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1)2.2工程数量 (2)第三章施工准备 (2)3.1劳动力投入 (2)3.2机械设备配备 (3)第四章工期计划 (3)第五章测量控制 (3)5.1控制点控制测量 (3)5.2施工测量控制 (4)5.3试验检测 (4)第六章施工方法 (6)6.1施工工艺 (6)6.2提升系统 (7)6.3模板体系 (7)6.4工作平台 (9)6.5作业人员上下通道 (10)6.6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0)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11)7.1质量保证体系 (11)7.2质量保证措施 (12)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13)8.1安全保证体系 (13)8.2安全保证措施 (14)8.2.1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4)8.2.2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14)第九章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15)9.1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15)9.1.1应急抢险小组 (15)9.1.2应急抢险小组成员职责 (16)9.2应急抢险程序 (17)9.3事故现场处理 (17)9.4应急抢险物资 (17)9.5具体应急预案 (19)9.5.1防火应急预案 (19)9.5.2防伤害应急预案 (20)9.5.3防触电应急预案 (21)9.5.4防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22)9.6应急制度 (22)9.6.1值班制度 (22)9.6.2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23)9.6.3培训应急演练制度 (24)第一章编制依据1、根据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xx高速公路》第三册和通用图第一册;2、根据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图集、地方标准等。
详见下表:3、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现场调查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高速公路工程第3合同段起点为K3+930,终点为K8+900,全长4.97837公里。
合同段内包含2座大桥和1座特大桥,其中XX大桥为30米预应力混凝土T形连续梁,XX大桥主桥采用90+160+160+9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引桥采用29米预应力混凝土T形连续梁。
XX大桥、XX 大桥引桥部分下部采用预应力盖梁双墩柱,XX大桥主桥桥墩采用薄壁空心墩。
2.2工程数量第三章施工准备3.1劳动力投入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应首先熟悉施工设计图,对图中所存在的疑问应提前咨询设计方。
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设计图、现场实际情况,并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前组织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文明施工等培训。
详细劳动力投入详见下表:劳动力投入计划表3.2机械设备配备施工前对所有准备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证所用机械设备运转正常。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详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及进场表第四章工期计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总体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3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5年9月30日。
第五章测量控制5.1控制点控制测量为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万无一失,选派6名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对浑水塘特大桥进行测量控制,并配备经校验过的测量仪器。
主要测量仪器配置表(1)平面控制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导线点的复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测。
复测时,若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定、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通知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补测或重新测设。
导线复测后,对其进行加密,将加密点引至桥位附近并涵盖全桥。
(2)高程控制对设计交付的水准点,使用前要仔细校核,经复测无误后以四等水准测量附合线路,增设水准点于导线点加密处,将加密点引至桥位附近并涵盖全桥。
5.2施工测量控制开工前,按图纸交付的计算要素,计算各桥墩桩位及中心点位坐标,外业施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
在开工前对桥梁中心位置桩、平面控制网点桩,水准点桩及其它测量资料进行核对、复测,并对竖曲线及平曲线上设置超高的坐标、标高予以重视。
认真保护、保存水准点、固定点等桥位控制标志,并保留至工程竣工验收结束。
(1)、高墩墩身采用翻模施工,每次立模加固后都要用全站仪对模板的上口边框进行复测,偏差小于允许偏差方能浇筑混凝土。
(2)、悬臂浇筑中,要严控制箱梁中线,每个节段浇筑前都必须埋设好标高观测点,对节段浇筑前、浇筑后、张拉后、挂篮释放后四个工况的所有已浇筑节段的标高观测点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提交业主第三方监测单位分析计算确定下一个节段的底模立模标高。
5.3试验检测建立工地试验室,负责全桥的钢筋物理性能试验、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检测。
对工程的其他材料如钢绞线、锚具、波纹管、支座、水泥、骨料的筛分试验、配合比试配和验证、千斤顶标定等试验外委第三方具有法定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试验。
工地试验室配备4名有资质的试验检测人员,并配备经校验合格的试验仪器。
主要试验检测设备配置表第六章施工方法6.1施工工艺薄壁空心墩墩身施工工艺详见下图:薄壁空心墩墩身翻模施工工艺流程图6.2提升系统提升系统的主要设备为塔式起重机。
由塔式起重机负责桥墩模板、钢筋、小型机具、各种材料的提升及部分混凝土的垂直运输等。
根据施工要求,本工程选用6013型号的塔式起重机。
每台塔式起重机均处设在桥墩处,塔式起重机中心位于墩身除6#墩和7#墩设置在左、右幅中心位置外,其余塔式起重机中心均设置在墩位的左、右侧,具体位置根据地形、周围环境情况确定。
塔式起重机基础以桥墩承台为基础或独立施工基础。
塔式起重机基础在定位时,确保在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施工全过程中,塔式起重机任何设置附着点的位置处,塔式起重机与桥墩墩身的净间距在2.5m~17m之间,并且宁小勿大。
采用塔式起重机的施工,首先在独立高度上施工桥墩,当桥墩施工高度超过塔式起重机独立高度施工的范围时,则采用在桥墩墩身一定位置预先埋设的型钢附着点(一般附着点间距不大于20m)上,安装塔式起重机的附着结构。
随着墩身施工高度的增大,不断增加塔式起重机在桥墩墩身上的附着结构,保证塔式起重机负重时的安全稳定。
本工程所用的塔式起重机均采用租赁方式进场施工。
因此塔式起重机的基础的施工、预埋件安装、设备安装、升高、操作使用、拆除以及相关的安全责任等均由塔式起重机租赁单位负责实施,我单位负责监管和验收。
6.3模板体系模板体系采用拉杆式钢模体系,分为墩身外模和墩身内模两部分。
其中,墩身外模主要由定型钢模、对拉螺杆。
墩身内模由普通钢模、脚手钢管、方木组成。
由对拉螺杆把墩身内模与外模、外模与外模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自稳的桥墩身模板体系。
(1)、墩身外模墩身外模板面板采用厚6mm的钢板,加劲骨架采用[16槽钢与∠100×100×10的角钢焊接而成。
模板单节高度为2.25米,采用楔口缝加高强螺栓连接。
模板之间通过Ф25精轧螺纹钢对拉拉杆进行加固,拉杆间距按1m×1m布置,丝口长度超过模板背楞30cm以上。
该体系严格依据施工图中桥墩结构尺寸由钢模厂设计并制作。
要求在加工厂严格进行模板试拼,试拼分水平方向的试拼和垂直方向的试拼,合格后方可进场投入使用。
进场投入使用后,要特别注意模板第一次翻升后垂直方向的试拼。
在施工过程中,每次翻升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均须用仪器测量其平面及高程位置,合格后方可施工。
单层外钢模拼装图(2)、墩身内模墩身内模板面板采用厚6mm的钢板,加劲骨架采用[12槽钢与∠80×80×5的角钢焊接而成。
模板单节高度为2.25米,采用楔口缝加高强螺栓连接。
为方便内模的拆除,在倒角位置设置50cm长的调节模板。
单层内钢模拼装图钢模倒角模板大样图6.4工作平台工作平台按照结构组成形式分为钢筋安装操作平台、墩身外模工作平台和墩身内模工作平台三种。
(1)、钢筋安装工作平台该平台采用槽钢、角钢及格构杆件拼装而成。
根据相应作业平台所在墩身位置的具体尺寸,在地面把钢架拼装成型后,通过塔式起重机提升到相应作业面,形成钢筋焊接、绑扎的平台。
当该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再用塔式起重机把拼装的钢架平台整体提放到原地面。
(2)、外模工作平台墩身外模工作平台设置在翻模外侧。
采用∠50的等边角钢制成可拆卸的钢架及栏杆(如下图角钢支架所示),通过螺栓牢固连接在外侧大块模板上。
当模板每次翻升安装基本固定后,在钢架上搭设木板,在栏杆上连接钢筋,并在栏杆外围满铺安全网,从而在每一层墩身外侧钢模板外形成环、封闭的工作平台。
形主要提供人员工作和小型机具的操作平台,以便进行加密和拆除模板扣件、对拉螺杆,进行手拉葫芦操作等工作。
每节模板均设工作平台,用螺栓与模板连接,和大块钢模形成一个整体,随模板一起向上翻升。
外模平台大样图(3)、内模工作平台墩身内腔工作平台通过脚手管架、型钢借助内模横楞在墩身内腔搭设内井字架并在相应高度的满铺木板,形成钢筋、内模及混凝土的施工操作平台。
在墩身的施工过程中,随墩身高度的增加,内井字架也逐渐增高。
每施工完一个墩身浇筑段后,内井字架拆散、提升重新组装一次,多余的杆件通过塔式起重机提升到地面上。
6.5作业人员上下通道作业人员上下通道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而成,在左、右幅墩柱间,或围绕塔吊进行布置,每2.5m设置休息平台,通道铺设木板并设置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40cm,通道两侧设置扶手栏杆,高度为1.2m,并挂设安全网;通往墩柱作业面的过道与与通道设置方法一直,在过道下设置一层安全底网。
6.6混凝土浇筑及养护(1)混凝土浇筑桥墩混凝土的施工由商品混凝土站集中供应,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混凝土输送泵,再由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到桥墩作业面,人工配合捣固,完成一个循环的混凝土浇注工作。
混凝土罐车及混凝土输送泵统一调配,在墩身范围内的混凝土输送管道独立成系统。
在墩身混凝土未全部完工之前,不做临时拆卸调用,随墩身施工高度的增加,混凝土输送管道不断加长,保证混凝土随时供应到相应的混凝土作业面。
混凝土输送管道在墩身侧壁上通过模板对拉螺栓孔设置固定点,保证管道的稳固。
固定点每6~8米设置一个。
(2)混凝土养护每个循环的混凝土浇注完成12小时后,开始对混凝土进行养生。
养生采用高位水池供水,沿着桥梁纵向在承台左右侧埋设φ110mm的主水管道,然后在每个桥墩的承台位置设置一个变径三通及闸阀,在每个桥墩施工过程中,通过固定在墩身侧壁上φ32mm水管,把水送到混凝土作业面上,有专人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生。
养生水管管道在墩身侧壁上通过模板对拉螺栓孔设置固定点,保证管道的稳固。
固定点每10米设置一个。
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保证体系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图”。
7.2质量保证措施(1)、隐蔽工程检查以班组自检为基础,质检员专检,互检和质检工程师专检,抽检相结合。
施工班组在班中、下班前应对当天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由质检工程师命令返工。
(2)、各工序工作完成后,由分管工序的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组织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