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wps表格qq打印不出来篇一:wps表格常见问题处理批量修改wps或excel表格一行或一列数据比如我们做好一个表格,填好了数据,现在想修改其中的一列或者一行,例如:想在a列原来的数据的基础上减10,不要告诉我你是一个一个地修改哦,数据少了还可以,数据多了那就累死了很麻烦,那么如何批量修改一行或者一列的数据呢1、第一步:在想要修改的列(假设为a列)的旁边,插入一个临时的新列(为b列),并在b列的第一个单元格(b1)里输入“10”。
2、把鼠标放在b1的右下角,待其变成十字形并按住“ctrl”住下拉直到所需的数据长度,此时b列所有的数据都为10。
3、:在b列上单击鼠标右键,“复制”b列。
4、在a列单击鼠标的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选择性粘贴”,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运算”中的你所需要的运算符,在此我们选择“减”,这是本方法的关键所在。
5、将b列删除。
wps财务一点通:巧用sumiF函数筛选求和财务数据统计中,有时要对部分或特殊条件的数据进行筛选求和,例如工资表中同人名的奖金总和;或销售表中同产品的销量总和等,自动求和并不合适,阿mo向大家介绍如果使用sumiF函数完成求和。
sumiF函数指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语法为=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其中Range为条件区域;criteria为求和条件;sum_range为实际求和区域。
当sum_range不用时,条件区域就是实际求和区域。
下面阿mo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讲解。
在上表中,按日期记录了3月份每个销售员工的销售数量。
为了一目了然查看3月每个员工的总销量,可在wps移动版中借助sumiF函数分别计算每名销售人员的销售总量。
首先算出张鑫在3月份的总销量,方法是在wps移动版中双击一下F3单元格,选中后单击虚拟键盘左上角的“t”图标,接着点“f(x)”按钮,并在函数列表的“常用函数”下选择“sumiF”函数。
接下来,在wps移动版内置键盘的函数格式栏中输入=sumiF(b3:b22,e3,c3:c22),其中,函数中b3和c3里的3表示表格中人员名单的首行,而b22和c22中的22表示末行。
确保输入无误后点一下回车键,此时阿mo看到,销售员张鑫3月的产品总销量为14593。
手指向左滑动wps移动版的菜单导航栏,找到“填充”按钮后,单击并选择“拖动填充”,当阿mo用手指拖动向下虚拟箭头时,表格中其他4名销售员的产品总销量也自动算出来了。
阿mo认为,对于精通数据统计的财务人员来说,理解sumiF函数的基本概念不是难事。
希望通过阿mo以上的实例讲解,能够帮助“菜鸟”们学会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
求和:a1-g1和=sum(a1:g1)wps20xx实用技巧:用“常用公式”完成复杂任务在et20xx点击功能区“公式”选项卡的“函数库”功能组中的“插入函数(fx)”按钮,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
点击“常用公式”,就可以看到常用公式功能列表了,如图1所示。
图1一、查找引用数据如图2左侧成绩列表所示,学生姓名位于c列,总分和平均分位于l列和m列。
右侧为需要完成的表格。
我们需要在左侧表格中查找到相应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这正是“常用公式”可以帮我们的。
图2先将鼠标定位于p3单元格,然后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并切换到“常用公式”选项卡。
在“公式列表”中,点击最下方的“查找其他表格数据”选项。
点击“要引用的列表”右侧输入栏。
这个参数的意义是“到哪里查找?”。
框选源工作表中c2:m350单元格区域,完成第一个参数的输入。
要注意的是这个区域必须使查找条件位于该区域的第一列。
本例中是根据学生姓名查找,查找条件即为学生姓名,所以第一个参数须从c列开始。
点击“查找条件”输入框。
这个参数的意义是解决“根据什么查找?”。
我们是把o3单元格作为查找条件的,所以此处应再单击一下o3单元格,或者直接录入“o3”。
点击“返回哪一列”输入框。
这个参数的意义是解决“找什么?”。
我们需要的是总分,而总分位于单元格区域的第l 列,所以我们直接单击一下第l列的列标,或直接录入“$l:$l”,如图3所示,点击“插入公式”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图3上述操作相当于录入公式“=Vlookup(o3,$c$1:$m$350,column($l:$l)-column($c$1 :$m$350)+1,0)”。
很显然,与直接写公式相比,对话框的操作就简单多了。
至少不用“望公式而头晕”。
把第三个参数改成“$m:$m”,用同样办法可以查找到需要的平均分。
选中o3:p3单元格,拖动其填充句柄向下复制公式,表格中所有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就都查到了。
二、多条件求和比如我们想计算“1班”中语文分数大于或等于60的同学的数学总分。
对照图2所示表格,在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的“公式列表”中,点击“多条件求和”选项。
“待求和区域”为数学成绩所在的e列,即“$e:$e”。
第一个条件为b列($b:$b)等于“1”班,第二个条件为d 列($d:$d)不小于“60”,如图4所示。
点击“插入公式”就ok了。
篇二:wps排版和打印三.排版和打印在上一节,我们讲述了wps2000的基本的编辑功能,在我们对一个文件编辑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排版和打印了。
我们先介绍一下页面边距和版芯的概念。
(1).页面边距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文件要打印在什么样的纸上,这样才能根据纸的大小决定版面的大小。
wps200缺省情况下的纸张大小是a4,如果不想使用缺省的a4纸,可以按照下面的操作选择其他大小的纸张。
打开“文件”菜单,选择“页面设置”,点“纸张类型”,这里有个纸张规格,点一下这个向下箭头,wps2000就列出了很多规格的打印纸,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选择好打印纸张类型以后,我们来设定一下页边距。
我们看书或者杂志,每一页的四边都是留有空白的,这一部分空白就叫做页边距。
详细地说,左边的叫做左边距,右边的叫右边距;上边和下边的呢,就叫做上边距和下边距。
那如何设置边距呢?在我们编辑文件的时候,wps2000已经自动设定了页边距的值。
你看,还是在“文件”菜单的“页面设置”里,点“纸张边距”,可以看到左边“页面边距”里的上下左右都是20毫米,这表示缺省情况下页面的四个边距都是20毫米。
在右侧下方的预览框里就是一张纸的页面,虚线框表示文字内容区,虚线框外就是留出的空白。
我们要改哪个页边距,只要在那个框里改动数字就可以了。
比如说,我想把上边距改成30毫米,“上”就在这一栏里把原来的20删掉,输入30,点“确定”就可以了。
(2).版芯的概念在纸张的页边距设好之后,页面中间的文字内容部分我们给它起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版芯”。
版心就是指页面上除掉四边留出的空白边距,中间剩下的用来排文字的空间。
如果我们觉得不是太清楚,还可以在页面上显示版心的虚线框。
打开“查看”菜单,选择“显示辅助信息”,在“2.版心位置”前面的小方框里打上对勾,点“确定”就可以了。
虚线框就会显示出页面的版心的位置。
它对我们排版和打印的最终结果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1.一般性表格和报表wps2000中的表格分为两类:一般性表格和报表。
一般性表格没有任何格式上的限制;“报表”是比较正式的表格,包括“表头”和“表体”两个部分。
表头部分确定报表中的栏目,表体是报表中专门用来处理数据的二维规则表格。
使用报表可以实现自动跨页。
自动跨页就是:在制做行数较多的跨页表格时,报表的表头和表题会自动复制,出现在跨页后每一页的表格前。
2.什么是表元表元是表格中存储数据或文字的基本单位,通俗地说,表格中的格子就是表元。
表元中可以填充数据、文字或图片,还可以用斜线划分成多个斜线表元。
3.创建表格的三种方式我们打开“插入”菜单,把选择光条移到“表格”上,弹出的下级菜单中显示了“绘制表格”、“定制表格”和“创建报表”三个命令选项。
绘制表格:选择“绘制表格”,鼠标光标会变成一个十字标,在要插入表格的地方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会出现表格虚框,显示表格的行列。
当表格拖到所需的行列数时,松开鼠标左键,虚框变成实线,表格就被绘制出来了。
直接点工具条上的“插入表格”按钮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绘制表格。
插入表格的地方原来如果有文字,文字会根据表格的大小和位置自动重新绕排。
这种创建表格方法是最简捷的,不过只能画出最简单的表格,如果创建时对表格的行高、列宽和外观有特殊要求的话,就要用到“定制表格”功能了。
定制表格:选择“定制表格”,会弹出“定制表格”对话框,这里有三个选项卡,缺省显示的是“行与列”,在行数和列数框输入数值可以设定表格的行数和列数;点“外观样式”框中的下拉箭头可以从列表中选择表格的外观样式,wps2000提供了11种表格的外观样式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
通过“行特征”和“列特征”选项卡,我们可以设定表格线的线型、线宽、颜色和表元的底色、底纹等。
创建报表:创建报表的方法和创建一般表格不太一样,“创选择建报表”后,系统弹出“创建报表”的对话框。
创建报表需要分别定义表头和表体:首先设定表头的行数和列数及行高和列宽。
这里不能对表头的各行和各列分别设定不同的行高和列宽,只能统一改变。
表体的列数由表头的列数决定,所以只能设定表体的行数。
通过表头和表体中的“外观样式”框,我们可以为表头和表体分别设定不同的外观。
如果要为报表加入标题,选中下面的“表题”选项,点“确定”。
然后在报表的上方单击鼠标左键,会出现一个虚线框,在框中双击鼠标左键,可以输入报表的标题4.表格的选定和编辑状态选定状态:用鼠标单击表格可以使表格处于选定状态,处于选定状态的表格四个角上有黑色的小方块。
在选定状态下,可以用鼠标拖动整个表格来改变表格在文章中的位置,表格移动后,文字会自动重排。
表格处于选定状态时,按delete键可以删除整个表格。
编辑状态:用鼠标双击表格可以使表格进入编辑状态。
处于编辑状态的表格的周围呈毛边状。
只有当表格处于编辑状态时,才能在表元中输入内容和进行编辑。
在表格以外的区域单击鼠标左键可以使表格退出编辑状态。
表格处于编辑状态时,插入点光标所在的表元就是当前编辑的表元,更为明显的标志是:当前编辑的表元的右边线和下边线中间的位置各有一个黑色的小块。
用tab键可以移动插入点光标到相邻的表元中,插入点光标移动到某个表元时,该表元就处于编辑状态。
用鼠标单击任何一个表元,可以直接将此表元设为编辑状态。
5.用鼠标调整表格的大小选定或编辑表格时,用鼠标拖动表格边线的方法可以很直观地改变表格的大小。
将鼠标光标移到表格的右边线时,光标变为左右方向的双箭头,横向拖动鼠标可以使表格在水平方向上缩放。
将鼠标光标移到表格的下边线时,光标变为上下方向的双箭头,纵向拖动鼠标可以使表格在垂直方向上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