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矛与盾的集合》
教学设计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
2、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学习过程:
活动一:了解坦克的发明过程
活动任务:探究“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
活动流程:组内成员依次交流,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
1.明确任务:把活动三呈现出来,请一个小组齐读3-4自然段。
2.自主学习:小组内轮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组内成员依次交流,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
4.展示分享:请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5.梳理提升:教师引导梳理提升并引导品读相关句子(段落)。
(品读第3、4自然段中的描写,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呢?)活动二:探究故事的道理
活动任务: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用课件呈现出来,指名读一读。
2.自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组内成员依次交流,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
4.展示分享:小组代表展示分享。
5.梳理提升:师生梳理提升,品读相关句子。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头脑风暴: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矛"+"盾"的发明呢?
三、导结
课堂小结(略)。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