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腺后缘)设计在领下腺下缘下1.O锄处,将内镜放人颁下腺后
缘切口内显示术野,于颈阔肌深面创造外科所需间隙并维持空
切口与下颌下距离较远(大约10咖),这些都增加了手术时间和
手术难度,同时增大了耳大神经和毛囊受损机会。 4.耳后发际和经口联合人路:切口及方法mJ:皮肤切口设 计在耳后沟和发际内,切口始于耳后沟的耳垂根部,在耳后沟中 份平滑转向发际内,在发际内切口顺毛囊方向,以避免过多损伤 毛囊。在胸锁乳突肌浅面翻开皮瓣时,保护好耳大神经。翻开 皮瓣后,在颈阔肌深建立一条达下颌下腺后缘的隧道,分离隧道 直径约3.0—4.0 cm。然后在颌下腺周围做钝性分离,先结扎位 于腺体后下缘的面前静脉,接着分离二腹肌前后腹上缘,此时充 分暴露位于腺体深叶后内侧面动脉近心端,确认切断后双重结 扎。随后将患者头置正位,用开口器将口开大,以患侧下颌下腺
熟悉此2种人路方式,将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同时增大术
奈立江,赵继志.领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遗择【l/cD】.中年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3699.3700
(本文编辑:梁雷)
万方数据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余立江, 赵继志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2012,06(13)
L 5—2
至此可完整摘除颁下腺及肿瘤(或颌下腺)。放置引流管【|j,分 层缝合。 优缺点:术式和方法为术者熟悉,同时切口长度变短.术后 瘢痕较小。但其依然会遗留3 cm的左右的手术瘢痕,术野有 限,可能会增加损伤舌神经、舌下神经和面神经下颈缘支
机会‘1.3,ll’…。 2经口入路:切口及方法【44.1}”】:在口底舌下腺外侧黏膜
(本文编辑:马超)
钟颖,孙强,张晓辉.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中由妥珠单抗的再使用【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3):3696-姗8
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入路的选择
余立江赵继志 颌下腺(subm蛐dibLIlⅡ出nd,sMc)切除手术的常规人路¨{J
是经颈入路(溉nsce而c曩l盎pprn∞h)的弧形切口,手术简单、易行 且耗时少。但该手术方法不可避免地在颈部遗留永久性瘢 痕”-3j,影响美观及造成部分患者的心理障碍。因此,对颈部美 容要求较高及职业需要的患者不能接受常规人路的颁下腺切除 手术。据文献报道。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颌下腺疾病的性质和 病理类型及对美容的要求采用改良的手术人路口…,以达到较理 想的美容及颁下腺切除效果u…。 一、手术适应证 颌下腺良性肿瘤、反复发作的慢性颌下腺炎以致颌下腺纤 维化及结石位于导管近心端或腺体内者社7”J。 二、改良的开放手术入路 1.颈侧小切口人路:切口及方法:切口在平行下颁骨下缘
虫堡!随鏖医哑苤盔f皇王题)垫!!芏!旦差§鲞复!≥捆£堑』£鱼熊墅(型型型堂墅§鲤2。』!出!。垫!!。!堂:§:№:12 F∞i鲫,4.4个月伪.8.4个月;P=0.0019)。1组49例出现疾病
进展,2组72例出现疾病进展。但是总生存没有统计学差异。 对于正在使用曲妥珠单抗时出现进展的患者来说,是依照前面 的试验数据,更改方案为拉帕替尼还是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呢? 接受标准化疗的基础上。接受12个月的抗H盯.2治疗。患者分 为4组:第l组单用曲妥珠单抗,第2组单用拉帕替尼,第3组曲 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第4组序贯应用12周的曲妥珠单抗、6 周的洗脱期及34周的拉帕替尼洋J。在2011年美国圣・安东尼 奥乳腺癌研讨会(S皿Am∞io 解率最高,达到47%。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临床实践指南NccN(201l版)建议对 应用蒽环、紫杉、曲妥珠单抗后进展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拉帕 替尼。然而,它也列出了其他的选择,包括曲妥珠单抗与其他一 线细胞毒药物或曲妥珠单抗与拉帕替尼联用瞄J。 总之,对于进展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我们选择治疗 方案时。要考虑风险-获益比。不同于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的 主要副作用是热潮红和腹泻。但它有口服途径的方便性并且能 通过血脑屏障。可能有一些心脏毒性方面的差异,需要考虑在 内。在临床实践中,具体用药需要我们医师在参考患者既往 (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结合药物的 作用机制,制订方案。 (本文参考文献见光盘)
B删C锄泔跏p面m,sABcs)
会议中,研究结果证实拉帕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的病理完全缓
显示了联合用药的益处,无进展生存(pmgm88i明・丘∞s州val,12
周慨8.1周;尸=o.008)。获益可能源于两种药物对Her-2的双 重阻断。这种可能性在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临床研究中也得到
了验证。在NeoA嘲这项新辅助临床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在
侧分离,断扎面动、静脉。至此颌下腺已全部被游离,可将其从
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取出。 优缺点:颈部无手术瘢痕,明显降低面神经下颌缘支受损概 率。但太多医师不熬悉此入路方式,术野暴露受限【‘],术后形成 的瘢痕会影响舌运动ⅢJ,同时增大舌神经受损机会‘“廿“l。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
院口腔辩
通讯作者;余立江。E啦n:删d∞t@dm.Ⅻ 万方数据
3.耳后发际入路(retr0眦riclll盯haidi北i眦i8i蚰,RAHI):切 口及方法¨“:皮肤切口设计在耳后沟和发际内,切口始于耳后 沟的耳垂根部。在耳后沟中、上1/3交界处平滑转向发际内,切
后感染和术后舌体运动受限的机会[440””。
(收稿日期:2012_03.27)
导管开口处为口内切口前端,旁开下颌沟约O.5 cm,向后做一约
0.5 cm x2.O cm,包括下颌下腺导管开口在内的梭形黏膜切
口【”-16】。在口腔黏膜下,沿下颌下腺导管及舌下腺包膜外钝性分 离,注意保护舌神经,切断部分下颌舌骨肌下颌骨附丽,以电灼 严密止血。下颌下腺导管和舌下腺完全分离后,导管开口端用 缝线结扎。线尾从口内向隧道外口引出,此时颌下腺处于半游离 状态。严密缝合口腔黏膜。头恢复原位,在隧道内分离位于腺
(收稿日期:2012√吃.15)
啪M打lckwitz等口“的临床研究,由于没有对有效和进展进
行独立的评估,可能会导致观察者偏畸。此外患者入组数量少、 人组时间长,限制了统计效力。尽管有这些不足,研究还是达到 了统计学差异。相对于以上拉帕替尼的试验,该研究有相似的 获益,但有较少的毒性。但拉帕替尼试验人组人数多且对反应 率及疾病进展时间行了独立的评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随机对 照试验直接对比拉帕替尼和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的复发转移性 乳腺癌。因此很难说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与拉帕替尼联合化 疗孰优孰劣。 但有一项试验证实了拉帕替尼联用曲妥珠单抗优于拉帕替 尼旧]。该随机试验纳入了29l例患者,他们经过以曲妥珠单抗 为基础的多线化疗后出现进展。患者分为2组,一组换药为单 药拉帕替尼,另外一组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研究
间。其余步骤同常规手术者,然后将摘除领下腺从1个切口取
出即可。②在改良的颈侧小切口的基础上,可将切口继续缩小
至1.5—2.5咖,术者在内镜地辅助下解剖分离颌下腺。(2)内
镜辅助经口人路,其切口及方法同经口入路者。(3)内镜辅助颏 下舌骨水平入路,切口及方法同颏下水平人路者。切口可继续 缩小至2.O~2.5 cm。(4)内镜辅助耳后发际人路,切口及方法 同耳后发际人路者。(5)内镜辅助经舌骨平面入路。(6)内镜 辅助经锁骨上人路。 优缺点:优点是通过内镜的照明作用使视觉延伸,有效避免
5.颏下舌骨水平人路:切口及方法口-l”:皮肤切口在平行舌 骨上缘颈纹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在颈阔肌的深面 翻开皮瓣,用拉钩将皮瓣拉起,用皮钳夹住颁下腺,将其向前牵 拉,钝性解剖出面静脉及面动脉远心端,给予断扎。将颌下腺与 下颌舌骨肌钝性分离,仔细解剖领下腺的前内侧面,找出舌神经 至颌下腺的分泌支及颌下腺导管,给予断扎,此过程避免损伤舌
cm范围内皮肤自然皱褶处,长度为3伽。切开皮肤、皮
下组织、颈阔肌,切开颁下腺包膜,沿颌下腺表面钝性分离将其 外侧面完全暴露。将腺体向前下方牵拉,在腺体后上深面断扎 进入腺体的面动静脉分支。继续钝性分离腺体深面,于其内侧 分离出舌神经到腺体的分泌支并断扎。用拉钩将下颌舌骨肌后 缘拉向前方.即可完全暴露下颌下腺管,确认后近口底处断扎。
术野盲区,利于处理颌下腺要的神经血管(如舌神经、颌下腺导管,面动静脉 等)。这样进一步降低了神经血管受损的机会【“钆”矧,提高了 手术的安全性。需做颈部皮肤切口的入路方式可进一步减小切 口长度,郎减小了术后瘢痕利于美观。其缺点不仅是大多医师 不熟悉这些入路方式,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1;还需要昂贵 的内镜设备,同时手术医师也要经过特殊培训方可实施 手术‘7”。 综上所述,颌下腺切除改良手术人路的选择取决于疾病的 病理类型和性质,患者对美容的要求,术者的技术水平和手术及 麻醉条件。无论采用何种入路,术中都应在直视下处理重要的 神经血管,术后都要精细缝合,以减少并发症和颈部瘢痕。 (本文参考文献见光盘)
神经及舌下神经。于颁下腺的后内侧面钝性解剖出面动脉的近
心端,钳夹、切断及双重结扎。完整取出颌下腺。建立引流,间 断缝合创口。
优缺点:切口隐蔽,术后瘢痕小。但因其切口距下颌下较
远,会增加手术时间,同时在头后仰时瘢痕会显得明显。 三、内镜辅助领下腺摘除手术入路 当内镜设备出现后以及人们对口底解剖的进一步认识和手 术技能的提高,有学者采用内镜来辅助各类摘除领下腺的手术 入路[6也“,¨.19驯,相继衍生出:(1)内镜辅助颈侧小切口入路,其 方法为:①2个1.5 cm皮肤切口(1个在颌下腺前缘,1个在颌下
作切口,切口长为自第一双尖牙近中至第二磨牙远中,切开黏膜 及黏膜下组织。在舌下腺的外侧分离至下颂舌骨肌的浅面,可见 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颌下腺导管、舌深动脉和舌深静脉等重要 结构。在下颌舌骨肌的上部,舌下腺的尾与颁下腺的深部相连. 在此处将两腺体分离,同时分离颁下腺深部周围组织。在下颁 下神经节处分离断扎颌下腺分泌支。继续分离将颌下腺导管断 扎。在断扎颌下腺分泌支处垂直于下颌舌骨肌肌纤维的方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