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课期末考试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课期末考试

浙江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第2学期《世界贸易组
织概论》课期末考试
案例:2005年7月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应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制鞋企业的要求,欧
盟将对部分中国等地产皮鞋、运动鞋和劳保鞋发动反倾销调查。

2006年1月12日,欧盟
反倾销委员会针对中国皮鞋反倾销案作出决定:拒绝给予13家中国鞋类企业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25个成员国在16日以投票形式通过对中国皮鞋征收反倾销税的提案,从4月7日开始,欧盟将对中国皮鞋征收4%的临时反倾销税,并逐步提高到10月的19.4%。

反倾销案例分析
—欧盟针对中国制鞋企业调查案摘要:通过数据分析欧盟针对中国鞋类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发生背景,对全球贸易中中国鞋类的对外出口以及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合作贸易有了大致了解,分析了欧盟反倾销案件的特点、发生原因和案件带来的影响,最后对中国企业出口与对外贸易发展、应对反倾销事件进行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反倾销;全球贸易;制鞋业
文献标志码: A
0引言
新世纪以来,全球贸易流动不断增加,21世纪已经是空前全球化的时代。

而随着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外贸发展迅猛,制造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中国制造”随处可见,已经成为
全球的流行词。

中国商品随着国际贸易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市场。

2002年,中国仅对美国贸
易顺差就高达1000亿美元。

中国地大物博,劳动力丰富,流通于各地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受到世界人民的追捧与喜爱。

与此同时,中国也逐渐成为“反倾销”的众矢之的。

美国、欧盟、日本,越来越多的国家发起攻击。

目前全球反倾销立案总体呈波浪上升趋势,中国
“受灾”最重。

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欧盟屡次对
我国鞋类发起反倾销调查,次数繁多,涉案金额数目大。

1欧盟针对中国制鞋企业调查案背景
1.1中国鞋类产品发展
制鞋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我国的鞋类分为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

随着社
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鞋的穿用要求越来越高,而四种鞋从原料、辅料、加工、装配工艺、款式、功能都在渗透,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又互相竞争和冲击。

中国积
极承接国际制鞋业的产业转移,已经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已基
本占据中低端的鞋产品市场。

(如下表)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2011年,我国共出口鞋类产品41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1%;2012年,我国出口鞋类产品46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2013年,我国出口鞋类产品467.5万吨,同比增长2.2%,出口金额为507.6亿美元,同比增长8.4%。

我国制鞋行业经过快速发展后,以往传统追求数量扩张、低价竞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提升技术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我国制鞋行业发展不断追求的目标,大量价美物廉的鞋子正蜂拥流向世界市场。

[1]
1.2中欧鞋类产品贸易概况
中欧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来, 中欧双方均将彼此视为国际经济舞台上最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 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2004 年起, 扩大后的欧盟超过美国和日本, 一跃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也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到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已达到4700亿美元。

欧盟是我国鞋类出口除美国外的最大合作国。

(如下图)
图1 2008年中国鞋出口各国或地区比例柱状图
2欧盟对中国制鞋企业发动反倾销调查分析
2.1 反倾销调查案的特点
2.1.1调查涉及范围广
欧盟将对中国皮鞋、运动鞋和劳保鞋发动反倾销调查,其中单单涉及的皮鞋种类就达到33种,范围涉及之广令人咋舌。

不仅仅是产品范围,涉及诉讼的企业也达到了100多家,规模十分大。

而针对不同价格、规格的鞋类,欧方不作市场细分就对其全行业征收统一税,明显不符合事实。

2.1.2 涉案金额大
欧盟针对我国制鞋企业多次发动反倾销调查且涉案金额逐渐增大,单个案件涉及千万美金的已经十分常见。

2.1.3 征收反倾销税高
2006年,欧盟对华油鞣皮革鞋的反倾销调查最终征收了58.90%的反倾销税率,此次又决定将对中国皮鞋征收4%的临时反倾销税,并逐步提高到10月的19.4%。

反倾销税率极高,最高曾经达到111.40%。

2.2 欧盟对华制鞋反倾销的原因
2.2.1中国鞋类占据欧盟市场
2010年,中国出口至欧盟的鞋子达到14.63亿双,平均每双价格大致位于4—5美元,而欧盟本地的鞋子每双要达到50美元以上,在价格强烈差异对比之下,中国制造显然销量高出许多,引起欧盟不满。

再加上欧盟内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推动,反倾销诉讼才屡次发起。

2.2.2 欧洲鞋业自身的逐渐落后
欧洲制鞋业面临发展困难。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都有影响,世界制鞋业也不能例外。

再加上欧洲鞋类商品缺乏竞争力,虽然行业自身进行了结构改革和调整,但价格高昂,品牌效应不明显,缺少创新使得商品购买量大大减少。

2.2.3 中国企业面对诉讼不作为
尽管中国多家协会和商会不遗余力地大声疾呼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应诉反倾销,但目前应诉者只有150家皮鞋企业和30家老保鞋厂,仅占涉诉企业的15%。

大多数企业认为反倾销法案的诉讼过于复杂,繁琐,甚至有时应诉所费大量金额自身无法承担,因此干脆选择放弃。

根据欧盟的反倾销规则,不应诉的企业会被处以极高的反倾销税率。

显然,这些企业将被迫离开欧盟市场,甚至退出制鞋行业。

中国企业极高的不应诉率正中欧盟下怀,使得他们肆无忌惮地屡屡提出反倾销调查。

3欧盟对华鞋类反倾销影响
3.1欧盟国消费利益受损
欧盟对来自中国的鞋子征收反倾销税,使得位于欧洲市场的商品价格上涨,不但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了损害,从中国进口材料而降低成本的企业要受害,皮鞋的零售商们也要受害。

3.2我国出口鞋业受打击
反倾销税的实施,或是因被指控倾销而提高出口价格的中国企业,很有可能因为无价格上的优势而失去已经获得的市场,甚至一些企业退出了制鞋业,这对于我国制鞋业的发展以及商品出口都是巨大的打击。

3.3激起中国制鞋企业共同反抗
此次欧盟反倾销案是近10年对中国最大一宗。

与此同时,这也是我国遭遇欧盟多次反倾销以来,首次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全军覆没。

涉案企业众多,而这些企业形成了反对联盟,要求利益。

积极的态度不但对于这次反倾销案件的胜负起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激发国内其他企业抛弃不作为,以饱满的精神、自信应对反倾销案件起到带头作用。

4企业应对措施
4.1建立正规的企业制度
很多长三角珠三角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处于经验管理的阶段。

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不规范、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不符合欧盟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情况成为出口企业无法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对反倾销必须倡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独立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按国际通行的规则参与经济活动,企业应该建立规范运行的现代企业制度。

4.2综合采用多种贸易方式
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对不同的贸易方式的使用方面,中国企业是不够的。

当前皮鞋出口中,在经营方式上要变单纯出口商品为各种贸易方式相结合从事对外贸易,条件成熟时,也可以进行直接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

也可对外投资建厂,将生产转移到国外。

一方面可以避开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优势。

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走国际化道路,将是中国皮鞋规避欧盟反倾销的最佳途。

突破单纯的低价大量出口皮鞋,采用各种不同的贸易和经济合作方式可以较大的缓解反倾销的压力,达到预防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目的。

5总结
欧盟此次对华征收反倾销税明显不合理,中国入世至今,反倾销措施仍然成为国外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利器”。

甚至有国家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来威胁外国出口商提高价格,以减小国内市场产品的压力。

我国要积极应用争端机制,惟有通过积极的“争”,加强规则意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才能避免授人以柄。

而惟有从长远考虑,通过积极的“争”,尽快塑造自主品牌,建立起自己的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国门,“赢”得市场,“赢”得信誉,“赢”得未来。

[2]
参考文献:
[1] 熊晓坤, 朱庆骅.《2014-2018年中国制鞋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M].北京:
中投顾问,2006,06
[2]欧盟对中国鞋类反倾销调案[EB/OL]./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888,2006-5-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