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三)一、单选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用者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价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5.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8.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10.资本的价值构成是()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1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12.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1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实用主义B.利己主义C.自由主义D.民主主义14.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提高平均利润率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提高剩余价值率D.提高资本积累率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17.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顺序是()A.萧条——危机——高涨——复苏B.复苏——高涨——萧条——危机C.危机——萧条——复苏——高涨D.高涨——萧条——危机——复苏18.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D.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9.超额利润是()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20.利息的本质是()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C.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D.具有自身特殊的运动形式21.股份公司本质上是()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22.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A.优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B.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C.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的D.各类土地的平均条件决定的23.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A.土地自然条件好坏B.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D.土地的私有制垄断24.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A.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B.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5.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A.万能垄断者B.金融资本C.国家垄断资本D.金融寡头26.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A.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27.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A.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B.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28.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最主要是采取()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2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A.一般都是无偿的B.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C.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D.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要求30.经济全球化本质上()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全球化31.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C.价值规律决定的D.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32.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A.工人阶级B.社会化的生产力 B.科学技术 D.巨大的社会财富3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创办国有企业、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过渡C.通过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化、促进社会生产协调稳定发展D.通过国家财政和信贷政策、进行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全体劳动者的国民收入再分配34.公式W…P…W’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实现阶段3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银行()A.只是一般的借贷中介人B.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万能垄断者C.已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D.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二、多选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A.自然分工B.劳动分工C.社会分工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2.商品二因素是指()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3.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4.剩余价值()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B.是生产资料的自然报酬C.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D.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5.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A.延长工作日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C.增加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6.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B.竞争的压力C.垄断的需要D.市场经济的要求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A.政党制度B.国家制度C.民主制度D.三权分立制度8.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9.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B.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10.货币资本是()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C.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做准备的资本D.一定数量的贵金属货币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剩余价值()A.全部用于积累或全部用于消费B.用于消费的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C.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D.用于积累的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12.生产成本的形式()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B.使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C.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D.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13.商业资本的作用是()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14.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A.商品市场的供求状况B.平均利润率的高低C.习惯和法律传统D.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C.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D.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16.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未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B.按垄断价格进行买卖仍然是等价交换C.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D.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7.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D.垄断与竞争并存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结合19.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包括()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必要的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20.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销售的全球化D.资本的全球化三、问答题(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2.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3.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4.简述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5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6.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7.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8.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9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0.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和后果?11.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2.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1.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2.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3.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5.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6.试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与作用。
7.简述商业利润的形成于来源。
8.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
9.试述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10.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1.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12.试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2.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3.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4.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5.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主要机制是什么?9.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10.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
1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
12.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1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