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第十章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1. 基本概念 2. 道路交通环境 3. 生态环境保护 4. 水土保持 5. 道路交通水污染 6.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 7. 道路交通大气污染
§ 10.1 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1基本概念
环境的分类
(1)按照环境要素的形成,可以把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两大类。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10.2.1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2.频率与频谱 频率:声音是由声源振动而产生,通过媒介而传播
的,每秒钟媒介质点振动的次数即为声波的频率,单 位为HZ。
声的频谱:不同的声音,其含有的频率成分及各个 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是不同的,这种频率成分与能量分 布的关系称为声的频谱。
10.1.6道路交通环境问题
10.1.6.1道路交通环境污染
道路交通环境污染是指与道路交通相关的人为活动向环境 排放的某种物质或能量,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道路交 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多个方面:
①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 的污染,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②交通噪声对声环境的污染,是人类所受到声环境影响方 面的最大噪声源。
频谱图:声音的特性常用频谱来描述,各个频率或 各个频段上的声能量分布绘成的图形,称为频谱图。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10.2.1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1.声压与声压级 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Pa)。 声压级(L):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其定义为2倍
待测声压的有效值Pe与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Po的比值的 常用对数。
标准声压常为20μPa 故 ▪20μPa是可听阈的最低限,其对应的声压级Lp=0(dB)。 痛阈的声压级Lp=120(dB)。界于可听阈与痛阈之间的声 音是人的可听声。
▪包括道路状况、交通设施、地物地貌、气象条件, 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活动等。
▪并以资源破坏型环境要素构成道路交通环境的主体 。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5道路交通的环境影响主要划分为两大类
(1)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
社会的结合力; 服务设施的可利用性; 人口迁移和重新安置; 就业、收人及商业活动; 居住条件; 地区发展和经济增长; 资源的利用等。
§10.2 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10.2.1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噪声:通常指一切频率混杂、呆板、凌乱、对人们的 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亦即凡人们 所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统称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即指由道路交通而产生的这种令人厌 烦的声音。 ▪城市环境噪声的50% ~70%来自道路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与 声强、频率、持续时 间和变化幅以把环境分为:

大气环境

等)
水环境(包括海洋环境、湖泊环境、水域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如森林环境、草原)

地质环境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1基本概念 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 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准的自 然环境因素的总称(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狭义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在 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6道路交通环境问题
10.1.6.3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任务
1.道路环境保护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生态破坏。 ②防治环境污染。 2.道路环境保护的任务就是: 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对土地、森林、草原、矿产、自然遗迹、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自然资源的破坏; 保护自然资源,防止滥伐森林、破坏草原、破坏野生生物 和水土流失等对生态的破坏; 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或能量进人环境,防止废气、废水、 废渣、粉尘、垃圾、噪声和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 促进道路建设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0.1.3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大气污染 ▪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 ▪海洋污染 ▪危险性废物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4 道路交通环境定义
▪道路交通环境是与道路交通活动相关的影响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 总和,是作用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 量的总和。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2自然资源的另一种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又称可更新资源,是指那些 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在运行中 的再生能力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水资源、生物 资源等。
▪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一 般是指那些在人类开发利用后,储量会逐渐减少以至 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③道路沿线服务设施的固体垃圾、污水及路面径流对地表 水环境及土壤环境的污染。 ④交通带来的地面震动。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6道路交通环境问题
10.1.6.2 道路交通资源破坏 道路交通资源破坏是指与道路交通相关的人为活动 使自然资源遭受损失。 道路建设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包括: 土地占用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和动植物影响等。
(2)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主要包括
环境设计、美学和道路 的历史价值; 陆地生态系统; 水中生态系统; 大气质量; 噪声、振动等。
道路交通的发展,通常表现为有利的社会影响和不利的环境影响。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10.1.6道路交通环境问题
道路交通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两
方面。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恒定资源:恒定资源是指那些被利用后,在可以预计 的时间内不会导致其储量的减少,也不会导致其枯竭 的资源,如太阳能、潮汐能等。对于环境科学而言, 恒定资源是组成环境的要素,但不是环境法规定的要 保护的环境对象。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河南农业大学太阳能
7
§10.1道路交通环境破坏与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