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夸克之父

夸克之父

克之父”盖尔曼讲物理研究之路
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5-11 发布单位:admin 浏览次数:71
“得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

5月11日下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夸克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先生在我校粒子物理研究所学术报告厅讲了他的研究之路。

盖尔曼说,小时候,他的哥哥对他的影响很大。

5岁时,他开始喜欢鸟。

他和哥哥一起去看大自然,为贫民窟捐款。

他对各种东西都很感兴趣,历史、地理、语言,等等。

他的同学认为他是“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

到14岁时,盖尔曼考虑申请到耶鲁大学。

父亲问他想学什么,他回答说“只要跟考古或语言学相关就好,要不然就是自然史或勘探”,父亲的第一反应是“你会饿死的”。

盖尔曼说:“我宁愿饿死。

”全场听众一阵大笑。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经济状况糟糕,他的父亲强烈地建议他学“工程”。

经过能力测试,盖尔曼被认为适合学习除了“工程”以外的一切学科。

工程师做不成了。

于是父亲建议:“我们干嘛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可是盖尔曼最不喜欢物理,他说:“我物理只考了70分,我恨物理,因为我的声学、液体学都很差。

”全场又是一阵笑声。

父亲说:“物理很有趣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美好。

”盖尔曼于是就选择了物理学。

1944年,盖尔曼在他15岁生日那天进入耶鲁大学物理系。

回忆那段的经历,盖尔曼说,“我不在乎选择什么,慢慢地开始喜欢基本力学、相对论、真实物理。

”正是父亲折中的建议,造就了后来的夸克理论提出者、196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成为“统治基本粒子领域20年的皇帝。

”(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名得主格拉肖语)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盖尔曼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攻读,21岁就获得博士学位,并跟随“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到爱因斯坦时代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

在此期间,他曾去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193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米领导的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授课,晋升为副教授。

由于费米去世,盖尔曼在博士后研究结束后去了加州理工学院。

盖尔曼24岁时发现了基本粒子的一个奇异量子数,32岁提出了强子分类的八重法(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相当于化学的门捷列夫周期表),35岁创立了夸克模型,4O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盖尔曼深邃的洞察力与旺盛的创造力使同时代的许多物理学家黯然失色。

他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重要贡献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了解。

盖尔曼一直是粒子物理学的开路先锋。

1969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说,得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

正如中国的古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要为了得奖去研究,那样就失去了研究的乐趣和意义。

要享受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这样才会不断取得成绩。

正是出于对自然科学的美好热爱,引领他去发现微观世界的秩序,去探究大自然的复杂性。

在获得诺贝尔奖约15年后,盖尔曼掉转了方向,与另外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森(P. Anderson)和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K. Arrow)一起创建了圣达菲研究所,使之成为世界研究复杂性理论的中心。

盖尔曼说,“由于科学被割裂为一个个狭小专业,各自孤立开来,情况就变得更糟。

”他说,“秩序是对人类奥秘的回答,它解释了在这个似乎被偶然因素、混乱和盲目的自然法则所支配的宇宙里,人类怎么会作为有生命和思考能力的生物出现并存在的。

秩序告诉我们,人类确实是大自然的偶然产物,但又不仅仅是偶然产物,达尔文提出人类和所有的生命体都是40亿年随机变化、随机灾难和随机生存竞争的产物,但这不是人类存在的全部故事,达尔文并不知道事物存在自组织的力量,秩序和自组织力量创造了生命系统。


复杂性研究是科学中的一场革命,是一门非常激动人心的新学科,从事的是真正的交叉科学,不同于传统的学科,不能用传统学科的方式来看待它。

这在论及复杂性研究时,盖尔曼认为,对带有多种相互对抗力量的多学科分析,是“用心灵进行的系统分析。

”虽然他的“八重法”、“夸克模型”得益于数学推导,但他时常警告自己和其他物理学家,绝不能沉迷于数学公式而忘记了现实世界。

盖尔曼到处奔走,极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保护自然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环境,防止盲目发展。

他说,自己经常参加和主持诸如“技术:社会目标与文化选择”、“科学与学术道德”、“艺术与创造过程中的简单性与复杂性”等会议;发表“狭隘之锥:对技术的利用和滥用”、“生态、科学及其对外交政策的作用”等演讲,并出版《夸克与美洲豹》揭示复杂性。

演讲结束后,盖尔曼回答了十余位师生的提问。

他幽默的回答总是引起全场观众的大笑和鼓掌。

盖尔曼的演讲吸引了几百名师生,学术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走廊里都挤满了前来听讲座的学生。

此外,能容纳上百人的直播教室也挤满了听众。

12日下午,盖尔曼先生将在桂子山讲继续做“人类语言之间可能存在的悠远关系”的专题报告。

(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