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文化主题餐厅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书
总体概述:本“胡同居”是一个以中国京剧风格为核心的早茶餐厅戏剧体验馆。
以早茶为依托,京剧风格为主要形式的戏剧文化体验传播馆。
通过京剧的饰品,装潢,周边,茶文化……宣传我国的国粹——京剧。
北京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底蕴雄厚。
京剧已经成为北京的标签,代表着北京的风土习俗和北京人的精神气质。
早茶是粤文化的代表,早茶和京剧的组合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交融,给文化一种新旅程,给人们一种新体验,人文情怀的文化弘扬与传播。
目录
一.项目介绍
二.项目策划书
三.宣传策略
四.项目社会效应分析
五.经费预算
六.结语
小组人员及分工:
全组共同讨论项目主题和相关事宜。
PPT制作:邓国玲,邱文君,孟雅祺
策划书写作:邓国玲,邱文君,孟雅祺
陈述人:邓国玲
广告1503班
一.项目介绍
1.项目概述
北京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底蕴雄厚。
京剧已经成为北京的标签,代表着北京的风土习俗和北京人的精神气质。
早茶是粤文化的代表,早茶和京剧的组合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交融,给文化一种新旅程,给人们一种新体验,人文情怀的文化弘扬与传播。
二、项目背景分析
1.实施的地点在北京,自古以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京剧已经融入到每个北京人的骨子里,一提起京剧,北京人无一不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
2.由于中国人口流动和北京独特的经济资源,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北京聚集,拥有巨大的消费人群。
3.现代人注重自身的感受,消费不再是停留在温饱阶段,而是向精神层次靠近。
4.京剧风布景,韵味腔调,精致点心,提供了独具特色的休闲娱乐放松的场所。
从此传统文化多了一个传播载体,让丢失的传统文化重新被拾起。
三、项目市场分析
1.北京是具有包容性的一个城市,在北京的现居人口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
北京人在怀念老北京味道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新的味道,外来人口,在这个包容的城市里寻找着家乡的味道。
早茶和京剧的结合,也代表着南北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2.人们对饮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以前的大鱼大肉转变为现在的营养健康
精致,由以前的吵闹饭店变为现在的咖啡厅茶馆。
3.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的压力,对于安静而舒适的环境要求越发强烈“胡同居”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项目目标
项目以京剧早茶为主题,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人们的生活,弘扬主旋律,使之成为全国便民亲民的首选餐厅,带动京剧文化一系列经济发展。
五、项目策略活动
1).事件营销或引发话题
2).举办京剧自己唱体验活动,京剧知识讲解活动
3).京剧视频等的制作和宣传
4).网络、微信、微博等宣传
六、预期风险分析
1.餐厅投入大,人员,专修,场地,剧台,京剧服装等等,运营失败资金损失不可估量。
2.如果宣传效果不到位,后期活动不充分,导致京剧体验餐厅知名度不够,入不敷出,收效成微。
3.关公面前不可耍大刀,北京是京剧的发源地,剧台搭设唱戏还有讲解活动需要邀请有经验的人员过来。
4.早茶京剧餐厅能否成为北京人首选的饮食聊天之地,需要大力创造环境。
七、预防方案
1.餐厅烹饪人员,服务人员服饰,整体风格搭建,前期宣传效果一定要覆盖到老一辈京剧爱好者和居京的广东人聚集处,为活动前期提供大力支持从而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2.联系到京剧界专家或系列有经验的人员,定期开展知识讲坛活动。
3.注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微信商城营销,周边售卖,听剧先知道,我要唱
戏,三个板块。
使得产业模式向纵深化发展。
二·项目策划书
一、利用京剧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北京知名茶剧体验餐厅,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1·项目背景分析
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号召人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鼓励发展文化产业。
同时随着文化自信的提高,近年来人们日益支持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与走向世界抱有期待。
在这样的前提下,文化产业拥有理想的发展空间。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北京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能给本项目提供文化响应基础。
同时,今日的北京,更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世界500强企业中共有21家总部位于北京,高居全球第五;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等商务区更是北京对外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截至2016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72.9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53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5.1亿元,能为项目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京剧,又称“皮黄”,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将文学、音乐伴奏、表演等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京剧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时至今日,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弘,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早茶,中国社交饮食习俗。
早茶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江苏扬泰地区,是一种岭南民间饮食风俗。
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有的则以此消闲。
消闲族大多为街坊退休老人,他们一般来得最早,离去最迟,从早上茶馆开门可以一直坐到早茶“收档”。
“请早茶”也是广东人一种通常的社交方式。
将京剧和早茶相结合,能够使南北文化相交融,推动两种文化的共同发展。
2·项目可行性
京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不仅是艺术珍宝,更具有教育意义。
京剧本身的艺术造型、表演形式具有强大魅力,加入京剧元素的歌曲,舞蹈作品对年轻人也有极大的吸引力。
早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慢下来的观念,调剂当今年轻人浮躁焦虑的生活。
北京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拥有良好的文化发展底蕴和资源,也有良好的文化包容性,京剧起源于北京,作为京剧的家乡,北京存在大量的京剧爱好者,能为此项目提供很好的发展土壤。
早茶源于南方,但随着大量外来人员在北京的生根发芽,早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思乡情怀更能在北京开拓新的市场,京剧与早茶的结合,不仅是南北文化的交融,更是传统文化联合发展下的一个商机。
3·活动内容
1)·在城市次经济区某美食节上选择较大地方修建本项目主场地。
取名“胡
同居”。
装修风格古色古香,二层建筑,一层为主餐饮区,二层为文化体验区。
2)·店内装潢采用京剧元素,突出京剧特点。
工作人员服装设计也运用京剧元素,佩戴京剧面具。
二)·粤式点心以及粤式早茶习俗与当地北京美食相结合,推出特色早茶,带动餐饮业经济发展。
1.背景
粤式早茶讲究食不厌精,食物精致美味。
作为民间饮食习俗,一起吃早茶也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交方式。
代表小吃:虾饺,风爪,叉烧包,蛋挞。
北京美食举世闻名,北京小吃具有独到的技艺性,制作精巧,讲究火候和手艺。
这些让北京美食拥有了独特的魅力。
北京的代表菜品有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象鼻子糕、馓子麻花、麻团、焦圈、面茶、杂碎汤、豆汁等。
2.可行性
北京作为首都,文化中心,也汇集了不少有早茶习惯的南方人,通过早茶馆,北漂们可以找到一个能够重新安放自己早茶习惯与对家乡的思念的去处。
北京自身有一些适宜作为早茶的点心,以北京小吃为辅,北京传统点心和粤式早茶碰撞出火花,能够带动北方南方对彼此美食的了解与交流。
本餐厅特色之一为京剧,以京剧桥段命名,原创餐厅特色菜品。
例如玉堂春,空城计,霸王别姬。
3.活动内容
本餐厅以粤式早茶粤式小吃为主体,辅以北京特色小吃,并以京剧特色桥段进行菜品原创,带动南北方文化交流和餐饮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