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3)土壤: 黑土 、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 交通 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东北地区最具有优势的自然条件是土地:土地最为辽 阔;土地类型多样;空间相对集中连片;黑土肥力最高; 土地后备资源充足;荒地垦殖费用较低等。
二、农业布局特点 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及 农业生产方式 的不同。
【解析】 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季播种,秋季 收获,春季气温低,春播会推迟,生长期也会缩短,影响 农业生产。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纬度高,气温低,蒸发 少,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答案】 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 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 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 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 机械化程度高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 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 交通 产品流通的保障,促 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深化整合]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 展条件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 宜地发展农业。
(1)自然条件
条件 气候
具体影响
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 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 品质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 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 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第 1 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 北地区为例
考纲展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基础梳理]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范围:A 黑龙江、B 吉林、C 辽宁三省和 D 内蒙 古自治区东部。
商品粮
一年一熟
低温冷害 4~10月
(2)地形:E 高原 、F 平原 、G 山地 ,利于 农业多种经营。
发展特色农业 以___特__色_经__济__作__物____为主,实 山区 和特产品配套 现由_原__料______型生产向原料及
加工业
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真题试做]
(2013·上海高考)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
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回答 1~2 题。
1.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
___________农__产__品_加__工__业_ ②加快发展______________, 促进粮食绿转色化食,品延长产业链条
向发展
③建设___________基地
西部 草原 区
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和
__舍_饲__畜__牧__业__ _
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 经济 ②推动 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 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 性畜牧业
稻梯田,这是为了 ( )
①扩大耕种面积 ②增加农作物熟制 ③防止水土
流失 ④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
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
是( )
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 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③优
化农业种植结构 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和耕地面积大小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 业,丘陵适合发展 林牧业,山地适合 发展林业
水 源
地表河湖及地下水 的丰歉和稳定 但夏季冰川融水和 山麓地下水丰富, 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2)社会经济条件:
条件
具体影响
典例
工业基 础
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 提供生产资料,影响 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
环境污染严重、 合理 自然灾害频繁
对策
改善 农业生态 _____环__境__ _________ ,保持水 土,退耕还 林还草,保 护湿地,增 施有机肥等
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农业 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推进农业向 ①提高 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平原 区
规模化、 __专_业___化 和生态化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 1 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 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垦梯田是对地形条件的改 造,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保持水土。第 2 题,低山丘陵区 坡度较小的平地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区种植茶树和竹林, 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和保持水土,所以发展立体农业可 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答案】 1.B 2.D
3.(2013·四川高考)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 地区 2012 年 12 月 1 日~2013 年 4 月 15 日气温距平图和 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 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题。
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 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名称
A松嫩平原 三江
B__辽_原_河__平
主要农作物 ______玉_、米大豆、甜
菜
春小麦、大豆、甜菜
C______平 (2)林业和原特产区:D
大水兴稻安、岭冬、小E 麦小兴安岭
、
F 长白山 。
(3)畜牧业区: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
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1)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 三江平原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 生产基地。
大规模机械化 专业化
图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四、农业发展方向 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类型
问题
原因
黑土退化、土地
耕地
沙化、 盐碱化 _________
人口激 增,高
林地、 草地
林地、草地的比 重下降,草场退 化
强度的 农林开 发,造
沼泽地
开垦沼泽地,破 坏湿地环境
成土地 利用不
其他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 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 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 程投入
典例
新疆光照充足、昼夜 温差大,瓜果糖分含 量高,品质好
南稻北麦,南甘(蔗) 北甜(菜);海南一年 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黄土高 原、降水少且变化 大,中低产田多,产 量不稳定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 地 及水土保持状况, 形 从而决定利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