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提纲(2)
必修一:糖类的种类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1.鉴定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⑴鉴定淀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鉴定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它主要是由质
量浓度为0.1g/mL的___________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__________混合配制而成的。
⑵利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实验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利
用该原理鉴别果实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
⑶某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的叶子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这些单子叶植物的叶
子不宜作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⑴脂肪鉴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实验为什么选取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时,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洗浮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冲洗浮色的时间又不能太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做鉴定细胞内脂肪实验时,实验材料滴加试剂后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将观察不到脂肪滴,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下图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
据图分析回答:
⑴运动开始时,血糖下降是由于血糖大量进入细胞,
经过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同时
合成____________。
⑵运动过程中,6分钟后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
态,主要直接依赖于____________分解供应。
⑶运动初期,血液中脂肪酸浓度也下降,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运动6分钟后,随着运动时间的持续,脂肪酸浓度反而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
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如图:
⑴由图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
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糖类②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糖类
③植物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④存在于动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的糖类
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
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
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
6.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
7.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其中代
表的二糖可能是[]A.麦芽糖 B.乳糖 C.蔗糖 D.淀粉
8.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①生物膜的主要成分②细胞内主要储能物质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④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9.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和主要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A.水和蛋白质
B.糖类和蛋白质
C.糖类和脂肪
D.蛋白质和脂肪
10.下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果糖
C.乳糖、糖酶、葡萄糖
D.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11.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纤维素等。
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是[]
A.小麦的
B.家兔的
C.鱼的
D.蝗虫的
12.大猩猩、小麦体内都有的糖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蔗糖、麦芽糖
C.糖原、纤维素
D.乳糖、淀粉
13.久置纯蔗糖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后,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久置后,会被氧气氧化而具备还原性
B.蔗糖是一种还原性二糖
C.蔗糖溶液中的微生物将蔗糖水解后有还原性糖生成
D.蔗糖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后生成还原性糖
14.下列属于还原性糖的是(多选)[]
A.单糖
B.麦芽糖
C.乳糖
D.蔗糖
15.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09广东)(多选)[]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16.下列关于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0海南) (多选)[]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2)参考答案
1.⑴碘液斐林试剂NaOH CuSO4
⑵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⑶这些叶子的颜色较深,对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的颜色反应起遮蔽作用。
2.⑴脂肪与苏丹Ⅲ反应呈橘黄色,与苏丹Ⅳ反应呈红色。
⑵花生子叶富含脂肪,且颜色为白色(避免对反应产生的颜色起遮蔽作用)
⑶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苏丹Ⅲ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
防止脂肪颗粒被酒精溶解而影响观察
⑷苏丹Ⅲ试剂中的酒精会溶解脂肪
3.⑴呼吸作用CO2和水ATP
⑵肝糖原
⑶血液中的脂肪酸可以氧化供能
⑷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
4.⑴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
⑵不含淀粉酶
⑶实验原理: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
第四步:沸水浴加热煮沸1-2min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
⑷唾液淀粉酶
代谢变化是:氧化分解为CO2、H2O及释放能量;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转变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5~10 BACCCD 11~13 AAC 14.ABC 15.ABC 16.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