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朋友们一起谈起摄影与美术的关系,尤其是激烈地争论到一个话题:学习摄影是否必须要学习美术?因自己早年学习过20多年的美术,也在四川美术学院混过几年,主攻油画,同时也端了二十多年的照相机,算是对绘画与摄影都有一点了解。
为回答朋友问题写了一篇《从摄影、美术、PS的关系说起》的帖子,不当之处敬请纠正。
美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发现人类史前的岩画远比文字古老得多,美术早已形成了自己坚实而厚重的系统理论、也留下了无数优秀的经典绘画作品以及各种艺术流派;而摄影的历史只有100多年,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以一门纯机械技术来看待摄影的,或认为摄影最多只是美术的一个附庸品,直到近代才被广泛承认是一项独立的艺术门类。
不可否认,摄影的各种艺术流派和形式都与美术的艺术流派和形式有密切的联系,几乎总是先有美术流派后有摄影流派,这是因为美术历史和文化渊源太长太厚了,摄影与美术又同属视觉造型艺术,摄影艺术自然要从美术理论和美术形式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摄影也有自己不同于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
希望大家从中了解美术各种艺术流派和摄影各种艺术流派的来源与发展的渊源关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要认为真实客观性是摄影艺术的唯一特性,摄影除了新闻工作和纪实性作品要求必须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外,绝大多数摄影艺术作品并不是对客观真实世界的反映,而是人们借助于照相机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思想,如影楼婚纱、艺术人像拍摄、商业摄影等等,都渗透着摄影师或被摄影主体预先已策划的创作思想和情感,尤其是后期的有意识处理和现在的PS创意作品,都是属于摄影艺术的范畴。
但我们国内大多数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在欣赏摄影作品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仅以纯客观真实这个唯一标准来看待和评判摄影艺术,这显然是太过于窄小了,这反映出我们大多数摄影人对世界摄影的各种艺术流派并不了解,尤其是对美术和摄影的关系不了解,所以我们需要多了解一些美术史与摄影史,做到对摄影主流艺术派别有大致的了解和鉴别,才不至于到处开黄腔、不懂装懂被行家所轻视,同时,也能够极大提高和拓宽我们创作摄影艺术的思路和手法。
就摄影艺术而言,确实与美术是有相同相通的地方,但摄影与美术也有明显的区别,就是因为摄影与美术有显著区别,所以才自成体系、自成一家,摄影有着自己独立的艺术理论基础和技术技法体系。
相同的方面主要有:1、两者都是属于视觉画面造型艺术;2、都是运用构图、空间、黑白或色彩关系来记录、描述或表达自己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对客观世界物体的感受,并以此传递给大众;3、两者都同属造型美学范围,都能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或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不同的方面或主要区别有:1、材料或工具不同。
美术家是运用画笔、颜料、纸张、布料、木料、泥料、金属等等多种物质材料塑造客观物体;摄影师则是运用照相机、感光胶片、电子感光材料、冲印设备或计算机、后期处理软件等记录或复制客观物体;2、技术或技艺要求不同。
画家或雕塑家对形体和色彩的表达主要依赖于自身描绘或塑造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极高,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才能达到心手合一,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美术只能是少数人的阳春白雪;而摄影则必须依赖于照相机、镜头或胶片,相对于绘画与雕塑技能而言要求较低,尤其是随着现代照相机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技术大部分已经实现自动化,所以比较容易掌握(当然,真正精通摄影技术也是很难的,如摄影前期拍摄技术、对摄影镜头选择与运用、胶片后期暗房冲印技术、数码后期处理技术等),也是由于这点,摄影是可以普及到大众化的艺术。
3、选择的自由度不同。
虽说两者都是做减法,但画家对画面构图形式和色彩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可以任意增减画面需要或不需要的东西,可以长时间精心考虑和推敲画面所有元素构成,以达到符合自己心中的主观愿望为止,主观性较大;而摄影师面对的是客观真实世界,他在取景时不可能任意增加和减少画面物体(但摄影室或影棚的除外),客观性真实性较大。
4、创作作品的时间不同。
一幅绘画作品可以是几天、几月甚至几年,也可以完全推翻重来,画家可以反复考虑和思索;而摄影则是决定性的那一瞬间,摄影师必须具备比画家更加敏锐的发现和审美眼光,尤其是纪实摄影或摄影记者,往往机会稍纵即逝,并且具有不可复制和逆转性。
我们搞摄影,主要是注意汲取与美术相同相通的那一部分,不仅是美术,也要从音乐、诗歌、小说等其它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这些都可以启发和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摄影艺术创作,相反美术和其它艺术形式也是一样,也有许多美术家从摄影艺术中汲取营养。
摄影虽然历史较短,但其技术性与艺术性并不比美术差半截,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纽摄》就是摄影界公认的权威教材。
一位著名画家肯定会具有较强美术理论、较好的审美眼光和过硬的绘画综合能力,但如果他不懂摄影技术(包括前期技术与后期处理),就是给他一部最好的照相机也同样不能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
有一些朋友总是认为美术的地位比摄影高,搞美术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是阳春白雪,搞摄影的是大众爱好,属于下里巴人,一些搞美术的甚至认为摄影不能算成是艺术范围,摄影是美术派生出来的工具或附属品。
其实这种观念是极其荒谬和错误的观念。
但有些摄影人自己也这样认为,这就有些悲哀了,妄自菲薄,自己瞧不起自己。
学习摄影或搞摄影艺术,如果具有美术基础不可否认占有某些方面的优势,但完全不懂美术没也有关系,在摄影教程和摄影实践活动中,你同样也能学习和掌握到这些基础理论和美学常识。
看看世界上那些公认的摄影大师们,懂美术的大师当然有,如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在中学时代学习过美术,也只能说是略懂一点,但同时期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则根本没有学习过任何美术,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早先学习过声乐也没学习过美术,但他的构图水平和对黑白灰关系、明暗关系的处理是美术家们学习的经典样板,世界上更多的伟大摄影家等都没有接受过美术专业教育。
所以,学习摄影必须要学习美术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美术具体来讲有五大基础:素描、色彩、速写、创作、设计。
参加高等美术学院高考时主要就是这五种专业考试。
也有些高等美院只考素描、色彩、创作这三样,四川美术学院78年恢复高考时就是这三项再加政治和语文,后来又加上了速写与外语。
素描:任何中等、高等美术学院必考专业科目之一,主要是指用铅笔、碳笔描绘物体的能力,一般从静物写生开始,要求表达物体的明暗关系、层次关系和空间关系,也有人归纳为“三面五调”,素描能力是美术家基础的基础,它也包含着其它如构图关系、透视关系等基础性的训练,素描基础越扎实,其它能力也就越强,相当于地基打得越扎实,楼层可以盖得越高一样道理。
学习素描基础一般需要10到15年左右的时间,通常都是从七、八岁幼儿开始进行,跟学钢琴、舞蹈一样,太晚了一般就很难学得扎实与精通了。
学习素描是一件很枯燥艰苦的事情,而且素描能力的训练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放弃一段时间不练素描,能力就会下降。
色彩:美术高等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必考专业科目之一,它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认识、正确理解和正确运用色彩的能力。
但必须认识到,素描才是色彩的基石。
素描基础打好了,色彩也就成功了一半。
色彩主要有红黄蓝三原色,冷暖关系、对比关系、强弱关系、补色关系、反射关系。
调色搭配训练等等。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
速写是中国原创词汇,属于素描训练科目的一种。
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速写不仅是画家创作的准备阶段和记录手段,更重要的是训练画家眼、手、脑协调一致的基础能力。
现在的美术学院的许多学生懒散了,很不喜欢速写训练,都改用数码相机搞速写记录了。
创作:美术各种能力的综合展现,高等美院入学必考专业科目,它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艺术创意思想和艺术天赋能力。
说实话,现在中国学美术的学生95%以上基本功都相当扎实,但一搞创作就才思枯竭,所以很难产生出真正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画家,这种情况不仅是美术界和其它艺术门类,在自然学科、物理学科、语言文学都是如此,国内的教育体制在培养人才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老师和教授们的指导思想和水平本身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最后结果就是培养了大量的画匠而不是画家。
设计:主要是偏重于各种商业实用设计,搞设计的一般就比较现实,相对赚钱也比较丰厚。
而搞纯艺术的往往很穷,毕竟象齐白石、徐悲鸿、吴作人那样具有艺术天赋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师太难产生了。
绘画与摄影有天然联系,最早的照相机就是画家们设计的,如果你看看世界上最早的摄影作品,完全是按照画家们的构图和要求来进行的,有的简直就是绘画作品的翻版。
绘画与摄影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下面是摘抄的著名画家叶浅予有关“绘画与摄影”的论述:1、“表现一瞬间的诗情画意,(即“一眨眼的美”)诗人和画家有时候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和经营,才能够完成他们的创作。
要推敲,要经营,要构思,摄影家的劳动似乎比诗人、画家简单得多,他只要按一按快门,全部景物都映上了感光片。
但是,摄影家的劳动并非只是按一按快门而已,他们的劳动主要在于按快门之前的复杂的构思的过程,这和诗人和画家是一样的。
但是这个过程,远非诗人、画家可以那样从容不迫,从事反复的艺术加工。
摄影家在对象面前的思维活动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不然的话错过了这一瞬间,机会就失掉了,就永远追不回来那个最好的他所心爱的镜头了......2、摄影家的眼睛应该比画家、诗人敏锐的多,他们能够立刻判断事物在运动中的典型形态,并且要用绘画构图的处理方法,立即确定取景的距离和角度,在这转瞬之间,还得作测光啊,测距啊,选择角度等等技术性的考虑来完成一件摄影艺术作品。
摄影家要求立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从实践中间培养起来的。
能力的培养要讲方法。
第一,你要对客观事物感兴趣,要热爱生活。
第二,要辨别客观事物的美与丑,懂得取舍,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认识生活的能力。
第三,对生活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抄袭人家的东西。
摄影家要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一副审美的头脑,在对象面前,要思索对象的意义。
这种思索要到生活实践中去锻炼。
”3、一张黑白的画,一张素描,一张白描,一张水墨画,摆在很多色彩鲜艳的大厅里,它就很突出,尽管数量少,感到孤单。
但是在色彩缤纷中间黑白的东西特别响亮,特别引人注目。
所以我比较乐观的说黑白照片的前途是光明的,艺术水平是高过彩色照片的。
我是画中国画的,中国画历来的理论就是墨分五色,从极浓到极淡的层次,就是代表色彩。
如果满眼都是颜色,你的感觉怎样?红的、绿的、黄的、蓝的各种色彩一天到晚在你眼睛里脑子里晃悠是很不舒服的。
我们作画的讲调子,是暖调子、冷调子还是灰调子,有时候要讲对比,强烈的对比本身,它也形成一种调子,几种颜色综合以后基本上还是个灰调子。
从这个原理来讲,黑白的东西是最根本的东西,你把黑白的关系处理好,你才能把色彩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