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曲线救国”做编剧李茜不知不觉,我已经习惯了在填写自己的职业介绍时,在“作家”之后再写上“编剧”。
我其实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成为编剧算得上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小时候是个梦想很多的人,一会儿想做老师,一会儿想做漫画家,一会儿想做考古学家,一会儿又想做服装设计师……总之,一会儿一个想法,说得多了,爸妈也就不太当真了。
这倒也并非完全是因为我三心二意、喜新厌旧,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是早早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总会有一时的偏好,想去某条路上走一走、试一试,后来发现走不通,或者那条路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或者自己根本不敢迈出脚步……总之,走不下去,便换一条路接着走。
现在作为我的职业的“写作”,最开始完全是一种纯粹的爱好。
我从中学开始写小说,后来有一天,大概是初三的时候,我不知怎的,一拍脑袋,跟我妈说将来想去学做电影。
这在我的“一箩筐梦想”里算是一个挺新颖的职业,可能跟我当时喜欢看电影有关。
当然,我妈认为这只是我又一次的心血来潮、异想天开。
因为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儆电影是一个离我们特别远的行业,特别是在我家乡这种边陲小城,家中的亲戚朋友往上数三辈都和电影“八竿子打不着”的普通人家,做电影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不知道是我对这个梦想不够坚定,还是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梦想太不切实际,总之,一段时间之后,我便把这个梦想抛在脑后,投入了新的梦想中。
后来,从高中到大学,始终把写小说作为爱好的我,却因为这点小小的坚持而逐渐走上了作家的路。
发表了小说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给漫画写脚本。
再后来,我参与了电影剧本的改编,也开始应邀写一些电视剧剧本,甚至电影剧本。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反应过来,我竟然已经在“做电影”了!请原谅我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地讲述这个过程,因为这确实不是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追梦记”,我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这是“命”。
但别误会,我并不是说这是那种天上掉馅饼式的幸运幸而是基于我个人的性格、选择、努力和时机等因素,最终汇集而成的命运轨迹。
如果我没有坚持“写作”这个爱好,如果我没有把每一次工作任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果我没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和高效的学习能力……我大概都不会有机会实现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梦想吧!像我这样“曲线救国”去实现梦想的人,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高效的学习能力。
当然,我想,每一个梦想的实现,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就像人们常说的,努力是1,运气是0,两者组合起来是10,但只有运气而不努力的话,就只是0。
我正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的梦想之路。
(选自《读者》2019年第2期,有删改)(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我”实现“做电影”这一梦想的过程。
(2)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努力是1,运气是0,两者组合起来是10,但只有运气而不努力的话,就只是O”这句话的含意的?(3)文章以《曲线救国做编剧》为题,有何作用?(4)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答案】(1)坚持把写小说作为爱好,从而逐渐走上了作家的路。
发表小说后,开始给漫画写脚本,再后来参与电影剧本的改编,也应邀写电视剧剧本甚至电影剧本。
从而实现了“做电影”的梦想。
(2)示例:无论做什么事,努力是最重要的,如果再有点运气的话,那一定会成功;如果不努力,只想靠运气,那肯定是一事无成的。
(3)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通过写作最终实现“做电影”的梦想的过程;新颖醒目,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示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爱好,然后将爱好坚持下去,并做到把每一次工作任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还需要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和高效的学习能力。
【解析】【分析】(1)本题作答可结合文章3~5段的内容,从坚持写小说——走上了作家的路——给漫画写脚本——参与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甚至电影剧本的改编。
最终实现了“做电影”的梦想。
(2)语句“努力是1,运气是0,两者组合起来是10,但只有运气而不努力的话,就只是O”,要明确“1”表明有成效,“0”说明没有成效。
也就是说,只有“努力”和“运气”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只凭借运气,是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文章运用“‘曲线救国’做编剧”作题目,既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作编剧的过程;又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通过写小说,最终实现了“做电影”编剧的梦想的过程;同时题目新颖醒目,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本题作答要围绕着“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坚持梦想,拥有爱好并坚持,做事要认真,要有积极的学习热情,要有高效的学习能力等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
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坚持把写小说作为爱好,从而逐渐走上了作家的路。
发表小说后,开始给漫画写脚本,再后来参与电影剧本的改编,也应邀写电视剧剧本甚至电影剧本。
从而实现了“做电影”的梦想。
⑵示例:无论做什么事,努力是最重要的,如果再有点运气的话,那一定会成功;如果不努力,只想靠运气,那肯定是一事无成的。
⑶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通过写作最终实现“做电影”的梦想的过程;新颖醒目,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⑷示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爱好,然后将爱好坚持下去,并做到把每一次工作任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还需要有积极的学习热情和高效的学习能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题干的要求,在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然后继续归纳概括。
⑵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和分析。
考生要熟读文章。
理解文中的内容,结合文中的主旨,上下文的关系对句子进行分析,注意其深层次的含义。
⑶本题考查对本题作用的理解。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此类题型的训练,掌握标题的基本的作用,结合本文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考生要紧紧围绕中心话题,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回答,内容要符合要求,言之有理。
2.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小题。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五官惧备,四肢皆全。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
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
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
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
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1)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2)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3)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
(从描写角度)②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角度)(4)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
【答案】(1)介绍石猴的出生和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2)菩提祖师。
“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
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
(3)①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
或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
②“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4)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
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
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
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解析】【分析】(1)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石猴的身世出生;接下来主要介绍了它在花果山水帘洞成为美猴王。
(2)原著中是菩提祖师给悟空起了法名,“猢狲”的“狲”去掉兽旁就是悟空的“姓”。
(3)根据动作默写、反复修辞手法分析即可。
(4)孙悟空具有神奇、动物的顽皮、人性的正义本性。
故答案为:(1)介绍石猴的出生和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2)菩提祖师。
“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
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
(3)①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
或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
②“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
(4)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
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
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
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点评】(1)本题考查对作品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时先划分段落、理清结构层次,再归纳要点、总结中心思想。
(2)本题考查对原著中具体细节的理解能力。
回忆相关段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即可筛选答案信息。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
可以根据句子的修辞、主题作用、与情节的关系等进行赏析。
(4)本题考查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历史背景、特长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