钠受热后,与氧气 ________________ ,发出___________,生成 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

其中有的氧化膜致密,例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______不被继续氧化。

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 ( 1) 分析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 2) 分析上述反应,可以发现金属单质表现出______,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______ ,______,当遇到 ______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3) 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______ 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

【同步练习】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 .Na B. NaCl C. NaOH D .Na2O2.实验室中常用的保存少量Na 的方法是 ( )A .保存在水中B .保存在煤油中C.直接放置在空气中 D .铝箔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很快熔化②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③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 .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 D .①②③④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 .铝的活泼性差B .铝的熔点高C.铝与氧气不反应 D .铝表面有氧化膜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与铁反应的是( )A .硫B.氯气C.氧气 D .氢气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B.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升高D.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电子,体现还原性7.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 .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体现氧化性C.金属一般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8.用金属钠制取 Na2O,通常采用 2NaNO 2+6Na 4Na2O+N 2↑。

试说明不用钠在O2中燃烧而用此法制取 Na 2O 的原因。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学习导引】对照前面书写的金属与酸的反应,回顾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我们不仅知道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还知道可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认识金属的活动性。

那么,你是否想过,老师为什么没有让你尝试钠、钾等金属与酸的反应呢?1. ( 1) 完成课本49 页实验3-3。

记录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2)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根据钠的性质分析,为什么不进行钠、钾等金属与酸的反应?为什么实验室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火灾现场有大量活泼金属存放时,应如何灭火?2.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的活动性紧密相关。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铁、铜等金属与冷、热水都不反应。

但是,铁能与水蒸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除了课本介绍的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检验产物中有氢气生成吗?3.分析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根据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与某些盐反应等。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些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从______价升为______价。

在这些反应中,金属单质都表现出较强的 ____________。

所以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____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______等以游离态存在。

4.结合本节学习的钠的性质,整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1.解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现象:( 1) 钠浮在水面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钠块形成光亮的小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钠球在水面上不定向游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A .水B.干砂C.煤油 D .湿抹布3.钠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Na+2H += 2Na++ H2↑B .Na+ 2H 2O= Na ++ 2OH-+H 2↑+C. 2Na+ 2H2O= 2Na +O2↑+ H 2↑D .2Na+2H 2O= 2Na++ 2OH -+ H2↑4.铁与下列物质反应时,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稀硫酸④硫酸铜溶液A .①②B.①④C.②③ D .①②④5.铁与下列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是( )①氧气②水蒸气③稀硫酸④硫酸铜溶液A .①②B.①④C.②③ D .①②④6.当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______ ,发生 __________ 反应,铁表现出较强的____________。

7.因为多数金属单质有较强的____________,所以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金属以____________ 态存在,只有极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____________等以 ____________ 态存在。

8.金属表现较强还原性的原因是( )A .金属易导电、易导热B .金属能与非金属反应C.金属能与酸和水反应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易失电子9.将 4. 6 g 金属钠投入到95. 4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等于 4. 6%B .等于 8%C.小于 8% D .大于 8%三、某些金属的特性——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学习导引】1.将等量的镁片、铝片、铁片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我们发现,这些金属中只有铝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______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的气体—— ___________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或咸的食物。

【同步练习】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 2Na+ 2H2O=2Na++OH -+H 2↑B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 2OH -=AlO2+H 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 6H += 2Al 3++ 3H 2↑D .铁跟稀硫酸反应:Fe+ 2H += Fe3++ H 2↑2.常温下,下列物质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 D .水3.在常温下,镁和铝都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锅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具有酸性或碱性的食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硫酸B.稀盐酸C.氯化镁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习导引】1.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______的数目关系。

试分析:2Na +2H2O 2NaOH +H 2↑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粒子数目之比 2 : 2 : 2 : 1粒子数目之比1000 : ______ : 1000 : 500粒子数目之比2× 6. 02×1023 : 2× 6. 02× 1023 : ______ : 1×6. 02× 1023 ______ 2 mol : 2 mol : 2 mol : ______由此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练习:含有 1 mol HCl 的盐酸与足量铁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多为多少摩尔?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间的关系实际计算中,往往应用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等进行计算。

解题时,只要先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和上述转化关系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练习: ( 1) 1 L 1 mol / L 的盐酸与足量铁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最多为多少摩尔?最多为多少克?最多为多少升? ( 标准状况下 )( 2) 标准状况下, 1 L 稀盐酸与足量铁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的量浓度为多少?11. 2 L ,该盐酸的物质【同步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的质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之比B.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D.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2.向 200mL 某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 2 mol/ LBa ( OH) 2溶液到完全沉淀,共消耗 Ba( OH ) 2 溶液 100 mL ,若向等量的该硫酸中逐滴加入0. 5 mol/ L NaOH 溶液到中性,需要 NaOH 溶液 ( )A 20 mL B. 40 mL C. 80 mL D .100 mL 3.物质的量相同的的体积比是 ( )Na、Mg 、 Al ,分别与足量的水或稀硫酸反应,所得氢气在标准状况下A .23∶ 24∶ 27 C. 1∶ 2∶ 3B . 9∶12∶ 23 D . 36∶ 69∶ 924.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相同条件)( )A .1∶ 1B. 2∶ 3C. 3∶2 D .1∶ 35.足量的铝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相同条件 )( )A .1∶ 1 B. 2∶ 3 C. 3∶2 D .1∶ 36.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 和 C2H4( 乙烯,气体 )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比为 ( )A .3∶ 1 B. 1∶ 3 C. 6∶1 D .1∶ 67. 10. 6 g 碳酸钠和 200 mL 某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试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能力拓展】1.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 密度: 0. 88 g/ cm3) 各 50 mL .将一小粒金属钠 ( 密度: 0. 97g/ cm3)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 .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 .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 .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2. a g 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b L ,则锌的相对原子量可表示为( )A .22. 4a/ b B. a/ b C. a/ 2b D .b/ 22. 43.某无色透明溶液,加入金属铝反应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Cu2+、Ba2+、H +、 SO 24、OH -在下列两种情况中,可能存在于此溶液中的是:( 1) 当与 Al 反应后,生成Al 3+时,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 .( 2) 当与 Al 反应后,生成AlO 2时,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4.现有镁铝铜的混合金属12 g,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 6. 72 L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