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篇一: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特制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

一、不良事件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

二、上报范围1.可疑即报: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

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要上报。

三、上报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口头报告科护士或护士长,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

当事者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签字后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汇报主管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

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

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四、结果分析不良事件上报后,由护理部组织多科室、多专业护理人员每月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用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

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科学标准及实践的比较。

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实施,消除护理隐患及缺陷。

五、免罚及奖励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患者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3.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5.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处理流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日期:科室:报告人:篇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XX)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一)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1.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2.等级划分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有过错事实并且造成后果的事件,如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在不良事件中级别应属最高。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护理工作行为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二)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1.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发[1987]63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卫医发[XX]206号)执行。

2.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1)自愿性: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2)保密性: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4)公开性: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三)不良事件上报的时限:科室要求:(1)Ⅰ级、Ⅱ级事件立即上报,2个工作日内交书面材料。

(2)Ⅲ、Ⅳ级事件24小时内电话上报,5个工作日内上交书面材料。

职能部门要求:(1)Ⅰ级事件职能部门1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

(2)Ⅱ级事件职能部门6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

(3)Ⅲ、Ⅳ级事件职能部门10个工作日做出处理意见。

(四)不良事件上报形式:(1)电话上报:护理部办公室(1)(2)书面报告:护理部办公室。

(3)口头报告:逐级汇报责任组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

(4)邮箱报告:xzrcyyhlb@(五)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六)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激励机制:1.不良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及公开性的原则。

2.报告人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他人发生的问题。

3.自愿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自经历的原则陈述事件,不得故意编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4.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具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存。

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

有意违反规定则要追究行政责任。

5.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激励机制:①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及时上报不良事件的人员或科室给予表扬,并按照报告人的志愿给予报告人保密。

②对于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个人,每例奖励30元。

③对于先期进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医疗缺陷等,虽发展为Ⅲ、Ⅳ等级,医院奖惩委员会将根据情况酌情减免处罚④当事人或科室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未及时上报,导致事件进一步发展的,按护理安全相关规定处理;当事人或科室未及时上报,护理部从其它途径获知的,虽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但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的,每例先处罚50元,并按影响大小追加当事人或科室相应的处罚。

(七)后续处理1.Ⅰ级、Ⅱ级事件上报后需启动根因分析法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建议并追踪措施落实情况及改进成效。

2.Ⅲ、Ⅳ级事件填写通报单,报护理部审核,以确认该事件是否需进行根因分析及追踪机制。

篇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流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损害或经济负担增加等不良后果的异常事件。

(指医院对住院病人、抢救病人等由于护理不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受伤、昏迷、甚至于死亡等事件。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24小时内如实上报护理部,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24小时内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和护理讨论分析处理记录。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护士长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当事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

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

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一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不良事件奖罚方案)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预防措施1)加强责任心,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事实证明,有相当数量的护理差错事故是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做为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教育,使之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2)管理人员要注重调查研究,了解护理人员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的进行帮助和教育,把预防差错事故的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3)落实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

4)抓好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关键环节,预防为主。

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薄弱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人员方面:新护士;有思想问题未得到解决的人员;基础训练不够、技术不熟练的人员,平时工作自侍资历老、对年轻管理者的管理软抵触的人员、责任心不强的人员。

②时间方面:护士人手少时;快下班时;(来自: 小龙文档网: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节假日;病人数多,特别是重病人多时;抢救工作紧张时;护士长不在班时;新护士或实习护士多时;人员不团结时等等。

护士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醒或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发生。

5)加强领导,发挥科室、护理部、院级管理的职能作用。

医院领导必须把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缺陷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深入实际,切实把关。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