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2003年钢铁业投资状况分析
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业遇到了少有的产销两旺的好局面,企业效益大有改善。
但随之而来的是钢铁行业投资的迅速升温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钢铁行业存在过热隐患的警告。
钢铁行业的良好局面有没有长期进展基础,存在哪些隐患,成为2003年冶金行业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钢和钢材产量双双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
从建国初期的年产16万吨到年产1亿吨钢,我国花费了47年的时刻,而达到年产2亿吨仅仅用了7年。
专家可能,目前在建的项目大约有1.2亿吨,假如没有大的波动,达到年产3亿吨只需3年。
据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全国钢铁行业新增投资在1000亿元以上,形成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第二个投资高峰。
今年上半年,冶炼设备生产增长了1.2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全国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增长70%,完成投资增长1.4倍。
自去年以来钢铁产品的平均毛利率达到15%以上。
在丰厚
利润的驱动下,钢铁行业不再被认为是夕阳行业,不断有新的生产线上马,生产规模也不断被扩大。
年产钢上千万吨规模的企业全球并不多,2002年我国只有宝钢和鞍钢两家。
但调研发觉,我国沿海地区新建的号称上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就有5家,五百万吨级的有6家以上。
到2010年,我国年产钢逾千万吨的企业至少会在10家以上。
今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学者依照中国国情,参考国际经验,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得出了2010年中国钢材需求的初步预测结果,约3.1亿吨左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指出,中国钢材市场需求的增长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至少在本世纪头十年,还有专门大进展空间,2010年前中国钢材消费可不能达到峰值。
中国钢铁业的进展是必定的,取决于国民经济快速进展过程中各个行业的强大需求,但由于投资门坎的降低,加之利益驱使,使得大批新项目在较短的时刻内集中展开,专门多企业陷人生产线相似、产品大纲类同的境况。
前三季度钢铁行业新增产量中一半以上是小型材、线材和带钢,而冷轧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
进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曾在同意媒体采访时,点名指出钢铁等行业无序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峻。
进展改革委分析造成钢铁投资热的缘故时指出,市场需求旺盛是首要缘故;其次是利润驱动;第三,许多地点政府以优惠政策鼓舞钢铁业进展;第四,银行对一些未经审批和违规审批的扩能项目也给予支持;第五,国家环保、土地、信贷等政策难于形成宏观调控合力。
宝钢有关人士认为,有些投资者认为目前钢铁业比房地产还好赚,3年以内就可赚回投资,因此紧追国企的投资意向,利用与国企在建设周期上的时刻差,要紧以银行贷款进行投入,自有资本金严峻不足,目的是通过资产运作最后变现赚取高额利润。
而部分地点政府单纯追求GDP增长,以政绩考核为依归,十分热心引入投资额巨大的钢铁项目。
出于如此的投机心态而形成的投资,一旦市场有所变化,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业内人士对2003年钢铁业投资的特点进行了多种概括。
在投资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外资、民营、甚至其它行业的资金也都在纷纷介入钢铁行业。
国外钢铁巨头在积极谋求对华投资机会,同时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在投资模式上,民营或合资钢铁企业均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作为投资重点,采取的做法多是高炉扩容、转炉扩容和轧机改造等
手段。
也有的采取兼并停产、半停产中小企业加以改造,或在沿海地区筹建新的大型钢铁厂等。
在日前召开的"2003年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介绍,山西海鑫先后建设了1080-1380立方米高炉、80-90吨转炉;唐山建龙淘汰小高炉、小转炉,建设了480立方米高炉、50吨转炉和900平方米中宽热带轧机。
河北唐山地区的民营钢厂还先后到陕西、山西、吉林租赁或买断了原地点国营小钢厂加以改造。
建龙正在宁波筹建600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
山西海鑫也打算在福建筹建500万吨钢铁联合企业。
江苏、辽宁、河北、山西、广东等省也都有民营资本在筹建100万吨或更大规模的钢铁厂。
在投资水平上,国有大型企业一般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抢占中高端市场,而国有中小型钢铁企业或民营钢铁企业多由于资金并不十分丰厚等缘故,瞄准国内先进成熟的技术,同时更多的寻求中低端产品市场份额上的扩张。
目前实施的这批钢铁投资项目可能达产时刻大多在2004-2005年间,可能2005年全国将新增3000万吨以上钢的生产能力。
以唐山地区为例,2002年钢产量1350万吨,其中年产30万吨以上的民营企业至少有10家,其钢产量已达85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