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设备日常维护检修规程编制:审核:审定:1.目的:为了保证我厂生产及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设备完好,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车间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检修。
3.职责:钳工、操作工、机电仪工、行车工(行车操作)。
通用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包括:行车、各种泵,空压机。
行车日常维护、保养规程4.行车型号为LHE10+15-16.5,其额定载荷为10+15吨,跨度16.5 m,起升高度16m,生产厂家:广州泰克力起重机有限公司。
操作方式:地面遥控操作,数量:1台;安装位置:二期薄片车间1-42轴。
4.1.操作行车前的检查4.2.维护及保养4.2.1日常保养:保养周期:每日检查责任人:行车工4.2.2工作前:4.2.2.1按照润滑规定加足润滑油料;4.2.2.2空车试运转,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行起吊;4.2.2.3检查电气及安全限位装置,确保灵敏可靠;4.2.2.4每日检查钢丝绳,是否干燥或出现毛刺及断裂;每周钢丝绳上涂抹润滑脂,用于润滑;4.3定期保养:周期为三个月责任人:机修、电修人员4.3.1外保养4.3.1.1全面清扫行车的外表,走道,实现无积灰、无油污;4.3.1.2清扫滚筒、刹车架、减速器、联轴节,均实现清洁无积垢;4.3.1.3大车、小车a检查、擦拭传动轴座、齿轮减速箱、联轴器及轴、键等是否松动,并及时紧固或更换,消除漏油;b擦拭、检查、调整制动抱闸与制动轮的间隙,实现接触均匀,灵活可靠;c检查各传动齿轮是否磨损,齿轮啮合情况,若有需要,及时调整;4.3.3.4升降机构a清扫、检查钢丝绳、吊钩、滑轮,消除隐患,实现安全可靠;b清扫、检查、调整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按行车的额定负载试吊检验;4.3.3.5润滑a揭开齿轮箱盖,检查油位、油质,添加新油或擦洗箱体内、更换新油,达到规定的油位线;b检查大车行走传动齿轮油脂润滑状况,清理异物,涂抹润滑脂;c检查钢丝绳,并清洁后再涂油。
4.3.3.6电气a检查限位开关,实现灵敏可靠;b清扫、擦拭电动机、电器箱外部灰尘,气吹或用清洗剂清扫电器箱内部灰尘,并检查各个触点,实现灵敏可靠;c检查操作手柄,实现灵敏可靠。
备注:将保养中已解决与未解决的问题记录入档,作为下次保养或安排检修计划的资料依据。
5.大修大修周期:24个月责任人:机修、电修人员5.1大修前的准备:5.1.1仔细阅读行车说明书;5.1.2挂上警示牌;5.1.3停电。
5.2大修内容:5.2.1.包括定期保养的全部内容;5.2.2.解体电动葫芦,更换磨损件;5.2.3.检查桥架及运行轨道,发现变形的予以校正或更换;5.2.4.检查钢丝绳,发现以下情况的要更换:a钢丝绳有一股断裂的;b钢丝绳有打硬摺的。
5.2.5检查滑轮,发现任何地方有裂纹的,即应予以更换;5.2.6检查吊钩,有以下情况必须更换:a吊钩表面有裂纹;b吊钩永久变形,使钩口尺寸增大到钩底尺寸时;c螺母及吊钩横梁出现任何裂纹或变形。
备注:将大修中已解决与未解决的问题记录入档,作为下次保养或安排检修计划的资料依据。
6.设备大修理后必须经责任机械工程师、电仪工程师或分管机电仪的经理助理验收合格才准予开机。
机械工程师必须做好设备大修理记录。
螺杆式空压机的日常维护、检修规程4.空压机型号:LS20-125LAC,供气量:16.9m³/min,压力:0.75MPa。
生产厂家:深圳寿力亚洲实业有限公司。
数量:3台。
安装位置:抄片段1楼5.日常维护日常维护周期:每天责任人:操作工,钳工及电仪工5.1日常维护内容5.1.1启动后,检查监控器,同时根据以前的测试(运行)判断机组的运行情况;5.1.2检查油位。
6.运行50H后的维护:6.1更换油过滤器滤芯;6.2清洁回油管油孔;6.3清洁回油管过滤器;6.4清洁控制管路上的过滤器。
7.运行1000H后的维护保养:7.1清洁回油管过滤器;7.2根据需要更换油过滤器滤芯;7.3根据需要更换空气过滤器滤芯。
8.小修:周期:6-10个月责任人:钳工及电仪工小修内容:8.1检查清洗油冷却器、油过滤器和油箱等。
8.2检验润滑油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并过滤。
8.3检查、调整主机和电机联轴器的不同轴度。
8.4检查和校验电器、仪表装置。
8.5检查、紧固各部位连接螺栓。
8.6消除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和泄漏部位。
9.中修:周期:36个月责任人:钳工及电仪工中修内容:9.1包括小修项目。
9.2清洗润滑油系统,更换润滑油。
9.3检查、调整下列间隙:9.3.1转子端面与机壳出口端面间隙。
9.3.2同步齿轮的啮合侧间隙。
9.3.3各部位轴承间隙。
9.3.4检查转子的磨损情况,修整密封线。
9.3.5更换气封装置和推力轴承。
10.大修:大修周期:2-3年责任人:钳工及电仪工大修内容:10.1包括中修项目。
10.2测量和调整各部位间隙。
10.3对转子的要求:10.3.1进行动平衡试验和探伤检查。
10.3.2检查表面磨损和腐蚀情况。
10.3.3检查轴颈的椭圆度和不柱度。
10.3.4全面检查、校验或更换各电器和仪表装置。
10.3.5检查清洗壳体,做强度试验。
10.3.6校正机身的水平度。
10.3.7检查或修配各管路和阀门。
10.3.8检查、更换各部位轴承。
10.3.9检查、更换同步齿轮。
10.3.10检查机壳下部与底座的贴合面。
10.3.11检查机座、修理基础。
10.3.12拆卸检查消音器。
10.3.13刷防腐漆和修理保温。
11.验收人:设备中、大修理后必须经责任机械工程师、电仪工程师或分管机电仪的经理助理验收合格才准予开机。
机械工程师必须做好设备中、大修理记录。
12.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Antritz泵的日常维护、检修规程安装位置:二期薄片车间1楼5.日常维护5.1日常维护周期:每天责任人:操作工,钳工5.2日常维护内容5.2.3检查泵的油质,。
若油变质要及时更换同牌号的油;5.2.4检查泵的油位,油量不够要补油到规定油位。
5.2.5检查泵的振动情况。
6.维修:6.1检修前准备工作6.1.1熟悉技术资料、泵的状态、位置;6.1.2确定修理工序,检验标准;6.1.3准备工具、量具,更换辅助物料、备件:如黄油EP2、碎布、煤油、錾子、丝锥、葫芦、吊带、手锤、管钳、内六角扳手、铜棒、梅花扳手、活动扳手、锉刀、加热器、螺丝刀、介刀、撬杆、盘根等。
注意:工作前办理停电工作票。
6.2泵的拆卸:6.2.1先关闭进出口阀门;6.2.2开始拆安全罩、联轴器、密封水管,螺丝要妥善放置,便于寻找;6.2.3拆卸泵头螺丝,用顶丝顶出泵头,丝不好时可用丝锥先过丝,注意泵内有无压力,后用葫芦或人力抬出泵头;6.2.4用管钳卡住联轴器端,拆下叶轮的内六角紧定螺栓,用撬棍在对称位稍稍用力撬下叶轮,叶轮紧时可用铜棒轻敲,小心叶轮割手及敲变形叶轮;6.2.5拆机械密封;6.2.6敲出轴套,用一字刀撬下轴承密封盖板,盖板薄,小心变形;6.2.7拆下联轴器、安全罩固定板、密封盖板、压盖;6.2.8拆下轴承压盖、圆螺母、保险片,用铜棒敲叶轮侧轴端卸下轴(带轴承),注意不要敲伤轴端螺纹,也要防止轴一下窜出,撞伤轴承箱。
6.2.9视轴承好坏清洗拆卸或更换轴承。
6.3.修理、装配工作6.3.1解体后的零部件清洗,再按照修理类别工艺进行修复或更换,如对轴承、叶轮、蜗壳、后盖耐磨板检查磨损量、损坏情况等,确定修复或更换;6.3.2加热轴承到120℃,装入轴上(注意查看轴在拆卸时有无损伤),传动侧轴承是肯靠背装的,装时轴涂点油,要等轴承冷却后才拧紧锁紧螺母;6.3.3轴承箱内的轴承加油后,装回轴承、轴、压回端盖、把定板(注意方向)拧紧,再装两侧密封板及联轴器;6.3.4按照机械密封的使用说明装好机械密封,注意密封水方向。
6.3.5旋回叶轮,拧紧螺栓,注意叶轮要装到位,叶轮有变形或损坏的及时修复好,再将泵头装回蜗壳内,要对角拧紧螺丝,而且转动轴防止卡死。
6.3.6装连轴器。
6.3.7安装好后调节耐磨板与叶轮间隙,拧松蜗壳上的调节螺栓,边调边转动叶轮,到卡死后,调节螺栓退回1/3圈,即保证间隙为0.5mm为宜;6.3.8打开泵的进出口阀门;7.验收人:检修后必须经责任机械工程师、电仪工程师或分管机电仪的经理助理验收合格才准予开机。
机械工程师必须做好泵的修理记录。
附:机械密封检修规程1.机械密封的清扫与检查: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要求机械密封内部无任何杂质。
在组装机械密封前要彻底清扫动环、静环、轴套等部件。
重点检查:1.1动静环表面是否存在划痕、裂纹等缺陷,这些缺陷存在会造成机械密封严重漏泄。
有条件的可以用专用工具检查密封面是否平整,密封面不平整,压力水会进入组装后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密封面,将动静环分开,机械密封失效。
必要时可以制作工装在组装前水压试验。
1.2检查动静环座是否存在影响密封的缺陷。
如动静环座与动静环密封胶圈配合表面是否存在伤痕等缺陷。
1.3、检查机械密封补偿弹簧是否损坏及变形,倔强系数是否变化。
1.4、检查密封轴套是否存在毛刺、沟痕等缺陷。
1.5、清扫检查所有密封胶圈是否存在裂纹、气孔等缺陷,测量胶圈直径是否在工差范围内。
1.6、具有泵送机构的机械密封还要检查螺旋泵的螺旋线是否存在裂纹、断线等缺陷。
2.机械密封组装技术及尺寸校核机械密封检修工艺较为复杂,要保证组装后的机械密封无漏泄,机械密封技术尺寸的校核必不可少。
2.1测量动环、静环密封面的尺寸。
这项数据是用来验证动静环的径向宽度,当选用不同的摩擦材料时,硬材料摩擦面径向宽度应比软的大1-3mm,否则易造成硬材料端面的棱角嵌入软材料的端面上去。
2.2检查动环、静环与轴或轴套的间隙,静环的内径一般比轴径大1-2mm,对于动环,为保证浮动性,内径比轴径大0.5-1mm,用以补偿轴的振动与偏斜,但间隙不能太大,否则会使动环密封圈卡入而造成机械密封机能的破坏。
2.3机械密封紧力的校核。
我们通常讲的机械密封紧力也就是端面比压,端面比压要合适,过大,将使机械密封摩擦面发热,加速端面磨损,增加摩擦功率;过小,容易漏泄。
端面比压是在机械密封设计时确定的,我们在组装时只能靠测量机械密封紧力来确定。
通常情况的测量方法使测量安装好的静环端面至压盖端面的垂直距离,两者的差即为机械密封的紧力。
2.4测量补偿弹簧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
弹簧性能的发生变化将会直接影响机械密封端面比压。
一般情况下弹簧在长时间运行后长度会缩短,补偿弹簧在动环上的机械密封还会因为离心力的原因而变形。
2.5测量静环防转销子的长度及销孔深度,防止销子过长静环不能组装到位。
这种情况出现会损坏机械密封。
3.机械密封的组装:经过清扫检查、技术尺寸校核后的机械密封即可回装,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3.1组装时所有密封圈因该涂以肥皂水等润滑剂,这样可以避免组装过程中损坏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