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白鹅 优秀教案

15.白鹅 优秀教案

15 《白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的字音,会写“吠、促、颇”等15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明贬实褒的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明贬实褒的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谜语引入: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

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打一动物)谜底:白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丰子恺笔下的白鹅。

2.走近作者: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作品:《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画集《子恺漫画》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的字音,会写“吠、促、颇”等15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明贬实褒的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重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刻画了白鹅“郑重严肃”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等特点。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

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吠:“口”居中,“犬”横稍短,撇起笔要高,撇和捺要舒展,右上角一点不能丢。

剧:“居”要窄,上边框扁小,“古”上竖稍向左拉,“口”要小,竖钩的竖最长。

譬:笔画多要写紧凑,“辟”要扁,“言”的点居中,上横平直,要长,下边要窄。

侍:左边是单人旁,“寺”上边土扁宽,下横要长,“寸”横短,竖的位置靠右。

脾:右上边“日”扁宽,一撇从上横处起笔,在下边“十”横的靠左位置止笔,“十”的横要长。

昂:“日”扁窄,下边要宽,两边匀称,左边撇和竖提是两笔、要小,“卩”的竖稍长。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白鹅的高傲。

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抓住明贬实褒的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重点)3.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二、品读释疑1.作者笔下的白鹅有什么性格特点?高傲2.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描写了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用“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白鹅初到陌生环境时不卑不亢的样子,从姿态上给作者留下“高傲”的印象。

3.高傲的本意是什么?高傲的本意是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特别骄傲。

4.讨论交流: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白鹅的高傲?(1)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集中概括了白鹅高傲的特点,同时,它也是一个过渡句,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出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衔接自然,条理清楚。

(2)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①“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指鹅的叫声很严厉,声音很大,很吵闹。

用鹅的“厉声叫嚣”与狗的“狂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白鹅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

②拓展:“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等词语是描写白鹅“高傲”的特点,并想象它当时好像在说什:家里有生客进来,鹅“厉声叫嚣”:你是从哪儿来的,想干什么,赶紧滚出去,我家不欢迎你。

篱笆外有人走动,鹅“引吭大叫”:门外那鬼鬼祟祟的人,你赶紧离我家远点。

(3)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表现手法来看,这句话起什么作用?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一方面将鹅的步态与鸭“局促不安”的步调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鹅比作“京剧里的净角出场”,突出鹅步调的从容和不可一世的傲慢。

5.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中有五种角色:生、旦、净、末、丑。

“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通称花脸。

6.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白鹅的吃相可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白鹅的吃相可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鹅吃饭需要水、草、泥三样东西下饭;二是鹅一丝不苟的吃法;三是鹅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7.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这几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立刻逃往篱边”等如同小偷般猥琐相的描写,彰显了鹅的老爷派头。

8.作者为什么称鹅为“鹅老爷”?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之所以称呼“鹅老爷”,是因为鹅吃饭时的确像个“老爷”,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饭被狗吃完了,鹅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这样反语式的称呼,明贬实褒。

言语中流露出亲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9.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昂首大叫”“责备”等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鹅耍老爷脾气,突出了鹅的高傲。

10.阅读方法解密:抓住明贬实褒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明贬实褒”是一种语言特色,就一个句子而言,表面是在挖苦你,仔细琢磨却是在褒奖你――寓赞扬于批评中。

方法:在《白鹅》有很多描写白鹅的贬义词:“我们这位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通过理解我们知道这些词都是贬义词,表面上是说鹅的架子大,实际上是通过这些反语写鹅的吃饭很有趣,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

11.作者是如何把白鹅的高傲写清楚的?作者是通过对比手法,将白鹅的高傲写清楚的:课文中描写白鹅的叫声时,与狗吠作了对比:“有外人来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引吭大叫,不亚于狗吠。

”描写白鹅的步态时,与鸭子作了对比:“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白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在描写白鹅的吃相时,与狗的吃相作对比:白鹅“从容不迫地吃饭”,狗只能在一旁“窥伺”,趁白鹅离开之际,“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白鹅回来后发现狗偷吃它的饭,“伸颈咬狗、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12.○课文里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如:“引吭大叫”“傲然”“架子十足”。

找一找,分类抄下来,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课后第2题)叫声: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在文中,作者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来突出鹅的高傲。

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

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

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猥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这一系列对比。

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本文通过刻画白鹅“郑重严肃”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写作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描写动物特点(1)为了突出要写的动物的特点,我们可以选另一种动物和所写动物放在一起写,通过对比两种动物的叫声、动作、神态,把所写动物的特点写凸显出来。

如,文中写白鹅叫声“郑重严肃”的特点,通过描写鹅“厉声叫嚣”并将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进行对比,突出了鹅的叫声“大”和“严厉”;又如写白鹅傲慢这一特点时,作者抓住白鹅步态“从容”“大模大样”,与鸭的“步调急速”“局促不安”进行对比,用“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作比喻,突出了鹅的傲慢。

(2)举例:小狗反应灵敏,每当听到有特别的声音,它立马竖起了耳朵,警惕性非同寻常。

不像小猪,总是慢半拍;吃食物时,它总要低下头闻一闻,确认没问题后才开始一口一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还不忘听听周围的动静。

而小猪总是一头扎进食盆里,心无旁骛地埋头大吃。

(3)练一练:学习上面的方法,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用对比的方法写出它的特点。

4.课堂小结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

品读着丰子恺先生的文字,一股股乡村风情扑面而来,一丝丝幽默风趣跃然纸上,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跳跃。

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松鼠(节选)》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