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考试出题规律
应用文(广告)56-60细节
说明文 (还原句子)
2012
夹叙夹议(蝴蝶的故事)46,47,细节;48推理;49段落主旨;50标题
议论文51,53细节;52,55推理;54猜词
应用文56,57,58,59细节;60推理
说明文(还原句子)
2013
记叙文(学会放手)
议论文(因果关系)
应用文(广告文体)
说明文(还原句子)
3.复读全文,检查核对。注意所填单词的大小写。
为了方便记忆,试着记住下面的顺口溜:
空前空后要注意,“名词”单复数要牢记、还有’s不能放弃。
数词(0—1道):主要考查基数词变序数词、序数词,偶尔涉及概数词(2014年)。
冷高点:
宾语从句引导词:近8年只在2014年考查1次(how)。
【2016预测】预计2016河南中招词语运用题会考查故事类记叙文、事物介绍类、学生活动等。考点以必考点和高频点为主,可能会涉及冷考点。
词语运用的做题策略
1.通过语境,选择正确的单词。
所设的句子不会太长,词数不超过15词。
五、短文填空10分
2010-2016河南词语运用试题规律
名词
动词
形容
副词
介词
连词
数词
代词
形式变化
2
6
2
6
2
5
2
2
4
2015
词语运用规律总结
【规律】词语运用题近8年连着4年考查记叙文(2010—2013),近两年以及2008和2009年均为说明文。话题主要为教育故事、事物介绍、幽默故事、励志故事和假期活动。通常为2—6段,词数为150—230,生词为0—3个。
阅读理解C篇:
广告图表类文章,话题多为事物介绍(多为地点、书、广告、电影票等的介绍)、校园活动、日常活动等;2013年和2009年不是以表格形式呈现,话题分别为假期活动和科普知识。考查方式主要为细节理解题、数字计算题、推理判断题,偶尔涉及词义猜测题和主旨大意题。
阅读理解D篇:
考查句子还原题。话题主要为咨询建议、学生学习及人际交往。通常为3—7段,词数为180—330,生词为0—3个。本题一般有1道位于句首或句末的题,4道位于句中的题。
四、阅读理解40分
2010-2016河南中考阅读理解
A
B
C
D
2010
夹叙夹议(父与子)46,47,49细节;48推理;50标题
说明文51,52,54细节;53推理;55猜短语
应用文(电影海报)
56-60细节题
任务型阅读(还原句子)
2011
记叙文(爱心传递)48,49推理;47,48细节;50标题
说明文(科普)51推理;52,53细节;54猜词;55段落主旨
代词(0—1道):主要考查人称代词变形容词性物主词、人称代词主格变宾格,偶尔涉及人称代词原形。
高频点:
连词(0—1道):主要涉及从属连词的考查,少量考查并列连词的用法。
副词(0—1道):主要考查原形、偶尔涉及比较级(2008年);
介词(0—1道):主要考查介词的基本用法;也会考查方位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等;
被动
定从
情
动
宾从
2011
冠
代
名
连
动时
情
动
动短
介
形
被动
非动
定从
动时
感叹
宾从
2012
冠
代
名
动时
形
动
动短
介
情
动
被动
连
动时
定从
祈使
宾从
2013
冠
动
名
动时
形
情
动
动时
被动
介
动短
代
定从
副
祈使
宾从
2014
冠
名
介
动时
代
形
动
副
动短
定从
被动
非动
动时
连
宾从
2015
冠
名
代
动时
形
情
动
动
介
动短
连
动时
动时
定从
祈使
宾从
2016
冠
名
代
形
连
动
名
动
介
形
动
形
2014
名
形
连
情动
名
动短
代
名
动
名
2015
2016
动
名
形
连
名
名
副
动
动
数
完形填空的设题特点
1.记叙文,话题主要为教育故事、哲理故事、励志故事以及情感故事。通常为1—9段,词数为180—235,通常会设置2个生词,且均给出汉语释义。
2.考查点绝大多数为实词的词义辨析,把所有的词串起来基本可以复现整个篇章的结构和脉络。
河南中考考试出题规律
———————————————————————————————— 作者:
———————————————————————————————— 日期:
二、单项选择15分
2010-2016年河南中考单选考查分布情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2010
冠
代
形
非动
连
动时
名
副
动
动短
介
阅读理解B篇:
说明文,话题主要为科普知识、咨询建议、事物介绍,也会涉及学生学习、饮食健康。通常为4—9段,词数为220—300,生词为1—4个,多为2—3个,均给出汉语释义。考查方式主要为细节理解题(2—3道)、推理判断题(0—1道)、词义猜测题、主旨大意题和标题归纳题,偶尔还会涉及图示理解题和代词指代题。A、B两篇的最后一题一般不会重复,主旨大意题和标题归纳题轮流设置,而且一套卷子中词义猜题题、标题归纳题和主旨大意题最多只会涉及各1道。
考点具体分析如下:必考点:
名词(1—2道):主要考查原形、单数变复数;
动词(2—4道):主要考查动词原形、动词变为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单三形式、过去式,偶尔涉及词性转化,由动词变为形容词;
形容词(1—2道):主要考查原级,偶尔涉及形容词比较级(只有在2008年考查1次,2009年至2014年均无考查,但是2015年有考查),形容词变副词;
2014
记叙文(哲理故事)
说明文
说明文
说明文(还原句子)
2015
2016
阅读理解设题规律
阅读理解A篇:
记叙文,话题主要为教育故事、哲理故事、情感故事及励志故事。通常为3—9段,词数为210—320,生词多为2个,偶尔会出现4个,均有汉语释义。考查方式主要为细节理解题(2—3道),推理判断题、标题归纳题、主旨大意题和词义猜测题也会涉及,最多各1道。
动
形
介
情
动
动时
非动
连
被动
定从
动时
动短
宾从
虚拟语气不考;
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不考;
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不考
三、完形填空10分
2010-2016河南中考完形填空考查情况
记叙文
36
37
38
39
4
2010
形
名
名
形
从连
介
形
动
动
形
2011
代
介
从连
名
副
动
动
动
副
名
2012
名
副
动
动
数
名
连
形
介
动
2013
名
要填的词要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确定,必须了解短文的大意,这有助于正确选择所填单词。
2.根据语法、句式,确定所选择单词的适当形式。
一般空格可以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所在的句式结构和句子成分来判断其词性。名词有单数、复数和所有格;动词有各种时态、语态、不定式和动名词形式;形容词、副词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数词有基数词和序数词形式;代词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主格、宾格和反身代词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