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经济学1-9章

卫生经济学1-9章

卫生经济学第一章绪论一、名解1、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卫生部门和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卫生生产力和卫生生产关系。

二、选择填空1、卫生经济学的研究目的:P.7就是怎样最佳、有效、公平地使用稀缺的卫生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或需要。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P.7(大标题)<1>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研究:性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判断/选择)卫生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判断/选择)<2>卫生事业地位与作用的研究<3>卫生服务中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研究<4>健康保障制度的研究<5>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6>卫生筹资的研究<7>卫生总费用的研究<8>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9>卫生服务提供者行为规范的研究<10>卫生服务体系的研究3、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P.11(详细见书本)<1>抽象法: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用本质来说明现象的方法。

<2>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

<3>系统分析法:从内外环境的相互联系中去研究卫生系统,研究卫生服务与健康、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简答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P.10(大标题)①研究卫生资源的开发②研究卫生资源的筹资和合理分配③研究卫生资源的最优使用④卫生服务产出的评价⑤研究健康保障制度⑥研究卫生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四、思考题1、什么是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有哪些?2、简述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一、名解1、卫生服务要求:是指居民希望获得医疗或预防保健服务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2、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3、需求法则:认为在价格和需求间存在方向变动的关系。

即提高价格,需求量就会减少。

4、效益外在性:卫生服务的利用在消费者之外取得了正效益,即体现了卫生服务利用效益的外在性。

5、需求收入弹性:反应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E1=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变动率/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Q/△I=I/Q6、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一种物品(服务)的需求对另一种物品(服务X)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px=卫生服务Y需求量变动率/卫生服务X价格变动率=△Qy/△Px*Px/Qy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中,随着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满足程度(总效用)的增加量,即边际效用,呈现逐渐减少的状态,此现象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选择填空1、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利用之间的关系:P.18(理解)需求Ⅰ:没有认识到的需要Ⅱ:已被认识到但未转化为需求的需要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需求Ⅳ:没有需要的需求2、需求量变动: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需求价格发生变动时,引起需求量变动,但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不变。

需求变动: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发生位移。

P.20(判断)3、卫生服务需求弹性的种类:P.23(选择)<1>|Edp|>1,富有弹性,表示需求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需求曲线比较平坦;<2>|Edp|<1,缺乏弹性,表示需求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需求曲线比较陡峭;<3>|Edp|=1,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需求曲线为双曲线;<4>|Edp|=0,完全无弹性,表示价格的变动对需求变动无影响,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5>|Edp|=无穷大,完全弹性,表示任何价格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动,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

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P.24(选择/判断需理解)<1>卫生服务的替代品获得的难易程度:可替代的服务越多、服务的功能和性质越接近,该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2>卫生服务的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收入或总预算支出中的比例:所占的比例越大,其其需求弹性也越大。

<3>卫生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必需性:紧迫性、必需性的服务其需求弹性小,反之,需求弹性大。

<4>卫生服务持续的时间长短、疾病的迁延性:卫生服务持续时间短,消费者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替代性服务,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如急诊服务。

反之,如慢性病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5、需求收入弹性:P.25(选择/判断掌握)E1=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变动率/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Q/△I=I/Q需求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E1>0)。

在经济学中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称为低档产品或劣质品,需求收入弹性在0~1间的产品称为正常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称为高档品。

一般而言,生活必须品的收入弹性较小,而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的收入弹性较高。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代表不同的经济含义:P.25(选择/判断掌握)<1>Epx>0,说明两种服务间具有代替的功能,即两种服务可以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同种需求。

(例如中医按摩法和红外线烤灯照射)<2>Epx<0,说明两种服务间具有互补功能。

(例如注射液与注射器)<3>Epx=0,说明两种服务互相独立、互不相干。

三、简答1、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特点:P.21(大标题)<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元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2、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31(大标题、必考)<1>健康状况:是卫生服务需求产生的决定性因素<2>社会人口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①卫生服务价格: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

(一般情况)②需求者收入:收入越高购买力越强,对卫生服务需求越多;收入越低,购买力越弱,对卫生服务需求越少。

(一般情况)③互补物品(服务)和替代物品服务:卫生服务物品(服务)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价格呈正向变动。

(选择/判断)④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如果消费者预计到今后的医疗费用有可能上升,他们将会增加对现在卫生服务的需求。

(选择/判断)⑤储蓄偏好:储蓄多了,对物品(服务)的购买力就会下降,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⑥医疗消费偏好<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提供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四、思考题1、试述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影响卫生服务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用语言描述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6.5是什么意思?你认为它们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

4、简述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其所反映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5、卫生服务需求具有哪些特性?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一、名解1、供给:是在一定时间、一定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2、正外部性:卫生服务提供者的生产行为对他人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但自身并未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如传染病的预防)。

3、负外部性:是指那些供给者的生产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他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并未得到补偿(如滥用抗生素)。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可变投入的增加,总产品的增量(即边际产品)在超过某一点之后出现递减态势。

5、供给者诱导需求(SID):是指卫生保健提供者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使用他们拥有的知识优势来影响需求。

二、选择判断1、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①垄断性②不确定性③公益性④外部性⑤及时性⑥主导性⑦技术性(高质量与无误性)2、供给与供给量变化:P.40(会区分)<1>供给:是一个函数或一条曲线,供给的变化意味着整个函数的变化,表现为整个供给表的变化,即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

供给增加使曲线右移,供给减少使曲线左移。

供给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一个或多个供给的决定因素发生了变化,通常是指某种商品或服务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或服务供给数量的变化,例如生产成本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化以及相关物品价格的变化等。

<2>供给量的变化: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引起的该商品或服务供给数量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化为在一条固定的供给曲线上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即统一供给表中价格数量组合的移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同一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移动的原因是该产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3、不同类型的卫生服务其供给弹性也有所不同:P.43(会判断)<1>对于急诊医疗、外科手术等医疗服务,其供给量对价格的灵敏程度不高,属于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对小的服务。

例如心脏移植手术。

<2>对于某些预防保健服务和一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卫生服务的提供,如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检测等,由于其需求弹性相对小,因此也属于缺乏供给弹性的卫生服务。

<3>通常与急救医疗服务比较,一般性医疗服务的供给弹性相对大;与特殊需要医疗服务比较,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弹性也相对较大。

4、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种类:P.43<1>Es>1,供给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弹性充足或富有弹性,供给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

<2>Es=1,供给弹性系数等于1,表示等1弹性,即单位弹性,反映出供给变化率等于价格的变化率。

<3>Es<1,供给弹性系数小于1,表示弹性不足或缺乏弹性,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

<4>Es=∞,供给弹性无穷大,表示完全弹性或无线弹性,说明价格变化导致供给量的无限变化。

<5>Es=0,表示完全无弹性,说明价格变化对供给量无影响。

5、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P.44<1>产量调整的伸缩性:容易调整,供给弹性大。

<2>时间因素:在长期中供给量可以对价格作出较大的反应。

<3>替代品:对于一般商品或服务来说,替代品数目越多,相似程度越大,弹性系数就越大。

6、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P.50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三、简答1、供给的决定因素:P.41(简答/选择/判断)<1>生产者的目标:①生产者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生产者供给量的多少往往取决于这些供给能否给其带来最大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