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开贤学校班主任心声
何山川
【摘要】称职的班主任,不仅要有出色的管理能力,还要有强大的亲和力。
让学生接纳自己,让学生心悦诚服的跟着自己的路线走。
这样的教育在严肃中充满温情,在紧张中不乏乐趣。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主任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生命群体,班主任的一句极平常的鼓励,往往会成为一个学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番入情入理的个别谈话,能攻克多年不化的“顽石”。
【关键词】班主任师生关系综合素质工作效率
【正文】怎样在工作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成为高飞雁群中的头雁,带领学生顺利到达成才的目的地呢?我在20来年的教学生活中,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
班主任正确的管理与引导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趣,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认为管理好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让学生学会负责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做班主任,总会碰到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可分为两种:班级活动与学生个人问题。
对于班级活动要敢于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的处理一些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素质。
对于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让其想办法解决,以实际行动改正不足,弥补过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比起教师板起面孔批评学生,耳提面命,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曾尝试过一些办法,比如,参加运动会,我撒开手,放心让同学们配合学生干部参加运动会的一系列程序。
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赛前准备,赛中服务,到赛后总结,皆考虑严谨,面面俱到,着实让我感到吃惊与欣慰。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个个热情高涨,表现出一种很强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再如,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我就把学生分组,进行“作业评比”,组中成员自行负责,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这样,改善了作业质量,提高了学生热情,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
二·让师生多角度互相了解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希望从多角度了解自己既遥远又接近的老师,有时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一些课外的生活,谈论自己的爱好及专长,能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增添一些色彩。
课下,与学生进行非正规的交谈,和颜悦色的去了解学生的情况,营造一种“朋友”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积极向上的思想,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同时,也会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各项活动的进行。
三·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人自出生开始,就在不停的努力去适应周围的变化,要学会走路说话,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人的交流。
然后,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硕士·博士,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来充实自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改变,而面对这些变化,怎样才能让学生去接受去适应新的环境呢?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心理准备,提前告诉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会出现那些困难,让学生初步了解,以免学生感到突兀,而后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成功了一半,有了信心,才能勇敢的面对一切挑战。
而学生承受能力还不是很好,接受新事物时,心理总会受到一些冲击,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战胜恐惧感,顺利的完成过渡,这才尽到一个班主任的职责。
四·找准管理的支点
刚刚接受一个棘手的“乱班”,不能一味以惩罚为标准,否则,可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不妨变换一下思维角度,变惩为奖。
比如,可以积累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表扬或物质奖励,这样学生可以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严于律己,变管住人人被动局面为人人要求变好的主动局面。
思维一变天地宽。
当我们用一种方法束手无策时,不妨我们采用逆向思维或多向思考,这样事情往往会变得容易多了。
师生关系,既单纯又复杂,单纯中包含着欢乐,复杂中蕴含着学问。
担任学生的班主任,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把握住学生的心理,运用好手中的“权力”。
在教书育人上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结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级同学在学习、纪律、思想品德等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了,学生受教育时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工作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创新思路,灵活管理,更要时时总结。
通过总结要认识不足,吸取经验,努力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
诚然,在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
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参考文献】1,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
2,张理东.《班级管理的奖励资源.》班主任之友,2004
3,刘一平,应亚弟.《浅谈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奖惩艺术》.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4,张良才《打开心灵之门激励学生信心———“后进生”转化浅谈.》当代教育论坛,2005
5,高明书.《奖惩明方可行.》中小学管理,1995
6,李镇西《爱心教育》和《走进心灵》
7,魏书生《班主任工作》和《心灵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