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准备 (2)
3.1 技术准备 (2)
3.2 人员准备 (3)
3.3 料具准备 (3)
四、实测实量要求 (4)
4.1 实测实量使用范围 (4)
4.2 抽样原则 (4)
五、实测实量具体细则 (4)
5.1 基本原则 (4)
5.2 截面尺寸偏差 (4)
5.3 墙面平整度(混凝土结构) (5)
5.4 垂直度(混凝土结构) (6)
5.5 顶板水平极差(质量提升项目) (7)
5.6 楼板厚度偏差(质量提升项目) (7)
六、预防措施 (8)
6.1 截面尺寸偏差保证措施 (8)
6.2 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 (9)
6.3 垂直度偏差控制 (9)
七、测量及时性 (9)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根据业主《*****综合检查评估表》文件要求,结合现场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测实量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并对现场做好交底。
3.2 人员准备
总包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综合协调解决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技术、工程、质量、材料等相关问题。
3.3 料具准备
3.4 现场准备
为了保证现场实测实量及时进行,及时反映现场施工质量,及早发现问题,现场应保证工完场清,按时混凝土强度报告及时拆模。
四、实测实量要求
4.1 实测实量使用范围
施工单位对分户区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
监理公司对施工单位实测数据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复测;
业主单位对监理公司数据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复测;
业主对监理及公司相关部门复测后的实测数据作为施工单位付款及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区域及集团进行实测实量时应对实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
4.2 抽样原则
结合当前施工进度随意挑选楼层、房间、测点等,并做好楼层号及房间号的书面记录并存档,保证实测实量过程具有随机、可追溯、完整、真实的原则。
五、实测实量具体细则
5.1 基本原则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施工完成的2个楼层作为该分项工程的实测楼层。
5.2 截面尺寸偏差
1、目的:实测实际结构于结构图示尺寸偏差情况。
2、合格标准:{-5, 8} mm。
3、测量工具:5m钢卷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用钢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一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图纸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取点如下所示:
截面尺寸取点示意图
5.3 墙面平整度(混凝土结构)
1、目的:实测剪力墙表面平整程度。
2、合格标准:{0, 8} mm。
3、测量工具:2m靠尺、塞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检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墙长度中间距地面20cm处水平放靠尺测一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3个实测值可进行随机采集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上诉3个点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4个实测值可进行随机采集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表面平整度取点示意图
5.4 垂直度(混凝土结构)
1、目的:实测结构垂直成程度。
2、合格标准:{0, 8} mm。
3、测量工具:2m靠尺、塞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任选长边墙两面中一面作为1个检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可进行随机采集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混凝土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可进行随机采集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混凝土柱:任选混凝土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混凝土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可进行随机采集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墙、柱垂直度取点示意图
5.5 顶板水平极差(质量提升项目)
1、任选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4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得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度。
2、合格标准:{0, 15} mm
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2m靠尺、激光测距仪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描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任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 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取点如下所示:
5.6 楼板厚度偏差(质量提升项目)
1、反应同跨板的施工实际厚度与结构图纸设计厚度的偏差
2、合格标准:{-5, 8} mm
3、测量工具:卷尺(破损法)电钻或测厚仪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
(2)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测,仪器上显示的值极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极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的厚度。
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取点如下所示:
六、预防措施
6.1 截面尺寸偏差保证措施
(1)为了保证墙体钢筋采用双F型钢筋卡,间距800mm钢筋内撑梅花型布置,钢筋长度为墙体厚度减2mm,用无齿锯下料,保证其长度准确,且不得有飞边毛刺。
其断头涂刷防锈漆,要求防锈漆卷边不超过1mm,且不能污染到其它部位,如下图所示;
(2)箍筋加工统一下料,严格保证箍筋尺寸、弯钩长度、角度符合规范要求。
6.2 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
为了保证结构墙平整度,墙体采用186系列大钢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对大模板表面做好维护,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及时进行保护,以防止损伤。
6.3 垂直度偏差控制
严格采用现场三检制度,用专业模板工长做到每道墙体均进行吊线验收,保证偏差在规范要求范围之内。
七、测量及时性
当前一层墙体模板拆除后,由工程部立即清理层间架料,通知质量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墙体的截面尺寸偏差、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等部位,并形成文字记录,存档。
当前一层满堂架拆除后,由工程部立即清理层间架料,通知质量部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顶板水平度极差控制、楼板厚度偏差控制等,并形成文字记录、存档。
八、实测实量分户深化图
根据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对分户区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为了方便现场对各户型实测实量,对每户进行深化,具体详见附图1-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