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第一章PPT课件

金融学第一章PPT课件

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 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思考: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是否还具有 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23
支付手段
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 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24
世界货币
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 一般等价物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 收支差额;第二,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 以购买外国商品;第三,作为国际间社会财富 转移的一种手段,比如战争赔款、对外援助等。
25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1、有史以来,各个国家都力图建立符合自己政策目标的 货币制度。
2、货币制度是人们在充分认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 由国家制定并主要通过法律强制保障实施的一种管理 制度。
3、为创造有序、稳定的货币流通体系,以适应商品经济 发展的需要,各个国家先后颁布法令和条例,对货币 流通做出种种规定,从而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货币制 度。
26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 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 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三)黄金准备制度
27
三、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8
银本位制
主要内容: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币的
一种货币制度。 在银本位制下,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
这样的趋势将使货币本身乃至市场经济的运 作发生怎样的变化?
14
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 进
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 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
15
四、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依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7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2. 金属货币,其中,金属铸币 流通了几千年,直到上世纪 中,在世界上才基本成为货 币的历史形态。 (中国的刀布、五铢、开元 通宝)
8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中国的银元)
9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⑴金属作为币材的优点:一是价值比较高; 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 于携带。 中国的晋唐两代,帛曾充当主要币 材,与铜币并行流通——具体条件下, 不理想的材料也可充当币材。
⑵铸币的界定: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 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所谓国家的印 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
10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3. 用纸做的货币: ⑴银行发行的银行
券(可兑现的) ⑵国库发行的纸币 (英国、日本)
11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3)始于南宋的大
规模纸币流通—— 世界最早。
12
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
1. 不兑现的银行券及硬辅币。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
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13
电子计算机与无现金社会 首先,电子计算机运用于银行的业务经营,
使很多种类的银行卡取代现钞和支票。是否它 们终将取代现金,并出现无现金的社会?
同时,由于互联网迅速覆盖全世界,是否有 可能使得处于电磁信号形态上的货币成为货币 的主要形态?
16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当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 货币的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 或损失很少的情况下变现的能力。
1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层次的划分
(1)M0(现钞)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包括 居民手中的现钞和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 银行的库存现金。本层次货币可以随时作为流 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购买力最强。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概念
21
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M)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Q);②商品价格(P); ③货币的流通速度(V)。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关系:M=PQ/V
22
贮藏手段
如果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 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那它就 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M3=M2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
转让存单
19
五、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20
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 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 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或想像的 。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6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历史上的货币形态
1. 种种实物货币——货币最古老的 形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 古书有“夏后以玄贝”的说法, 考古屡有证实。 世界其他地区也多有使用 贝的。荷马史诗中,经常用牛 标示物品的价值;马可波罗游 记中记载:中国吐蕃地区用盐 块作货币。
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
E-mail: Tel: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学习重点: 1.正确理解货币的本质; 2.掌握货币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
过程; 3.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 4.理解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节 货币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 四、货币层次的划分 五、货币的职能
3
一、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用劳动价值论科学地 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其主要观点是: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 济范畴,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与 发展而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 结果。
4
价值形式的演变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5
二、货币的本质
(2)M1(狭义货币) M1=M0+银行的活期存款
(3)M2(广义货币) M2=M1+准货币
18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
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企业单位的定期存款 + 城乡居
民的储蓄存款 + 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相关主题