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计算机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计算机教案七年级上册目录【教学过程设计】: ?附、教学资料关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网站:5次信息革命的发生年代及相关:泉州市鲤城区科学技术协会:未来信息技术的三大发展趋势:在线课堂:光纤的基础知识:洪恩在线:学科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表【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说明:“数字化”这个词,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然而在计算机中信息的数字化代表着什么意思,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
本课试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领悟信息数字化的含义和意义。
在新课的引入部分,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们对十进制数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对照给出二进制数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
然后进行灯泡亮灭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
第二部分,在学生掌握了二进制数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过程。
第三部分,给出计算机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转换,通过活动2让学生理解英文字符与汉字字符存储的区别。
最后,在探索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活动的环境,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外部条件。
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走向体验的发生和丰富深刻,实现简单的信息数字化编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有所了解,也知道了Dos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有很大区别,进入Dos系统,我们看到的是字符界面,而进入Windows系统,我们看到的是桌面和图标。
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我们经常都会用到Windows操作系统,所以接下来我们有必要对Windows操作系统作进一步了解。
(二)新课1.桌面活动一:观察桌面的组成,用鼠标单击、双击、右击桌面不同的位置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桌面上空白位置。
(请学生回答观察的情况和操作的结果) Windows启动成功后的整个画面就是桌面。
桌面上有很多图标,这些图标也叫“快捷方式”,每一个快捷方式表示着一个程序。
位于桌面最下方的是“任务栏”,任务栏里有“开始”按钮、快速启动区、打开窗口按钮以及指示区,指示区里有输入法指示按钮、时间/日期指示按钮等,请参看图10-1。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对桌面对象的操作。
(见教材表10-1)活动二:从桌面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和“回收站”窗口,观察任务栏里的变化。
用鼠标单击任务栏里的“我的电脑”窗口和“回收站”窗口图标,会出现什么结果?按上面表格最后一行的要求把你操作的结果填写在空白栏里。
从上面的操作中可以发现,当打开任何一个窗口之后,任务栏里都会出现对应的打开窗口按钮。
如果有多个窗口被打开,任务栏里只会有一个打开窗口按钮处于比较亮的显示状态,而其它按钮都处于灰色显示状态。
当用鼠标单击某个灰色的打开窗口按钮,这个按钮变亮,而且对应的程序窗口显示在屏幕最上方,也就是说通过打开窗口按钮可以实现窗口之间的切换。
2.窗口的菜单操作活动三: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仔细观察窗口的各个部分。
在窗口中,计算机用户可以向计算机发出各种命令,这些命令被分成不同的类型,每个类型中又包含了很多个命令,例如对于文件的操作,可以有打开文件、关闭文件、保存文件、打印文件等等。
在Windows窗口的菜单栏里列出的各个项表示的就是命令类型,菜单栏里的每一个项被称为菜单项,当用鼠标单击某个菜单项时,会出现一个包含很多命令的下拉菜单,这些命令都是与这个类型有关的一些命令。
3.对话框的操作对话框是一种特殊的窗口,它可以把计算机的某些信息告诉用户,而用户通过操作对话框又能够把自己的选择告诉计算机,因此利用对话框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操作。
Windows系统中对话框的操作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下面以画图程序窗口中的几个对话框为例讲解对话框的操作。
(1)打开文件对话框在一个窗口中打开一个文件就是让这个文件显示在窗口中,例如在画图窗口中打开一个图片文件就是使这幅图片显示在窗口中。
要打开一个文件必须告诉计算机文件存放的位置、文件的名字以及文件的类型,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打开文件对话框传递给计算机。
活动四:请同学们在画图窗口的“打开”对话框中完成以下两个操作: (1)单击“搜寻”框中的下拉列表按钮▼,再单击列表中的“我的文档”(图10-5)。
(2)单击列表框中的一个文件,同时观察文件名框中的变化。
通过上面的操作你能说出对话框中搜寻框、文件名框、文件类型框要告诉给计算机的信息吗?三、课堂小结本课我们认识了Windows桌面的组成以及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请同学们就你们对打开和保存文件的操作的体会完成56页的表格,并思考: 1.保存文件的时候文件位置一定要进行选择吗? 2.保存文件的时候文件类型一定要改变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活动:演示文稿展示图片:记事本窗口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程序的窗口吗?2、学生活动:记事本。
3、教师活动:请打开记事本程序。
4、学生活动:打开记事本。
5、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在记事本窗口中完成以下任务。
演示文稿展示要求:1、输入文字:“水”2、思考:怎么把“水”字变成红色6、学生活动:输入文字。
发现不能对文字进行相应的设置。
7、教师活动:演示文稿展示:在写字板中设置好的红色“水”字同学们在记事本里面不能把“水”字变成红色,老师为什么能完成这个任务?8、学生活动:观察、讨论。
9、教师活动:演示文稿展示图片:记事本窗口中的“水”与写字板窗口中红色的“水”对比细心的同学已经看出原因:记事本只能进行文字的简单记录,不能把“水”字变成红色;老师是在一个叫“写字板”的程序里面完成任务的。
写字板是Windows提供的另一种写作工具,它对文字处理的功能比记事本更强一些。
它不仅能进行文字输入,还能完成字体的设置、文章的排版等操作。
通过今天对写字板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尽情发挥创作灵感、用计算机进行写作!演示文稿出示课题:第11课用计算机写作板书:第11课用计算机写作10、学生活动: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记事本不能对文字进行修饰、而写字板却可以。
通过创设情景这一环节,学生既能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又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展开重点、分解难点1、教师活动:演示文稿展示:学习任务1、能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打开写字板、熟悉写字板窗口及组成。
2、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入法,进行写作。
3、对文字进行设置时,首先应该完成的操作是什么?4、能根据需要合理地对文字进行设置。
5、怎么设置标题居中与首行缩进?6、能根据需要保存文件。
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将要对哪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1、能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打开写字板、熟悉写字板窗口及组成。
板书:一、写字板窗口及组成2、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输入法,进行写作。
3、对文字进行设置时,首先应该完成的操作是什么?4、能根据需要合理地对文字进行设置。
(引导学生明确:以上这三个问题主要是研究写字板中的文字处理。
)板书:二、写字板中的文字处理5、怎么设置标题居中与首行缩进?板书:三、标题居中与首行缩进6、能根据需要保存文件。
板书:四、保存文件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浏览教材第57——63页,对重点内容要进行勾划,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我小结并且可以上机试一试。
有兴趣的同学、有疑问的同学,都可以进入D:盘《第11课学习园地》,查阅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相关学习资料。
本环节同学们可以离开座位,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当然也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交流。
2、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引导他们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这一环节通过设疑、自学、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写字板的基本操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能力。
3、教师活动:为了让同学们更快地熟悉写字板,下面我们开展一组活动。
4、师生互动:演示文稿依次展示活动要求。
1)请一位同学引导其他同学打开“写字板”程序。
2)请一位同学引导其他同学熟悉写字板窗口及组成。
3)请一位同学引导其他同学选择适合自已的输入法。
4)全体同学用两分钟时间,尽可能多地输入第61页《都江堰的水》中的文字。
5)抢答:对文字进行设置时首先要做的操作是什么?6)一对伙伴分工演示、解说:标题设置为加粗、14号字,正文为11号字。
7)一对伙伴分工演示、解说:标题居中,每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宽度。
8)一对伙伴分工演示、解说:将这个文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并保存在“我的文档”。
设计意图: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参差不齐的,但是,通过他们自觉的看书自学、动手实践,每个学生都有了观察、分析、思考、操作的空间,学生能大胆尝试、探索,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教师活动:同学们掌握了用计算机写作的基本方法,下面请大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创作一篇公益短文,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
演示文稿展示:写作主题:环境保护1、各组分工、搜集相关资料、组织讨论确定短文内容后进行写作。
2、对短文进行合理地排版和修饰。
3、十分钟后,进行作品展示。
2、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后开始创作。
设计意图: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创造者,而在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
学生通过尝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成果展示1、教师活动:现在可以欣赏你们的作品了吗?同学们可以离开座位去欣赏本组其他同学的短文,讨论并决定推荐一个作品向全班展示。
2、学生活动:自评、互评,讨论并决定推荐一个作品向全班展示。
3、教师活动:我们共同来欣赏各个组推荐的作品。
4、学生活动:欣赏作品。
5、教师活动:演示文稿展示:评价角度,仅供参考。
1、你们认为作品有哪些新颖的地方?2、你们认为作品的构思巧妙在哪里?3、你们认为作品特色是什么?同学们观看推荐作品后,肯定有很多想法,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交流,每组派出发言人对以上推荐作品进行评价,并且选出“最佳公益作品”。
4、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推选发言人发言,评出“最佳公益作品”。
5、教师活动:表彰、鼓励创作最佳公益作品的“公益小天使”。
五、评价总结1、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学会了用计算机写作。
组长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你们学习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活动、合作默契并且学有所获吗?请组长结合本组的表现,客观作出自评。
申请4张卡片代表非常好、3张比较好、2张一般、1张加油。
2、学生活动:组长客观自评。
3、教师活动:点评,颁发最佳学习小组奖和最佳参与小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