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实训实验报告

生物实训实验报告

生物实训实验报告篇一:细胞生物学实验社会实践报告建立一个动物细胞培养室与植物细胞培养室所需的条件与社会价值无菌环境是细胞离体培养的最基本条件,所以构建一个细胞培养室需要保证工作环境不受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并且干燥无烟尘。

细胞培养室的设计原则一般是无菌操作区设在室内较少走动的内侧,常规操作和封闭培养于一室,而洗刷消毒在另一室。

一、基础实验室配置⑴消毒间:消毒间主要为了处理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材料,营造一个无菌的试验环境,一般消毒间会配备超净实验台、高压灭菌锅、排风灭火设备、细菌过滤设备、干热消毒柜、电炉、酸缸等。

⑵无菌操作间:一般由缓冲间和操作间两部分组成。

缓冲间在外侧,多用于实验之前的准备,例如:更衣,准备实验材料,处理实验数据等,可放置电冰箱,冷藏器及消毒好的无菌物品等。

操作间放置净化工作台及二氧化碳培养箱,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等。

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一定要消毒并更衣。

(3)培养基配制间:主要用于配置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

主要包括冰箱、天平、微波炉、pH计、培养基分装器、药品柜、器械柜、抽气泵、电炉、各种规格的培养瓶、培养皿、移液管、烧杯、量筒、容量瓶、储藏瓶等。

(4)培养室:用于培养细胞,放置以接种的培养基等。

为了控制培养室的温度和光照时间及其强度,培养室的房间不要窗户,但应当留一个通气窗,并安上排气扇。

室内温度由空调控制,光照由日光灯控制。

天花板和内墙最好用塑料钢板装修,地面用水磨石或瓷砖铺设,一般要分两间,一为光照培养室,一为暗培养室。

培养室外应有一预备间或走廊。

培养室应配有培养架、转床、摇床、光照培养箱、生化培养箱、自动控时器等。

(5)洗涤间:主要用于清洗实验之后的用具。

除配置水槽外,还需配置洗液皿、落水架、干燥箱、柜子、超声波清洗器等,有需求的还可以配置洗瓶机。

以上基础设施若实验室条件不够,可将消毒间,培养基配制间,洗涤间合并一起,但注意实验室卫生以及仪器摆放,房间要保持清洁,明亮。

二、辅助实验室细胞学鉴定室:其功能是对培养材料进行细胞学鉴定和研究。

要求清洁、明亮、干燥,使各种光学仪器不受潮湿和灰尘污染。

应配置各种显微镜、照相系统等。

生化分析室:在以培养细胞产物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室中,应建立相应的分析化验实验室,以便于对培养物的有效成分随时进行取样检查。

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天平、PCR 仪等。

温室:用于试管苗的锻炼和移植,为试管苗提供满足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

常用设备有:温室、弥雾装置、荫棚、移栽床、钵、盆、基质等(用于植物细胞培养室)。

实验器材汇总:CO2培养箱:37度+/-0.5度;能调节温度和CO2浓度冰箱:4度或-20度家用冰箱,保存一般制剂;-70度保存蛋白制剂水质纯化装置:净化水质用于清洗或配制培养液培养器皿分玻璃和塑料两种,玻璃器皿适用于大部分细胞生长,可重复使用,塑料器皿方便,即开即做,无需清洗。

多孔培养板:为塑料制品。

可供细胞克隆及细胞毒性等各种检测实验使用。

其优点是节约样本及试剂,可同时测试大量样本,易于进行无菌操作。

培养板分为各种规格,常用的规格有:96孔、24孔、12孔、6孔、4孔等。

Oa贮液瓶:主要用于存放或配制各种培养用液体如培养液、血清及试剂等。

贮液瓶分为各种不同规格,如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5ml等。

Ob吸管:主要分为刻度吸管、无刻度吸管。

刻度吸管主要用于吸取、转移液体,常用的有1ml、2ml、5ml、10ml等规格。

无刻度吸管分为直头吸管及弯头吸管,除可以作吸取、转移液体外,弯头尖吸管还常用于吹打、混匀及传代细胞。

手术刀或解剖刀、手术剪或解剖剪(弯剪及直剪),用于解剖动物、分离及切剪组织,制备原代培养的材料;眼科虹膜小剪(弯剪或直剪),用于将组织材料剪成小块;血管钳及组织镊、眼科镊(弯、直),用于持取无菌物品(如小盖玻片)夹持组织等;口腔科探针或代用品,用以放置原代培养之组织小块。

社会价值:细胞培养实验室的社会价值在于,为实验提供基础,促进细胞培养的发展,细胞培养的好处如下:1.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用于细胞学、遗传学、免疫学、实验医学和肿瘤学等多种学科研究.2.直接观察细胞的变化可便于摄影。

3.研究细胞种类如低等到高等到人类、胚胎到成体、正常组织到肿瘤。

4.便于使用各种技术:相差、荧光、电镜、组化、同位素标记等方法观察和研究细胞状况。

5.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

6.易于施用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研究。

7.易于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实验对象,耗资少比较经济。

8.成为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生产和基因工程等的材料来源。

篇二:生物实训微生物代谢产物制备与鉴定实训总结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方法。

2、通过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分解利用情况,了解细菌碳、氮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3、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4、学习各种接种技术。

二、实验原理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

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实验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

指示剂溴甲酚紫【pH 5.2(黄色)~ pH 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

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实验(M.R.实验)甲基红【pH 4.4(红色)~ pH 6.2(黄色)】实验,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

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 pH 降低到 4.2 以下。

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 pH 升至大约 6。

3、靛基质(吲哚)实验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4、淀粉水解实验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以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8、5、柠檬酸盐实验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

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pH6.0(黄)~7.6(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6、硫化氢实验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7、乙酰甲基实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三、实验器材1 菌种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肠杆菌2 培养基淀粉培养基、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柠檬酸铵半固体培养基、葡萄糖发酵管和乳糖发酵管各3支。

3 溶液和试剂卢戈氏碘液、甲基红试剂、40% KOH溶液、?萘酚,乙醚和吲哚试剂 4 仪器和其他用品接种针、接种环、涂布棒、酒精灯、试管、锥形瓶、烧杯、量筒、平皿四、试剂及培养基配置(一)试剂(1)V.P.试剂1.5%α-萘酚无水酒精溶液:α-萘酚 5g 、无水乙醇100ml2.40%KOH溶液:KOH 40g 、蒸馏水 100ml(2)甲基红试剂甲基红0.1g、95%乙醇760ml、蒸馏水100ml(3)吲哚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醇8g、95%乙醇760ml、浓HCL 160ml(二)培养基(1)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乙酰甲基甲醇(V.P)和甲基红(M.R)试验配方:蛋白胨5g、葡萄糖5g、K2HPO4 2g、蒸馏水1000ml,pH 7.2,115℃湿热灭菌20min(2)蛋白胨水培养基——用于吲哚试验配方:蛋白胨10g、NaCl 5g、蒸馏水1000ml,pH 7.2-7.4,121℃湿热灭菌20min(3)糖发酵培养基——用于细菌糖发酵试验配方:蛋白胨0.2g、NaCl 0.5g、K2HPO4 0.02g、水100ml、溴麝香草酚蓝(1%水溶液)0.3ml、糖类1g、蒸馏水1000ml,115℃湿热灭菌20min制法:分别称取蛋白胨和NaCl溶于热水中,调pH至7.4,再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先用少量95%乙醇溶解后,再加水配成1%水溶液),加入糖类(葡萄糖、蔗糖等),分装试管,装量4-5cm高,并倒放入一杜氏小管(管口向下,管内充满培养液),灭菌时注意延长煮沸时间,尽量把冷空气排尽以使杜氏小管内不残存气泡。

(4)淀粉培养基——用于淀粉水解试验配方: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121℃湿热灭菌20min (5)柠檬酸铁铵半固体培养基——用于硫化氢生成试验配方:蛋白胨20g、氯化钠5g、柠檬酸铁铵0.5g、硫代硫酸钠0.5g、琼脂5-8g、蒸馏水1000ml,pH 7.2,121℃湿热灭菌20min(6)柠檬酸盐培养基配方:硫酸二氢铵1g、磷酸氢二钾1g、氯化钠5g硫酸镁0.2g、柠檬酸钠2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1%溴麝香草酚蓝乙醇液10ml制法:上述成分加热溶解后,调pH6.8,加入指示剂,摇匀,用脱脂棉过滤,制成后为黄绿色,分装试管,121℃灭菌20min后制成斜面。

五、实验步骤1. 培养基的配制和准备(2-5天完成)。

2. 培养基的标记:用记号笔在试管上标明培养基的名称、所接种的菌名和实验组号。

3. 取不同培养基,按照实验要求接种对应菌种。

4. 37℃下培养24小时后,对糖类发酵实验、硫化氢实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实验直接观察结果。

5. 对以下实验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观察结果: a) 甲基红试验加甲基红试剂数滴; b) V.P.加入40%KOH 5~10滴后,再加入等量的?-萘酚溶液,再在37℃恒温箱保温30分钟;c) 吲哚试验加数滴吲哚试剂;d) 明胶液化试验,将3支试管放入4度冰箱30分钟,取出后观察明胶液化情况;e) 在淀粉培养基平板上的不同区域滴加碘液,观察淀粉-碘液显色反应的结果。

淀粉水解实验步骤准备淀粉培养基平板:将熔化后冷却至50℃左右的淀粉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固后制成平板。

接种: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划成两部分,在每部分分别写上菌名,用接种环取少量的待测菌,点接在培养基表面的相对应部分的中心,其中一个菌种应是枯草杆菌做对照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