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诚信状况,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3.0分)
A.政府公信力偏低
B.社会整体诚信度下降
C.政府已经完全失去公信力
D.下级部门在落实贯彻上级指示时,打折扣的现象实际上是政府的权威在降低
我的答案:C答对
2.中国社会的变革有不同于他国的特殊性。
总体来看,这种特殊性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火车加速转弯”。
此所谓“加速”是指()。
(
3.0分)
A.发展速度加快
B.社会变革
C.社会转型
D.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的突出特点
我的答案:D答对
3.()的均衡状态即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率与高公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理想发展模式。
(3.0分)
A.高效率与高基尼系数
B.低效率与高基尼系数
C.低效率与低基尼系数
D.高效率与低基尼系数
我的答案:D答对
4.在社会加速转型期,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以下对于该时期我国市场经济与资本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3.0分)
A.市场经济得以启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资本
B.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经济便无法运行和实施
C.资本积累不是市场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D.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引进资本
我的答案:C答对
5.中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境况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3.0分)
A.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B.精神文明建设仍面临巨大挑战
C.道德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D.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良好,道德问题不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点难题
我的答案:D答对
6.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引人向善的社会机制,用( )保护好人,提升人的善性。
(3.0分)
A.权利和义务
B.政策和法律
C.社会自觉性
D.个人自觉性
7.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3.0分)
A.法律是起码的道德
B.道德是人类更高级的精神法律
C.道德与法律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D.法律必须依赖道德
我的答案:D答对
8.树立公共道德典范权威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政府和政府职员的道德品质必须首先合乎()的基本要求。
(3.0分)
A.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制度
C.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
D.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我的答案:B答错
9.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3.0分)
A.破解资本匮乏的难题
B.引进先进的技术
C.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D.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10.对于我国的社会改革,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3.0分)
A.一项改革措施先在个别或几个地方进行试验或试点,然后迅速全面铺开
B.往往是一项改革充分完成之后,才启动另一项改革
C.呈现“赶超式改革”模式
D.是一种不断加速的跨越式发展
我的答案:B答对
1.以下对于社会转型的道德文化效应理解正确的是()。
(4.0分))
A.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并不是特例,历史上很多国家也经历了这个过程
B.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只是特例,与国情有关
C.这一时期出现的诚信缺失等问题,根本上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
D.当前的道德状况,既有消极一面,也有复杂、积极的一面
我的答案:ACD答对
2.政府权威降低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是()。
(4.0分))
A.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不畅
B.政府与民间或民众之间的紧张加剧
C.社会上下难以形成良性互动
D.政府与民众互动理解不足
我的答案:ABCD答对
3.政府公信力的表现在()。
(
4.0分))
A.政府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它因此而赢得的社会信任
B.政府所能提供服务产品和它因此而赢得的社会信任
C.作为政府行为主体的官员的言行所能产生的公共影响
D.政府的制度安排与运作所显示的信赖度
我的答案:ABC答错
4.我国当前进行道德文化建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0分))
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
B.建构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C.重新树立政府和公共管理者的公共道德典范权威
D.现代传媒和主流意识形态对道德正能量的传播
我的答案:ABCD答对
5.以下对于现代传媒和主流意识形态对道德正能量的传播理解正确的是()。
(4.0分))
A.媒体具有公民示范和公共引导的重要作用
B.大众化的通俗绝对不等于低俗、庸俗和媚俗
C.公共媒体的新闻报道和重大媒体行为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正义立场和社会责任承诺
D.网络世界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舆论的发布者、媒体的引导者
我的答案:ABCD答对
6.我国社会加速转型期的特征是()。
(4.0分))
A.丰富的资本积累
B.零资本起步
C.额外的代价——“转型综合症”
D.连续跨越式加速发展
我的答案:BCD答对
7.以下对于建构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4.0分))
A.法律是比道德更基础的要求
B.道德榜样具有不可效仿性和不可复制性
C.完善法律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培养公民的法制意识
D.在制定与执行法规政策时,要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导向意识
我的答案:ACD答对
8.当今社会的道德困境表现在()。
(4.0分))
A.社会的公正秩序出现了偏差
B.社会贫富不均问题
C.社会诚信问题
D.社会的信念体系问题
我的答案:ABCD答错
9.以下对于树立政府和公共管理者的公共道德典范理解正确的是()。
(4.0分))
A.树立道德模范是改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现状的唯一手段
B.改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现状,尤其要重视领导阶层的道德建设
C.要特别强调公共管理者意识
D.首先是“官德”的规范,然后才是对社会和国家公民的社会伦理规范
我的答案:ABCD答错
10.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是与高成本紧密相连的,高成本包括()。
(4.0分))
A.经济发展本身的代价
B.环境代价
C.政治代价
D.社会文化和道德的代价
我的答案:BCD答错
1.国家是国民公共意志的政治产物,而道德则是国民公共意志最直接最明确的具体体现。
(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道德文化积极效应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客观效应,但不是必然的、长期的、不可改善的终极结果。
(
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3.社会信仰体系的解构导致了社会信任资源的快速消费与加剧匮乏。
(3.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里,人们对道德的信念要强于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里所建立的道德信念。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5.公共社会意识的建立,对于人们道德意识的形成、道德规范意识的形成和道德的自觉自律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当下人们的焦虑或冷漠情绪,与社会信念体系正处于解构之中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新近我们党和国家强调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原因。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我国过去多年的历史证明,每一次社会革命(如:农民起义)的爆发,最主要的诱因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3.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8.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矛盾。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规范世界的两种不同的维度,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
(3.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导致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突出,“基尼系数”常被用来衡量社会公平指数。
但是“基尼系数”并不能说明社会的全部问题。
(3.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