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pt课件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 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13
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①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②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 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具体表现:教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 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 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 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基本 的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是最基本的规律。
11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探究活动(七)P91: (1)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社会发展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12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 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大会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
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
规范政府的职权,更好地发挥了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1、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体现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 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③其 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 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A①③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 2、关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是:
【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
即__生___产__关__系__一___定__要__适___合__生__产__力___状__况__的规律。
3
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我国
除了实行公有制为主体,还应该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以及除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还应该允
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注意: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时, 要用阶级分析法(含义、地位)
14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 (2)性质:非对抗性的矛盾
(3)实现方式: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 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 决,即改革。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E 按劳分配制度 F 大机器生产
G 人民代表制度
H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I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6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政治上必须实行人民代表
(二)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3、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三)社会历史 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7
1、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说 法,正确的是:
3、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
探究活动(六)P89:
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 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 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5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①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 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马克思“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 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就是要有物 质生活资料。”
由此得知,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 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
探究活动(五)P89: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推
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3、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
规律。
7
结论: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请归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 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8
政治、法律
两大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制度和设施
上层建筑
思想观点和
决定
决 定
反 社会意识形态 作 用
15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 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的发展。
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 工作的强大动力。
16
小结
一、社会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正关系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劳动者积
极性的发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劳
动者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1、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体现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之间的矛盾②其矛盾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③ 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④与社会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
生产力
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反作用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 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 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10
两个基本矛盾和两个基本规律在社会中 的地位相等吗?如果不相等,哪个矛盾和规 律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