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反渗透系统操作手册目录1.纳滤、反渗透膜简介 (1)2.过滤机理 (1)3.纳滤、反渗透系统介绍 (2)3.1纳滤、反渗透膜元件 (2)3.2纳滤、反渗透运行参数 (2)4.纳滤、反渗透术语 (2)5.纳滤、反渗透工艺介绍 (3)5.1 工艺流程图 (3)5.2系统操作规程 (4)5.3系统中主要部件介绍 (5)6.纳滤、反渗透设备操作规程 (7)6.1纳滤、反渗透系统的控制 (12)6.2设备起动的准备 (12)6.3设备开机运行 (13)6.4关机 (13)7.设备的维护 (14)7.1 保安过滤器的清洗 (14)7.1.1 精密过滤芯的更换 (14)7.2 纳滤膜、反渗透的清洗 (14)7.2.1 纳滤膜反渗透元件的污染物 (14)7.2.2 污染物的去除 (15)7.2.3 纳滤膜、反渗透的清洗方法 (15)8.纳滤、反渗透设备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7)1.纳滤、反渗透膜简介纳滤NF:纳滤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150~1000道尔顿。
此外,由于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故对不同价态的粒子存在Donnan效应,对无机盐有一定截留率,约40~90%。
纳滤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比对一价的高,在渗滤液中优先脱色。
NF的作用:主要是去除超滤单元不能去除的不可降解有机物、部分总氮、色度、二价离子等。
反渗透 RO: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 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脱盐率一般大于98%。
它们广泛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RO的作用:实际运行过程中若原水的C/N比不能满足去除总氮的要求,外加碳源有没有及时供给时,因硝酸盐氮的影响 NF出水总氮就不能达标,这时需要有一最后把关单元,一般采用 RO处理单元,RO单元可保证出水总氮、COD等全部指标达标2. 过滤机理纳滤、反渗透膜具有以下三种特别的机能。
(1)过滤机能:半透膜中有众多的微孔以便水分子通过。
这些微孔的直径为0.0005微米,与水分子的直径相当。
最小的细菌和病毒的直径分别是0.2和0.02微米。
杀虫剂666的直径约为0.0015微米。
因而,这些污染物和其它生物污染物以及众多的有机污染物均不能通过此半透膜,而与纯水分离。
盐类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的,而这些水合离子的体积一般比水分子大10-25倍,因此,除了以上提及的电排斥机能外,膜也可以通过滤机能除去溶解的盐类。
(2)自我清洗机能:一般的滤水器在除去污染物的同时,也将这些污染物留在了滤水器中。
在此后过滤的水都要经过这些污染物,从而对水产生再次污染。
同时,细菌也会在滤水器中繁殖,水产生微生物再污染。
与此不同,半透膜在净水过程中将污染物全部留在被排除的浓水中,以实现自我清洗机能。
因此,所得净水就更加可靠,净水器件的寿命也更长。
3. 纳滤、反渗透系统介绍3.1 纳滤、反渗透膜元件我公司纳滤、反渗透系统采用的陶氏膜和海德能膜为复合膜。
对离子的截留率大小与料液的浓度和组成相关。
主要性能如下:推荐pH 正常运行:7.0-8.0,化学清洗:2.0-12耐受温度:连续运行最高温度不超过45 ºC纳滤、反渗透主要是为去除或者浓缩无机盐、有机物、氨氮、总氮和重金属等物质。
3.2 纳滤、反渗透运行参数纳滤、反渗透设备在标准条件(温度25ºC)下:•单只膜的膜通量分别为:12.3L/(m2.h) 13.7L/(m2.h)•单只膜回收率:约12~15%。
•纳滤、反渗透系统的总脱盐率:40-90 %,反渗透80-98 %4. 纳滤、反渗透术语1)脱盐率纳滤、反渗透膜从源水中脱去盐分的比率,是膜去除能力的指标。
脱盐率分系统脱盐率与单只膜脱盐率,系统脱盐率指整个系统的脱盐率,该值与膜本身的性能和系统设计有关;单只膜脱盐率是膜出厂前的脱盐率测试值。
2)回收率膜产品水量与源水量的比值,是膜的节水指标。
膜的回收率可以调节,但回收率越高,浓水侧浓度越高,浓水流动速率越低,不利于膜的保护。
3)膜前压力即膜的滤液入水压力,当透过水量是定值时,是纳滤的节能指标。
此压力可通过给水高压泵后的节流阀调节。
4)膜后压力纳滤、反渗透浓水的出水侧压力。
可通过浓水排放节流阀调节。
5)膜的背压背压:纳滤、反渗透产水侧的压力。
该值越高,用于脱盐的有效压力就越低。
而且,该值不能太高,一般不能超过0.3bar,否则纳滤膜可能破裂。
由此原因引起的膜损坏多发生在最后一支膜。
6)单位膜面积产水量与总产水量单位膜面积产水量是膜透水性能的指标,总产水量是膜系统设备每小时的总产水量。
7)纳滤、反渗透脱盐率、产水量、产水盐量的影响因素理论上,温度越高,膜脱盐率越低;温度越高,产水量越高;压力越高,产水量越高;浓水侧盐浓度越高,产水侧盐量越高。
5. 纳滤、反渗透工艺介绍5.1工艺流程图纳滤反渗透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采用二段排列方式图2 纳滤工艺流程图注:在这个工艺流程中,超滤的产水进纳滤系统,需要注意的是超滤化学清洗(NaClO溶液)后的初次产水要外排一段时间,因为怕产水中有次氯酸根离子,纳滤膜易被次氯酸跟等氧化性离子氧化。
5.2系统操作规程5.3系统中主要部件介绍1)产水箱主要作用是在设备用水时能缓冲系统用水,保证系统用水水压稳定。
原水箱内装有液位计,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2)进料泵进料泵采用了液位控制。
3)加药系统用于添加阻垢剂,防止膜被污染。
4)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5微米,它作为NF、RO入水进一步去除浊度的精密过滤装置。
精密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先打开顶部的排气阀,使精密过滤器中的气体全部排出。
运行时观察在通过定量水时过滤器前后的压力差:当出现以下情况时:1)当过滤器前、后的压力差增加0.2MPa时,应考虑清洗或更换过滤芯。
2)当过滤器前、后的压力差由高值突然变小时,应考更换清洗过滤器。
5)高压泵高压泵是主机的一个重要元件,它的作用是给膜输送足量足压的水源,其品质的好坏对整机的影响很大。
注意事项:1)使用时应保证不得空转;2)不得长期超负荷运行;3)应保证电器部分干燥。
6)慢开阀防止系统启动停止时,压力瞬间增大减小损坏膜组件。
当系统启动时,高压泵启动慢开阀缓慢打开进水压力平稳上升,系统平稳运行。
当系统同停止时,慢开阀缓慢关闭压力平稳下降后高压泵停止运行。
7)泵后调节阀安装于泵后膜前的节流阀主要作用是调节、控制膜进水流量,它和浓水调节阀的配合使用可以调整膜管内压力和供水量。
8)纳滤、反渗透膜壳保证膜有一个正常压力的封闭性工作环境。
注意事项:在安装时,应在O型橡胶圈上涂上一层甘油,以方便安装拆卸。
9)纳滤、反渗透膜纳滤、反渗透膜是膜系统的关键部件,对设备的产水量和品质起决定性作用。
它主要是以压力为动力,结合膜的本身特性把其他微量分子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合格产水的目的。
建议事项:若不是因为温度和压力的因素而引起的产量逐渐减少10%以上,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安装膜元件时请对照纳滤膜壳上的水流走向标识与纳滤膜水流走向标识相一致。
10)电导率仪电导率仪主要作用是显示运行时进水和产水的的电导率情况。
注意事项:请不要用强酸碱液清洗,以免损失电极造成误差。
11)pH温度仪观测进水的温度和PH的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后,既是对进水进行调整。
12)浓水调节阀浓水调节阀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膜壳内压力,从而调节产水和浓水的比例,通常和节流阀配合使用。
注意事项: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其全部关闭,以防膜壳内压力突然升高而对膜造成不可恢复性损坏。
13)冲洗电磁阀降低膜壳内压力,让浓水大流量快速通过,达到冲洗膜的目的。
14)产水流量计和浓水流量计其作用是计量产水和浓水流量,通过读数可以直观地看到纯水和浓水的比例,以利于调整系统状况。
15)精密过滤器滤前和滤后压力表滤前压力表主要显示源水进入保安过滤器前的压力。
滤后压力表主要显示源水经过保安过滤器后的压力和源水进入泵前的压力。
16)膜前、膜后和段间压力表膜前压力表显示水进入膜时的压力。
膜后压力表显示最后一根膜出口到浓调节前的压力。
段间压力表显示一段和二段之间压力。
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时,应以膜前压力表为依据调整系统压力。
6.纳滤、反渗透设备操作规程NF/RO膜元件安装NF/RO膜元件安装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检查上游管路及进水水质确保管路连接完好无误,管道中无碎屑及其他有害杂质,一般还需要灭菌操作,以免残留的细菌、微生物在管道及UF膜组件中滋长。
水质重点检查进水的浊度或SDI值、PH值和细菌、微生物、余氯等项目。
保证符合NF/RO设计技术要求。
(2)压力容器编号,填写膜元件安装表格。
压力容器编号示例:填写膜元件安装表格示例:(3)压力容器的清洗与润滑a、用水冲洗压力容器,保证压力容器表面清洁无杂物。
b、用海绵清洗压力容器内部,进一步出去压力容器表面污物。
c、用海绵沾取50%甘油水溶液润滑压力容器内壁,便于推动膜元件。
如下图示例:(4)安装浓水端端板止推环及、手榴弹和浓水端板如图所示:(5)膜元件的准备a、打开包装,小心取出膜元件置于洁净平整处;b、检查膜元件产水中心管内部盐水密封圈位置和方向是否正确;c、标明安装示意图,记录膜元件序列号;d、润滑连接“O”型圈和产水中心管内壁。
如下图示例:(6)安装a、将第一支膜元件(压力容器末端最后一支)从进水端放进压力容器;b、将润滑后的连接头插入进水端元件产水中心管内;c、检查盐水密封圈并润湿;d、继续安装元件。
如图示例:(6)调整膜元件在压力容器内的轴向间隙a、使用合适的工具推入膜元件;b、安装调整间隙片以保证内接头与最前面和最后面元件均能牢固地接触密封。
如图示例:(7)安装进水端端板,进行压力容器密封a、安装端板卡环;b、安装弹簧片。
如图示例:6.1 纳滤、反渗透系统的控制纳滤系统设备都采用手动/自动控制模式。
当系统运行时,发生意外按下急停按钮系统将停止工作。
(1)手动控制模式设备的启动、停机、冲洗均由操作者完成。
把开关放到手动位置,打开确认开关设备开始运行。
(2)自动控制模式当系统运行时发生原料箱水位低、进水压力高时系统将自动停止。
6.2 设备起动的准备1)检查各管路,应按工艺要求连接,各阀门开关状态良好。
2)检查全部仪表应安装正确并已经过校准。
3)核对联锁、报警、控制参数和接点已经正确的设置和整定。
4)首先检查源水、供电是否正常,打开源水阀门,电箱内三相空气开关,打开系统‘电源开关’,检查个用电单位运行状态。
5)冲洗,打开系统‘电源开关’、NF‘系统启动开关’,待主机进行35秒慢冲洗后,启动高压泵进行冲洗,冲洗时把浓水调节阀完全打开;大约冲20分钟,把管道和水箱全部冲洗干净排掉废水。
6.3 设备开机运行1)打开设备总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