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紧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

从规范行为适应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可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适应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确实是要养成良好的适应。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学生自己周围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行为适应,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和良好校风的形成。

一、创设优良环境,营造育人氛围环境育人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育人工作,学校要努力创设优良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校园及无限的社会空间创设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第一,要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倾注“育人”的理念,能够在学校中镶嵌能鼓舞学生的标语;在学校适当处设置宣传橱窗;在教学楼走廊悬挂名人像、名人语录;教室正面黑板上悬挂国旗,后面墙壁设有黑板报,左右建立文化园地等。

努力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过“要让墙壁讲话”的创举。

还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榜样鼓舞作用,把在参加各级各项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在学习、生活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及时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光荣榜”等形式进行通报夸奖,让学生明白榜样就在周围,鼓舞学生主动进取,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好适应。

其次,要重视校园绿化建设。

树木花草能够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为校园增加无限生气活力。

花草可为师生认识植物,增长自然知识提供引导。

优美的校园环境,既体现了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又激活小学生纯真和喜好幻想的天性,使之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激发起对心灵美的追求期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灵的洗涤,情感的熏陶。

学校的绿化可与学生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在参与绿化治理的劳动过程中,既能学到了劳动的知识、技能,又养成了热爱劳动的适应,还培养了自治、自理和热爱美、观赏美、制造美的能力,环保知识和环境意识持续提升,逐步形成良好的环保适应。

2、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加大家校联系,使教师、家长及时把握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时发觉学生存在咨询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一,要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与家长沟通时要尊重、明白得家长,学会换位摸索,更要注意方法、方式,讲究艺术。

每学期都能够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情形,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将家长请到学校来,向家长介绍小孩在校的学习情形。

其次,通过家长学校开设讲座,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举行学校生活开放日等活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让家长明确教育小孩是学校与家庭的共同责任。

再次,还要充分利用校报、网站等刊载教儿育女常识及有关体会,通过校报、网站向家长传递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

还能够专门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就家庭教育的有关咨询题与学生家长进行对话交流。

也能够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经常请资深家长为学生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等专题讲座。

在活动中,增进家校彼此沟通、了解,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围。

3、营造社会教育氛围能够与当地单位建立共建关系,请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上文明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课;请法制副校长为师生作讲座;关怀青青年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干部为学生作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

还能够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体验生活,同意教育;加大与社区联系,主动组织学参加社区的文艺演出、卫生大扫除、关心孤寡老人,配合社区及有关部门开展各项有益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二、完善文明制度,规范日常行为为了使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制定养成教育常规制度和评比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1、健全养成教育常规制度。

学校可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学生文明制度。

在制订制度时,要注重实效,力求做到“近、小、实”,即对学生的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

“近一点”,确实是要求离学生实际生活近一点,不要好高鹜远;“小一点”,确实是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小见大,幸免大而空;“实一点”,确实是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

扎扎实实,讲究实效。

按照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如:在培养学生爱劳动方面,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自已会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包等;三、四年级学生会钉钮扣,会擦玻璃等;五、六年级学生会做简单的饭菜等;日常生活方面,要求学生在家孝敬爷爷奶奶,尊敬父母,出必告,返必面,努力做个好小孩;在社会上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努力做个好公民;在学校应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学校,虚心学习,主动劳动,努力做个好学生。

对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要求,要形成条文,汇编在《学校规章制度》手册中,如此对学生的要求有章可循,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只有做到“近、小、实”,才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明白得、把握和执行。

2、完善养成教育评比制度。

为了使养成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可按照有关节日,针对养成教育内容开展征文、手抄报设计、心意卡设计、绘画、儿歌编排、让父母感动的一封信等竞赛活动。

各班也按照学生实际相应开展了各项竞赛活动,让每位学生得到不同形式的夸奖奖励。

通过各类评比活动和竞赛使学生在人人争进步的氛围中,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逐步养成良好适应。

三、注重规范训练,培养自觉行为适应是通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一种方式,也确实是我们平常讲的“适应成自然”,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养成过程要持续进行强化训练,我们能够进行三项训练:1、规范强化训练。

养成教育重点是行为规范训练,每当开学,学校要组织学生专门是低年级学生对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学校文明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得,什么行为可为,什么行为不可为,明辨是非,对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生明白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学生的行为适应就有个“谱”,行为不离谱确实是养成教育的目的所在,让学生把有关规范要求牢记在心中。

良好的适应多数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因此,从学生进校门的晨检开始到每节课的课前预备、听讲、书写、作业等差不多上训练的内容。

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强化训练之后,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行为矫正,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如对发觉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当面予以教育,如穿戴是否规范,个人卫生是否合格,指甲是否剪短,头发是否合要求,对上轨较慢的或规范不到位的学生,再进行专项培训和矫正。

诸如此类,虽是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但恰恰是这些小情况起大作用,它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适应的形成。

2、规范实践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适应,行为品质是在集体中形成和进展的,专门是一些优良的性格特点离开集体,就全然无法培养。

如学生的诚实性、自尊心、好胜心、责任心、自律性等差不多上在集体活动中形成的。

通过主题班会、中队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如表演小品、辩论赛、讲故事竞赛、外出参观学习、运动会、艺术节等形式,以及按照各级年龄实际,开展系列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辩析明理,明白是非,明白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让活动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让学生在自我参与的实践中得到训练,培养良好行为品质,形成良好行为适应。

3、规范内化训练。

真正的教育必须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教育的任务确实是把社会的道德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因此,学校可对学生提出“进步自己争,变化自己看”的口号。

要求学生在校在家都想想:今天我达到自己的要求了吗?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吗?并把有变化、有进步的内容记录起来,如我学会用礼貌语言,我学会拖地,我有按时完成作业,我能按时起床,我明白得在公共场合要守秩序,讲公德等。

通过训练,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操纵、自我监督、自我禁止以及自我命令,使学生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

四、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规范治理在养成学生行为适应教育中,要抓好德育队伍建设,依靠班主任、红领巾、值日教师、科任教师四支队伍进行治理。

1、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养成教育的要紧贯彻者和实施者,我们要求教师,专门是班主任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小孩一样去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教育学生;要求老师换位摸索,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多些包容、宽容、忍让,用进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同意老师的教育,充分发挥班主任老师在养成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作为班主任,只有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才能使教育收到更好的成效。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能够采取以下做法:(1)组织学习,提升思想认识。

让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2)加大学习交流。

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总结推广优秀班主任的治理体会,介绍其成功有效的治理方法。

(3)开展结对活动,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班主任,安排有体会的班主任与之配对,使之在短时刻内把握治理学生行为的方法,提升教育成效。

2、红领巾值日队伍。

在培养值日队员方面要抓两点:一是由大队部对值日生进行培训,使其既树立好的形象,又能提升自身的素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和威信,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

能够在开学之前先在各班选择值日队员,并提早有针对性地培训,然后安排在门口和各楼层,检查督促同学的行为规范、仪容外表、卫生、纪律、文明礼貌,对有违规的同学给予及时纠正。

如学生上下楼梯没有靠右行、服装穿戴不整齐,乱丢纸屑等,值日队员都能及时指正,同学也专门主动地配合。

每天早读值日队员巡视各班的学习、纪律情形,有时还能够突击检查同学的仪容外表、个人卫生等。

二是要求值日队队长每周组织值日小队长召开一次例会,分析存在咨询题,找出解决的方法,定出具体措施。

3、值日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每周要安排值日或值周教师,把值周教师的姓名和值周时刻都清晰地仅布在显眼处,如此既监督值周教师,又便于学生查找值周老师反映咨询题。

要求值周教师每天提早到校,然后在校门检查学生的行为适应,对学生进行跟踪治理,量化记分,作为班级评比的依据。

4、科任教师队伍建设。

全体教师差不多上教育者,科任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适应责无旁贷。

学校要求科任教师既要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养成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良好适应,又要把养成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教师不但语言要文明、仪容外表要端庄,而且躯体动作也是学生仿照的对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做养成教育的执行者,处处做养成教育的榜样者。

只要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一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适应,会收成一种良好的性格,也一定会有专门好的进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