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急救讲座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 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 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 部的尺、挠动脉。
▲大腿出血:在腹股 沟中稍下方,用双 手拇指向后用力压 股动脉。 ▲足部出血:用两手 拇指分别压迫足背 动脉和内踝与跟腱 之间的胫后动脉。
各部血管出血的压迫点
角等。
骨折急救要点(一)
• 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 折处的活动,并放置软垫,用绷带、 夹板或树枝、木板等妥善固定伤肢。 如上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躯干; 如下肢受伤,则将伤肢固定于另一下 肢。
骨折急救要点(二)
如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要使 用药物,也不要试图将裸露在伤口外的断骨 复位。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然后适度 包扎固定。
预防措施
①进行预防中暑的卫生宣传; ②热适应锻炼; ③补充含盐清凉饮料与营养; ④改善劳动环境与居住条件; ⑤重视老、弱、病、孕的夏季保健; ⑥执行有关高温作业禁忌证规定。
四、溺水急救
分类: 1、干性溺水:人落水后因 惊吓、恐惧等强烈的刺激 导致喉咙痉挛致呼吸道完 全梗阻造成窒息而死; 2、湿性溺水:因大量水进 入呼吸道、肺部死; (淡水—主要是水 海水---有大量NaCl,Mg,Ca)
三、中暑急救
• 定义:中暑是由高温 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 中枢功能障碍、汗腺 功能衰竭和(或)水、 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 疾病。
中暑分类
1、热射病: 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 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 积,临床上以高热、无汗、昏迷为主 要症状。 2、热痉挛: 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 肌肉痉挛。 3、热衰竭: 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 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五、化学品灼伤的救护处 理 • 治疗化学品灼伤,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对
不同情况,采取如下相应的措施:
• •
(一)皮肤接触
1.被化学物品溅湿的衣服,应立即脱去。
•
2.被强酸(三氯氧磷:先吸干再中和最后冲洗)或强 碱等灼伤,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冲半小时,然后按 酸、碱两类不同物质作如下处理:酸类灼伤用饱和的碳酸氢 钠溶液冲洗,碱类灼伤用醋酸溶液冲洗或3%硼酸溶液冲洗。
化学品灼伤的救护处理
• •
(二)眼睛接触
1.酸碱一旦溅入眼睛,其腐蚀作用极快,尤其是氨水、 生石灰等,往往在几分钟内即可渗透到眼睛深部,引起严重 后果。为了挽救眼睛,必须争分夺秒,立即用清洁的水冲洗, 不能坐失自救机会,以致失明。 • 2.用清洁的水充分冲洗伤眼,可用盆冲洗,将脸浸入水 中,用手把上下眼皮扒开,同时用力睁大眼睛,头在水中左 右晃动,使进入眼睛里的酸或碱性物质,迅速被水冲洗掉。 也可用水龙头直接冲洗伤眼。冲洗要彻底,至少要冲洗1030分钟(患眼朝下,避免污染正常眼睛),然后根据酸碱 两类不同物质再作如下处理:酸类灼伤用3%碳酸氢钠溶液 淋洗;碱类灼伤用3%硼酸溶液淋洗。并再次用水冲洗。
开放性外伤
扭伤 刺伤
割伤
外伤处理原则
•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首先采取止血方法; 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 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 • 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 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 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三种有效止血方法(一)
1、一般止血法(加压包 扎止血法):清创针对 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 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 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 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 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 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 发。
部 位 压 迫 点 面 部 颞 部 颈 部
腋 窝 肩 部
前 臂
上臂 肱二 头肌 内侧 肱A
1、外伤 : 定义:人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组织撕裂或 损害。根据有无伤口,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 两大类。 闭合性外伤:由钝力造成,无皮肤、体表粘膜破 裂,常见的有挫伤和扭伤. 开放性外伤:多数由锐器和火器所造成,少数可 由钝力造成,常有皮肤、体表粘膜破裂。
八、外伤急救
1、外伤
闭合性外伤
挫伤
外伤
(1)用木板、门板或担架搬运。 (2) 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 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或担架放 在伤员一侧。2-3人扶伤员躯干, 使成一整体滚动至板上,或3人 用手同时将伤员平直托起。注 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禁止搂抱 或一人抬头,另一人抬足的方 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椎的 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
3、然后检查触电者的反应,如果发现其已经 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让别人拨打急 救电话。
二、骨折急救
骨折会影响到伤处附近的软组织,导
致疼痛、肿胀瘀斑出血,断骨还会伤
及周围的血管、神经、内脏及肌肉,
使患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骨折严
重时可产生畸形,如缩短、旋转、成
化学品灼伤的救护处理
•
•
治疗化学品灼伤,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对 不同情况,采取如下相应的措施:
(一)皮肤接触 • 3.磷灼伤时先用清洁的水充分冲洗后,用硫酸铜 溶液(10克/升)洗净残余磷,并再次用水冲洗, 然后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以防磷吸收中 毒,并立即转送医院治疗。在转送途中也不可将创 伤面暴露于空气中,以防磷遇空气继续氧化燃烧。 • 4.送医。
——首先要转移到空气新鲜、 (3)气体中毒病人 通风良好的地方
常见急救知识
1. 2. 3. 4. 5. 6. 7. 8. 触电急救 骨折急救 中暑急救 溺水急救 化学品灼伤急救 烫伤急救 鼻出血处理 外伤处理 9. 蛇咬伤处理 10. 晕厥处理 11. 心肺复苏
一、触电急救
人体接触220V 或380V的电,都 有自救的可能。 1千伏及其以 上的电压等级的 电,对人体会有 严重的伤害,人 体没有自救的可 能。
你若在现场, 将如何处理?
水中急救: 1、自救法; 2、他救法; 医疗急救: 1、立即去除杂草、污泥,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迅速将患者放在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面 向下,按压胸腔、腹部(胃)倒出水,但 时间不要过长,不能耽误复苏。 3、心肺复苏。 4、对症处理。
救护步骤
使溺水者保持平静不动,然后立 即寻求医疗援助; 脱去溺水者身上又湿又冷的衣服, 可以的话,为其盖上一些可以保 暖的衣物。这样有助于预防溺水 者体温下降; 如果溺水者有任何其它严重的伤 情况,立即对其进行急救; 当溺水者恢复呼吸后,有可能会 出现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的现象。 此时,你可以做的是尽量打消他 的忧虑,直到他获得医疗援助。
三种有效止血方法(二)
2、橡皮止血带止Biblioteka ;适用于四肢较 大动脉或中动脉。 适用于小动脉、中静脉、小静脉及 毛细血管。
• 橡皮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A)前臂及小腿不适于扎止 血带; B)不可用电线、铁丝、绳 索作为止血带; C)止血带压力要适当,以 出血止远端不能摸到动脉 搏动好; D)止血带不能超3小时,半 小时要松一次止血压计带, 每次1-3分钟; E)止血带要有明显的标记 及记录时间;
三不原则
如果你没有受过水上营救培训的话,不要尝试自己跳进水里 拯救溺水者; 如果海水汹涌的话,不要跳进去救人,因为这可能会危及到 你的性命; 一般来说,拯救溺水者时并不多使用腹部快速按压法(就是 施救者站在溺水者后面,一手握拳放在溺水者肚脐位置,另 一只手放在拳头上并紧握,然后快速重复往内,往上压迫的 动作)。除非你多次使用人工呼吸法尝试使氧气进入溺水者 肺部,但最终都不成功,而且你又怀疑溺水者的气管堵塞, 否则的话,不要使用腹部快速按压法。因为这种方法可能会 使失去知觉的溺水者出现呕吐现象,随后还可能出现窒息现 象。
病因及诱因
• 病因: 在高温(室温>35℃)或在强热 辐射下从事长时间劳动,如无足够防暑降 温措施,可发生中暑;在气温不太高而湿 度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 动也可中暑。
病因及诱因
• 诱因 :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疲劳、肥胖、 饮酒、饥饿、失水失盐、最近有过发热、穿 紧身不透风衣裤、水土不服,及甲亢、糖尿 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 缺乏症、震颤麻痹、智能低下者、应用阿托 品等常为中暑诱因。此外,长期大剂量服用 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在高温季节易中暑。
骨折急救要点(三)
如伤口已嵌入异物,不要拔除。可在异物 旁加上敷料,直接压迫止血,并将受伤部位 抬高,在异物周围用绷带包扎。千万注意不 要将异物压入伤口,造成更大伤害。
提示: 注意救助动作,不要加重伤者损伤。 注意灭菌消毒,不要使伤口感染或者致破伤风。
骨折急救要点(四)
急救搬运脊椎损伤患者应注意事项:
三种有效止血方法(三)
3、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 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 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 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
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 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 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现场急救知识
时间就是生命!
• 意外创伤,是人们随时可能发生和遇到 的,意外创伤是人们随时可能发
生和遇到的,急救是否及时、妥 善,直接关系 到病人的安危和 预后。 • 其中,院前现场急救,尤为 重要!预
院前现场急救,尤为重要!
抢救生命
1.急救时,第一位的工作是抢救生命 2.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 (1)对溺水者 ——首先要将他救上岸 (2)对触电者 ——首先要切断电源
触 电 二、神志判断 急 救 三、呼吸判断 过 程 示 四、心跳判断 意 图
一、脱离电源
1、拍肩 3、按人中 2、呼叫 4、放好体位 1、仰头抬颏法 2、清除异物 3、看,听,试 4、二次大口吹气 试颈动脉搏动
五、胸外心脏按压 口对口人工呼吸
触电急救原则
1、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
2、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 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触电者 与电源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