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症心肌炎

重症心肌炎


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奔马律等 呼吸急促、呛咳、阵发性呼困、肺水肿等 肝进行性肿大伴压痛等
反复阿斯发作型
突出表现为阿斯发作,表现为急起而短暂的意 识丧失,晕厥,并伴抽搐、面苍、紫绀等。多为严重 心律失常引起。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大剂量维生素C
激素 利尿 强心 输液 改善心肌代谢


9.保护性隔离,与感染病人分室居住,防止交 叉感染,积极预防感染,防止各种感染的发生。 10.对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协助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预 防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


11.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注意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 度,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12.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 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伴心力衰竭的 病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含钠高的食物及 饮料。
色苍白,肢体湿冷,发花,四肢及指端轻度发绀。

严重者病情可迅速发展,神志由清醒而淡漠甚至处于昏
迷状态,面色仓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明显,烦渴,少 尿甚至无尿,晚期常伴发DIC。

该型的突出表现为血压的明显下降。
急性心力衰竭型
该类型在重症心肌炎中较常见。
突出的表现为心脏扩大。
心脏功能减退 肺循环淤血 体循环淤血

13.由于患者发病突然,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疾 病知识,担心预后,精神负担较重。因此,我 们设定专人护理,取得患者信任,安慰患儿和 家属,通过密切的监测和细致的护理使之安心。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 愉悦 避免情绪激动。 2.多吃蔬菜 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燥时, 不可用力屏气 可使用缓泻剂 3.急性期卧床数周至3月,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血清酶正常3个月~ 6个月后可考虑恢复部分 或全部轻体力工作或学习,恢复期可适量下地 活动,忌做强度大的体育运动。 4.出院后避免过度劳累,少去公共场所,注意 预防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 遵医嘱用药 定期复查
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类型

猝死型(爆发型) 心源性休克型

Βιβλιοθήκη 急性心力衰竭型反复阿斯发作型
猝死型(爆发型)

多发生于起病前健康的小儿,多在起病的24h内突然出现
意识丧失而死亡,多在未得到明确诊断前死亡。

小于1岁者临床多诊断为婴儿猝死综合症,大于1岁者诊断
为心脏性猝死。
心源性休克型

休克: 躁动不安,心动过速或过缓,脉搏弱而无力,面

3.治疗护理集中进行,烦躁不安者给予 镇静剂。 4.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每30min监测体 温、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 血氧变化,每小时观察尿量、四肢皮肤 温度,及时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做好 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 处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与器械。必要 时专人守护,实施特级护理。
应用大剂量丙球
抗病毒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严密监护
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安静 舒适 空气清新 2.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左侧卧位 时病人因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加重心悸不适 感。伴有心力衰竭的病人给予半坐卧位,以缓 解呼吸困难。合并低血压或休克的病人给予去 枕平卧,抬高头部和下肢15°~20°,以增加 回心血量,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 供应。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病情稳 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重症心肌炎 的护理常规
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系由病毒感染引起 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亦可为全身病毒感染 的一部分。
小儿VM的发病有增多趋势,但大多数为轻症,预后
良好;少数为重症,表现为猝死、严重心衰、严重心律
失常、心源性休克,预后差,死亡率高,即使存活相当
一部分留有后遗症,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质量。


5.保持大便通畅 我们要告诉并解释保持 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及用力排便的危害, 指导患者大便时勿屏气用力,鼓励患者 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食物,定 时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 给予缓泻剂。 6.根据缺氧程度给予吸氧


7.重症心肌炎病人合并症较多,药物应用品种 多,涉及镇静药、强心利尿药、血管活性药、 激素、丙种球蛋白、电解质、维生素、抗生素、 干扰素等。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疗效观察 及不良反应,制定合理输液顺序及途径、计划, 使用输液泵或注射泵准确匀速给药。 8.患者对血管活性药物很敏感,应时刻保持输 液通畅,提前备好微量泵用药。血管活性药物 与常规药物分两路并做好标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