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规律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
其次,上层建筑对 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 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 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 况的规律
再次,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互作 用构成二者的矛盾 运动。
4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 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应,并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 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 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 映。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 有重要意义。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 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 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的总和。经济基础的 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 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 度,是制度化的物质 社会关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 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的意识形态以及相 应的制度、组织和 设施。在整个上层 建筑中,政治上层 建筑居主导地位, 国家政权是核心。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 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宜 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更替归 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形态的更 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两者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 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 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 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 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 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 性和社会历性。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 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 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 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 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 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 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 阶段。
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 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决定
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
决定
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 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 生活的过程。
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 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 提,把社会历史看做精神发展 史
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 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 定作用
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 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的决定作用
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及其辩证关系
2015
摘要
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 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 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 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 学的指导原则。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4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THE
EN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